“戚家军”为何战斗力爆表?绝不仅仅是“鸳鸯阵”的功劳

鉴于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从宋朝开始,中原王朝便开启了“重文轻武”的时代。从此,武将再也难以独掌大权,他们处处都受到文官集团的制约,这使得武将再也无法拥兵自重。类似于“安史之乱”的事件,从此再也没发生过。

但随着“重文轻武”的观念深入人心,其背后的恶果也凸显了出来。当战争的威胁渐渐减少时,常备军的战斗力急速下降,成为了外强中干的“花瓶”。在倭寇进犯时,明军一触即溃,几乎毫无反抗能力。若非戚继光及其“戚家军”横空出世,给倭寇以迎头痛击,或许之后数十年的历史,就会被彻底改写。

上海中国武术馆的戚继光像

为何“戚家军”的战斗力,要远远胜过明朝的官军呢?很多人可能会将其归功于“鸳鸯阵”。这的确是戚继光的伟大创举,在剿灭倭寇的过程中,这个阵法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这个结论,看起来是非常合理的。

但实际上,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不妨打破桎梏,从更多的维度来进行观察。就此事而论,我们或许会发现,戚家军的强大,得益于“鸳鸯阵”,但绝不仅限于此。

一,换个角度看“鸳鸯阵”

在此花几句话的篇幅,给不了解“鸳鸯阵”的朋友介绍一下:为了抵抗倭寇,戚继光设计了一个小型的阵法,叫做“鸳鸯阵”。其中包括负责进攻的长枪手,负责防御的藤牌手,负责扰乱敌人的狼筅手,以及负责防御后方和侧翼的镗钯手。所谓“狼筅(音'显’)”,本是连枝带叶的毛竹,后来变成了铁制兵器,外形与之前相同。“镗钯”则是铁叉子,主要用前面的矛尖杀伤敌人。

阵型图,兵器如图所示

这种混合作战的阵型,杀伤力非常强大。当狼筅手将敌人扫倒时,长枪手趁机将其乱枪刺死。就算有人躲开了狼筅,避开了长矛,也未必能避开藤牌手的短刀,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镗钯。凭借鸳鸯阵,戚家军在征讨倭寇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

多兵种作战,固然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影响因素。而“鸳鸯阵”之所以百战百胜,其原因绝不仅限于此。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戚家军征讨倭寇的主战场,主要在浙江、福建一带。这些战场位于亚热带,其湿度较大,降水较多,植物比较繁盛,多是密林、沼泽、水田等地势。譬如古战场桃渚,在明初时,这里的居民便热衷于栽种桃树。如果是正规军列成方阵后,来到这里作战,恐怕根本无法组织冲锋,只能被迫各自为战,这无疑会极大削弱正规军的战斗力。

桃渚的地形根本无法冲锋

而以小股步兵为单位的“鸳鸯阵”,则摒弃了这个缺陷,显得灵活而且机动。在面对自负武艺高强,单兵实力强大的倭寇时,戚家军完全可以抓住这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好机会,进而有效消灭倭寇的有生力量。

毕竟是渡海而来的侵略者,杀一个就少一个,威胁也会降低一分。

二,兵员素质

戚继光的招兵标准,是非常耐人深思的——每个组织都是由人构成的,而个人的素质水平,无疑直接影响着整个组织的素质。戚继光当然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为戚家军制定的招募标准,无疑是非常严格的。

我们可以从郑若曾(戚继光的幕僚)的著作《江南经略》中,找到一些戚家军的兵员素质细节。该书被收纳到了《钦定四库全书》中,内容非常详细,我将在下文摘录一些要点。

绝不能招募市井无赖之徒,因为这些人是“乌合之众”,如同古代欧洲的雇佣兵一般。一旦发现战局有利时,他们就会奋勇向前,趁机劫掠财物。一旦发现战局不利,他们跑得比谁都快,甚至还有可能倒戈相向。

聪明人或许很能干大事,但绝不可能是个好士兵。

《江南经略》原文对上段的佐证

本地土著居民是良好的士兵来源,因为他们不会水土不服,并且熟悉当地的地形。除此之外,他们的家眷都在本地,所以会誓死抵抗入侵者,而不会轻易畏惧逃跑。在太平的时候,仍然放他们回家去务农。需要召集他们的时候,便去乡下打鼓召集,这些农民穿上盔甲之后,就瞬间成为了得力的士兵。

《江南经略》原文对上段的佐证

在两军阵前拼杀的时候,唯有你死我活这一条出路。如果想得太多,可能无法面对无眼的刀枪,说不定还会连累一队人。唯有头脑简单、服从命令,而且敢于拼杀的人,才适合当一个好的士兵。

戚继光的用兵理念,与千年前的商鞅不谋而合:乡农终身困于土地,绝无大富大贵的可能。而通过军功获得的赏赐,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促使他们奋勇向前,以个人的血肉,铸造了百战百胜的奇迹。

三,将领能力

士兵可以头脑简单,但将领绝不可以如此。虽然戚继光是一员武将,但他绝不是什么文盲大老粗。相反,戚继光经常与文人酬答唱和,在明朝重文轻武的朝堂氛围中,许多文官对戚继光的印象非常好。这为他迎来了极好的官场口碑。

文武双全的武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著书立说,最终留下传世的兵书。譬如文武双全的戚继光,便留下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著作。大到如何训练士兵,小到射箭有多少技巧,在他的著作中一应俱全,而且都是大白话——不求咬文嚼字,辞藻华丽,只求后世的武官能看得懂,学得会。

我们来找几段来体验一下:

马弓。决要开至九分满,记之! 记之! 若七八分,亦难中也。

凡箭去,宁高而过的, 慎勿低而不及也。此人人之病,记之! 记之!

凡射至五矢之外,犹未中的, 更要从容。决不可因不中而自忙。若忙,则六七八九矢更无中理也。

哪怕是没有任何文言文功底的人,也能轻易读懂戚继光的谆谆告诫。哪怕将领只是粗通文墨,想要通过戚继光的兵书,学到基础的练兵技能,也不是太难的事。

武将并非理论家,实战能力更加重要。而在战争中保持清晰的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就这一点来说,武将比文官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文官在施政的时候,往往有充足的时间用来考虑,并将政策逐步推行下去。在此之后,如果政策推行受阻,尚且还有迂回调整的余地。武将却截然不同,一旦战局失利,必须要在瞬间想到对策。否则,轻则兵败获罪,重则连命都要送在战场上。

在台州之战中,倭寇分兵三路进犯。戚继光则集中优势兵力,将三处倭寇各个击破。而在福建之战中,戚继光更是不按照常理出牌。平时很少穷追猛打的他,从横屿到兴化,一路猛追上千公里,福建省的倭寇据点被尽数捣毁,军无斗志的倭寇几乎被全体消灭。

由此可见,戚继光的战法并非一成不变。他擅长审时度势,并根据局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在明代,西洋钟表还是非常稀罕的宝物。就算是有,恐怕也轮不到戚继光来用。为了更加精确地统计时间,戚继光特意准备了一串念珠,一共七百四十颗。每走一步,便拨动一下念珠。他对时间的控制,甚至已经精确到了秒的地步。

成体系的理论,时刻清晰的头脑,精妙无比的指挥与谋划能力,这便是戚继光无与伦比的统帅能力。

(四)终章

造就“戚家军”神话的因素,绝不仅限于“鸳鸯阵”的绝妙设计。亚热带的复杂气候,戚继光本人的军事素养,加之那些忠勇朴实的乡勇,才是“戚家军”百战百胜的成功密码。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历史绝不仅仅存在于一个维度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便能在那看似平凡无奇的文字中,发现更多鲜活的细节。当我们成功洞察历史的更多侧面时,我们的观察与思辨能力,也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便是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那枯燥的年代和事件之外,分明藏着更加鲜活有趣的众生相。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