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理解世界,都只是在理解自己——《十二公民》电影推荐

《十二公民》剧照

今天我们来推荐一部电影,先借一下百度百科的简介:

截图自百度百科

这电影在2015年上映,改编自50年代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后者除了电影,也出过舞台剧,算得上接受度比较广了。当然,单纯从今天我们这部电影来说,为了最好的观影效果,不看原作总是比较推荐的。

故事发生在一个谋杀案发生后。这个谋杀案有一位嫌疑人。所有证人的证词都支持这位嫌疑人是有罪的。帝都某政法大学的毕业答辩,即是一个模拟法庭,学生们分别扮演诉讼和辩护律师,而来场观摩的家长们被邀请作为陪审团。陪审团被要求在模拟法庭之后,讨论对嫌疑人的定罪。校方还有一个额外的要求,即陪审团必须获得全部人一致同意(而不是大多数)才能最终给出结论,否则,不能结束。

白冰大叔是其中一位家长,参与到了模拟法庭之后的讨论当中。之后的整个过程,几乎是大叔舌战群儒的表演。但整部电影最令人啧啧称赞之处,那些特点鲜明的配角的分量,其精彩程度却远超出大叔的演绎,且听我慢慢说。

是什么触到了你的逆鳞?

嫌疑人是被害人的儿子。在年少时,嫌疑人已经被被害人过继给了其他人。这位后爹后来发财了,孩子也跟着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成为富二代。这时候,作为生父的被害人则常常来找嫌疑人借钱。毕竟是血浓于水,嫌疑人也没有拒绝这一财务上的瓜葛。而在被害人死前不久,被害人又找过嫌疑人借钱,而在当晚,凶案发生前几个小时,有人听到被害人与嫌疑人有过争吵。

信息至此,相信大家都已经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们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见闻,几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嫌疑人有动机,有能力,实施这个犯罪。甚至,我们心底某处的一种愤怒感已经不可避免地被点燃。

电影剧照: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认为嫌疑人有罪

一位在财富水平上已经与自己拉开了差距的,常年问自己借钱,脾气暴躁并时常辱骂自己的生父。而富二代呢?会不会从小沾染了富贵的习性,终于想对过往的贫穷一刀两断?他会不会不想再受到穷困野蛮的生父的打扰,想减少一点精神上的痛苦,“愤怒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终将爆发”,就痛下杀手?

如此“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它可恶,它罪不可赦,它天理不容。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当下,在这些消息一步步被放出来的时候,相信网上已经是骂声一片,各种侮辱性言论雪花飞舞。而且,还会凭空生出各种各样的“证据”——人们不仅厌恶,似乎还要变着法儿将其置于死地。

是不是更熟悉?

网络,总是不等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地,就要急着判人死刑。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就叫做,“私刑”。为什么要这么匆忙?为什么要自发自生地“踏上一万只脚”?为什么要躲在屏幕背后放冷箭?为什么要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

不过是触到了谁的逆鳞罢了。

被触到逆鳞的人会怎样,大家大概都有经验。这里换个角度,从生理的角度出发——有研究说,人脑前额皮质是负责理性的区域,而在恐惧、愤怒等等各种情感之下,杏仁核会抑制前额皮质的功能,人的反应基本回到了最基础的生理反应级别,被最直觉的恐惧所支配——大脑已经失去了理性的能力。

电影剧照:人物海报

电影里面的这位人物,则无比生动地演绎了这种心理状态。他的经历无疑是让人感到可怜的(不剧透了)。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可恨,也许就埋在人内心的阴暗面,终于在大是大非上,引导人上邪路。

公正呢?

那在人人都这么匆忙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不禁想问,那还有什么公正可言呢?经济学上,喜欢讲一种“陷阱”的故事,比如“流动性陷阱”,比如“贫穷陷阱”。这些陷阱都包含着某种正反馈的概念,就像圣经里那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字面意思,越差的就会越差,就像一个越挣扎越深陷的陷阱,“永不得翻身”。

正义也是如此。

电影片段

有污点的人,就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受到更多的歧视。受到更多歧视的人,生活中体会到的“世界的恶意”就会越来越多,也会愈发可能引他走上染有更多污点的人生道路。这种恶性的循环,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连辩护律师都不会尽心尽力,公正在哪里?曙光在哪里?生活的希望又在何方?

我们说,就叫做陷阱。在这个案子里,这种陷阱被触发的最初,是因为他是“富二代”,是因为他是富二代的同时有个穷困的过去和一位穷困的生父——这个标签,相比起杀人、死刑这种大是大非,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鲜有人关注的,蝴蝶扇动了翅膀啊!

但这个标签却如此显著地影响嫌疑人的命运。

而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蝴蝶,比比皆是,很通常的,也许只是一种微小的,无来由的歧视。它甚至就发生在我们所认为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当中。

在第五季的《奇葩说》中,黄执中提到了自己的一个案例。

截图自《奇葩说(第五季)》

有句话说是,“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虽然这样的经历让人心疼,惹人同情,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客观地说一句,在有这样的经历的人身边,孩子得到公正对待的概率,是会降低的。

电影剧照:人物海报

同样的,在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形象。

电影片段

河南人都是二道贩子?虽然地图炮现在在网上已经不那么流行了,但真正的公正,还很模糊。这种小小的歧视,演变成性命攸关的大事件,也只是一瞬间。

举手的重量

最近韩国一位歌手崔雪莉去世了,一时间,似乎全部网民都变成了“雪花”,都要对“雪崩”负责任。这个现象说来搞笑,却也体现了某种现实。我们真的知道,“举手的重量”吗?

电影片段

轻易判了别人死刑,这个过程总是简单的,简单到,在做完这个决定之后,当事人,几乎就会马上忘掉。只留下某种“手起刀落的快感”——毕竟,那个被判死刑的人,跟我有多少血肉上的关系呢?

在之前的《万物皆恐惧》中,我有提到说,道德感的来源,可能是恐惧。因为害怕别人不会善待自己,所以我们要努力善待别人,去营造善待的氛围。就好似在茫茫大海中,收到了求救信号,如果想偷懒,不去救援,自然应该想到的是——未来不被救援的,就会轮到自己。

但文章同样也提到了,如果范围扩大了,这种效应就会被削弱。

举一个手,去审判一个离我十万八千里的人,对我的道德压力,有多大呢?我什么情况下才会联想到,某天我含冤被审判的时候,别人也可能会这么不假思索,凭感觉给我做出审判呢?

这个联想很难,正如同“键盘侠”在骂人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自己如果不幸被卷入这样的事情会怎样。于是,他们根本不会懂得,自己敲下的字的重量。就等着终于出现了如崔雪莉事件这样的新闻,才发现自己变成了“雪花”,或许还是比较重的那种。

理解万岁

每个人理解世界的方式,都是从自己出发。就像过去在《怨怼妈妈还是同情孩子?都不是,你同情的和有能力同情的,只是你自己》提到的,之所以有人会yy母亲对儿子恶语相向(在完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而有人会觉得孩子的内心承受能力太差,其实,只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见闻去做出的最符合自己想法的推论。

同样的,江歌案中,孕妇疑因无法无痛分娩坠楼案中,无锡翻桥案中,在事情真相被发掘之前,人们就已经站好队,架好键盘,开始对骂。骂的双方都觉得自己无比正确,因为,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自己所推测的情况,有很大的概率是正确的。

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谁都不知道——那骂个什么劲儿呢?

于是,对骂无用,但,理解则万岁。有很多人的经历,很多细碎的心理,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们的心理需求,自然也就可能被人群所忽视。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而每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可能有着极少数人才有机会经历的辛酸。这时候,我们就很需要那些可以理解的人,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希望如此,则让我们能关注那些不为人知的苦涩。

电影剧照:人物海报

这位人物,则为我们做了榜样。

电影片段

这里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这位人物说出了自己的经历之后,让人泪目。没有他,有谁会关注到,案件关联人物的苦楚呢?

结语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理解这个案子,甚至理解这个世界,都是从自己的故事出发,去套用,去推测。这部电影,内涵是如此丰富,以至于每一段单拎出来,都可以做一则警世的小故事。强力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软弱的部分,只愿,人们可以相互理解。而相反,在大是大非上,希望我们多听听客观的声音,去努力抵制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想法。

愿世界和平。

电影剧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