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源村的记忆》
《沼源村的记忆》
张帆
有一束蓝色火苗
名叫自力更生
中江县龙台公社
五大队二队社员陈锡祜
用民间的土法上马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摸索出了点亮全国的新闻
——水压式沼气池
有一束蓝色火苗
名叫见贤思齐
不远千里
到德阳县和中江县取经学艺
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有一束蓝色火苗
名叫沼源村的记忆
记忆中燃烧着普通百姓的勤劳智慧
记忆中燃烧着一位知识青年的
为民情怀 远见卓识
2020.12.18
附:
《沼气之灯点亮革命圣地》(马联松/文)
上个世纪30年代四川有识之士把沼气引入四川。1958年4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武汉参观地方工业品展览看到沼气点灯、烧水表演,十分高兴地说“这要好好推广”。四川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沼气热,后来国民经济困难,沼气热消退。进入60年代,开始在民间研究推广沼气。1966年,中江县龙台公社五大队二队社员陈锡祜经过多年摸索试验修建水压式沼气池获得成功。1968年,中江县血吸虫病防治部门发现并加以推广,中江县龙台公社在四川率先推广沼气,到1970年春,该公社已建沼气池40多口。1970年冬,中江集凤公社九大队试验推广把猪圈、厕所、沼气池连接起来的“三结合”沼气池。
1971年中江县提出办沼气方针“坚持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四个为主、两个结合,即以土为主、以小为主、以就地取材为主、以社员自办为主,把沼气与厕所、猪圈、粪坑结合起来,把解决燃料与制取肥料、搞好粪便管理(卫生)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社员为主办,有困难的给以适当扶持补助。所需劳动力以社员换工互助为主,集体适当投工为辅,建池资金原则上谁建谁负担,个别资金困难户,可以从公益金中适当给以补助,暂时困难的可由信用社贷款”的扶持群众办沼气的政策。1972年10月,四川省革委转批《四川省沼气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纪要》肯定了中江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中江县成为四川沼气建设的发源地和率先推广沼气的县份,也是全省率先成立沼气推广机构的县份。
1972年11月24日,全国沼气经验交流会在中江县城召开,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部分省市自治区代表共363人出席,省长李大章到会讲话。会后中江沼气技术员严泽贵去广州交易会示范推广沼气制取应用技术。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煮饭不烧柴和炭,电灯不用油和电——四川省中江县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利用沼气的调查》两篇报道后,到中江县学办沼气,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并于年底再次到德阳县、中江县等地学办沼气。
龙台公社五大队由于是沼气发源地,1981年大队改村将该村命名为沼源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