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传》:心急可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40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司马昭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司马昭,字子上(演义中为“尚”),司马懿与春华的第二子,司马师的弟弟,司马炎的爸爸。
如果说从司马懿挤进政坛中央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司马昭就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三棒,当他把接力棒交给司马炎的时候,实际上,这场漫长的长跑也已快到达终点。(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算是为子孙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魏国皇帝还是曹芳的时候,就一举扳倒了对手曹爽集团,而后又平定了王凌之乱,大力打压曹姓诸侯王。
司马懿去世后,大权转到了其长子司马师的手中。司马师时期,魏国境内爆发了淮南第二叛,原因是在之前,司马师诛杀了夏侯玄等人,引起了毌丘俭的不满与猜疑。
司马师为什么要诛杀夏侯玄呢?因为有人准备发动政变,废掉司马师而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可惜消息泄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除去了反对自己的力量。然后,司马师怀疑皇帝曹芳,便废了曹芳,立了曹髦。
毌丘俭叛乱后,司马师亲征,平定了叛乱,在回军途中去世。
司马师去世之后,大权又转到了其弟司马昭的手中。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皇帝曹髦让司马昭镇守在许昌,让尚书傅嘏带着军队回来。曹髦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借司马师去世的机会,将大权重新收归上来,让司马昭远离政治中心。
然而,令曹髦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司马氏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司马昭采纳了傅嘏和钟会的建议,没有理睬皇帝的命令,自己带兵回到了京城。
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昭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获得了“剑履上殿”的VIP资格,然而,司马昭没有接受这张曹魏政权的贵宾会员卡,可能是因为司马昭已经不再需要这张卡了吧,他纯粹靠刷脸就可以获得同等的便利。
256年,就在司马昭回来的第二年,他加大都督职衔,获得了“奏事不名”的资格。
半年后,司马昭晋封为高都公,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实际上,在当时的政治逻辑上来讲,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改朝换代的前兆。
就在司马昭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时候,256年,诸葛诞发动了淮南第三叛。这一次,诸葛诞联络了吴国请求支援,还将儿子诸葛靓送到了吴国做人质。
关于此次事件,这里就不多讲了,详情可以查看《诸葛诞传》和《文钦传》。
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后,258年,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这一幕,与当年曹操在大汉的政权中建立自己的半独立小王国魏国一样,当时的人也都看得出来,恐怕再过不久,天下就不再姓曹了,而是姓司马。
谁料,司马昭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这是为什么呢?且看下去。
虽然司马昭拒绝了这些至高无上的殊荣,但他的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了列侯。
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60年,皇帝曹髦再次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再次拒绝。
实际上,曹髦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封司马昭,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迫的,这就好比一个总经理跑到董事长的办公室,跟他说:明儿你跟公司通报一声,就说你不干了,把董事长的位置让给我。
第二天等到董事长宣布的时候,总经理一脸惊恐,跪在了地上,高呼董事长万岁,自己万万不能接受。(差不多就这意思)
有的时候,自己的退并非是出于胆小和懦弱,很有可能是让对手进一步。
果然,曹髦在看到司马昭不再前进一步后,自己向前走了一步,他暗恨自己大权傍落,皇帝威严不再,于是召集了王经、王沈和王业,秘密商讨除去司马昭的计划。
可谁料,王业和王沈的心早就飞到了司马昭的身边,刚从曹髦的宫中出来,就飞快地跑到了司马昭府上,举报了自家皇帝。
等到曹髦得知事情已经败露之后,立即展开了行动,带着身边的人进攻司马昭,结果在路上,被成济(背后由贾充指使)杀了。
这下子,司马昭玩大了,他不忍心将自己的心腹贾充推出去,便将成济送了出去,将其斩杀。事后,司马昭向太后上奏,意思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曹髦想杀我,我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任凭皇上处置。可是,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自己这条小命不算什么,因为曹髦不仅要杀我,还要杀您,于是我便前来保护您了,我也曾下令,手下的人不得伤害天子,可谁料,成济这厮过于莽撞,竟然杀了皇上。我已经将他绳之以法了。
简而言之,司马昭极力将自己与这件事撇清干系,且将罪过都归于成济一人,而且是他在拥有完全自由意志的情况下杀了皇帝,也没有人指使。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曹奂)为帝。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司马昭之前的多次拒绝加九锡,很可能是激发起年轻气盛的皇帝曹髦内心的焦虑,从而使他心急,心急了就会露出破绽。至于最终结果是曹髦将自己玩死了,恐怕司马昭也没有料到吧,或者说,司马昭正在等这么一个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似乎这件事发生之后,司马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声公开指责司马昭。其中,陈泰算是为曹髦之死而愤恨的,只可惜他的力量过于薄弱,而且于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另外,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也因此而伤心欲绝,但对于自己侄儿司马昭,既不积极合作,也不明显反对。
263年,司马昭准备伐蜀,一来可以增加自己的威望,二来也可以转移矛盾。
灭蜀之战,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详情可以查看《钟会传》、《邓艾传》、《刘禅传》、《诸葛瞻传》等。
264年,蜀汉灭亡后,皇帝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这一次,司马昭没有拒绝。
只可惜的是,司马昭没有当几天王,于265年8月就去世了,享年55岁,葬于崇阳陵。不知若是司马昭能再多活几年,建立西晋的机会会不会降落到他自己身上。
同年9月,司马昭谥为文王。
同年11月,其子司马炎接受了曹奂的禅位,建立了西晋,追封其父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司马家的夺权之路,历经三代四人,一步一步实现了。若是司马懿还没有取代曹魏的心思,那么到了司马昭这,司马家的野心便已明目。
END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