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 No.36 | UCL、谢菲、曼大等六连offer,究极矛盾体的勇敢探险之路

Yangxi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

雅思:7

自我评价:我是一个究极矛盾体,内向与外向、理性与感性的不完美结合。

所获offer:

UCL-MArch Architectural Design

Sheffield-MA Urban Design

Sheffield-MSC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Studies

MMU-MA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Nottingham-MArch Architecture Design

申请时间线:

OFFER展示
建筑要满足人的需求
[设计理念]

我在大二一门课程的结课论文的标题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现在我依然秉持着这个理念。建筑设计总是要去满足人的需求,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所以在做任何设计之前research的部分都很重要,只有知道自己或者他人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完成好它。至于未来规划,我现在比较倾向做民族建筑或者极地建筑的研究实践,这个规划和我的多民族背景很有关系,总觉得自己还是肩负着一些使命(莫名中二哈哈哈)。

▲老家的卡萨湖,今年很遗憾因为疫情没回去

我一开始是想把作品集按照梦校米理的风格来创作,但在确定项目内容和出图的过程中逐渐偏离,除了最后一个剧院项目是相对落地完整的建筑设计,其余三个项目都是从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社会人文视角出发的“不太建筑”的建筑。

“黄金72小时”避难所
[关于作品]

这里我选择一个作品集里新做的项目进行阐述,是我自己选址、设定主题最后在魏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很曲折,感谢魏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对人群活动的思考可以得以在项目中呈现。

在各种地质灾害(例如地震)发生后有“黄金72小时”这样一个概念,这段时间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同时灾后24-72小时也是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我的设计就是以这“72小时”为出发点,基地选取的我的家乡—地震频发的四川,探寻临时避难建筑如何满足人们在此期间的生活、医疗和公共活动的时间。

我首先研究了人群在地震发生后72小时内会发生的主要活动,再分析场地周围的建筑类型以及疏散到场地的情况,以此将场地分为医疗、公共和居住三个部分。建筑部分我研究了不同模块的组合方式对使用人数和私密性的影响,由此针对不同使用功能形成不同的组合。最后就是对于临时避难建筑本身的设计,我主要使用防水帆布和亚克力这样的轻质材料,保证在折叠、组合和使用过程的便利性。这个项目虽然是临时避难建筑,但并不是那么的深沉,就像2008年我为了避难晚上躺在室外长椅上,抬头却看见漫天星星一样,地震72小时后,人们依然可以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将。

▲草图

另外一个我很喜欢的项目是和我室友在平行课上合作的KARMA,Qiurong同学的经验谈已经非常详尽地介绍了我们的设计思路,我就不赘述了。第一次尝试在建筑中研究宗教和哲学,特别是佛教这个我从小接触但其实并不完全了解的宗教,在西方的叙事性建筑里探索东方叙事逻辑是整个设计中最令人头秃又最有趣的事。

试过以后或许会有答案
[准备经历]

出国是我高中就计划好的,在确定学建筑学之后我就考虑要不要出国留学,毕竟建筑学也算舶来品,总是需要去看看别人在学些什么。多方了解之后我决定在国内读本科,对建筑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出国。而疫情虽然没有影响我出国留学的决定,但是让我放弃了英美同申的想法,专心于英国及欧洲学校的申请。学校的话一开始我比较倾向于米理,偏实践一点,意大利又有很多遗产保护相关的项目,和我今后想研究民族建筑的规划很契合,但在后来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专为哪一个学校做项目的想法,可以说是很意外地拿到了UCL的offer。

我曾一度产生自我怀疑,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而这个专业又是否值得我付出巨大的精力去准备这一切。其实我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谁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试一试总是好的,新的环境也许会带来答案

建议要申请国外学校的朋友们一定一定要早点准备好语言成绩,当时因为疫情,我整个语言考试的规划往后挪了半年,一边准备作品集一边烤鸭大概是我目前为止最崩溃的一个阶段(第二崩溃的阶段是一边等各个学校的offer一边烤鸭)。

想对LAC说的话
[关于LAC]

当初选择LAC一方面是听学长学姐介绍,另一方面在了解具体教学模式后就更倾向于LAC。既是一对一,又可以参与平行课进行小组项目。

不管是带课的魏老师、平行课的邓老师、负责申请的Kelly老师还是教务老师莫莫都很认真负责,及时解答我的困惑。在刚开始我的进度特别缓慢,但魏老师还是非常耐心地引导我梳理设计思路,完成好每一步内容,并且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都经常跟我沟通,知道申请结果后也给了我很多今后学习生活上的建议。

在文书方面,一开始的PS表格填写以及后几次跟文书老师的沟通都很好,跟综合机构比起来可能就是针对性更强。因为文书老师也是本专业的,更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了解真实的世界和自己
[关于日常]

我平时喜欢看剧佛系旅行。每年必定得回一趟老家避暑,除此以外我会到各地旅游,基本每次都很随性,玩累了就回酒店躺一天,第二天再继续出发。旅游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看风景和建筑,也是了解不同的人文,到街巷里面去看去听去尝,才能知道一个地方和这里的人最真实的样子。

▲哈萨克族小女孩送的花
▲机缘巧合下不用排队的迪士尼
▲偶遇藏羚羊

看剧是近两年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事,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周末娱乐放松,有的时候又能从中感受到隔着大屏幕无法感受到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看剧就像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窥探自己,比如我看沉浸式话剧《成都偷心》的时候跟医生这个角色聊天,他说他喜欢在人群中孤独,那一刻我在这个角色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过的部分舞台剧

感谢你们的陪伴
[最后]

感谢我的家人们,在心理和金钱上都给了我巨大的支持,能在我被米理拒了之后一边哭一边絮叨的时候安慰我一晚上的大概也就只有我妈了吧。然后感谢各位老师非常耐心的指导帮助,让我不管是设计还是申请阶段都非常有条不紊。还有就是我可爱的大学室友们,我们互相鼓励,最后都有了自己理想的方向~

图文来源:Yangx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