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素材:致敬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李佩先生
文/互联网资料整理而成
语音/陆大勇
1941年,李佩从西南联大毕业,去了重庆中国劳动协会,旨在“研究劳动问题,积极唤起劳动界本身觉悟,促进全国民众服务精神”。第二年,美国工会决定向中国、英国和苏联工会每年提供捐赠来改善抗日战争中工人的生存条件,李佩当时的工作之一就是负责工会经费的管理.。在中国劳动协会,李佩卓越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1945年9月,她作为朱学范的助手一同前往巴黎参加国际工联的成立大会。会议刚结束,西班牙共产党又在巴黎发起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李佩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还被选为大会执行理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2月,她远赴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校学习。在那里,李佩遇见了一生的爱人郭永怀。1951年,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请她给美国学生上中文课,那些学生都是美国国务院挑选出来的、准备派到亚洲做外交官,需要有流利的中文表达能力。李佩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赢得了一片赞誉。虽然身在国外,但李佩和丈夫一直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变化。1956年9月,李佩和丈夫带着5岁的女儿郭芹回到了祖国。回国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他们满腔的报国情怀。应钱学森的邀请,郭永怀出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李佩出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后,郭永怀担任中科大化学物理系首届系主任,李佩调到中国科大外语教研室教授英语,郭芹上了小学。有条不紊的生活称得上是一个黄金时代,然而这个“黄金时代”很快就结束了,形势很快变得风声鹤唳。1968年12月4日晚上,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前往北京,飞机在第二天降落时失事。那一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极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1970年, 女儿郭芹因病回北京休养,李佩则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了合肥。
直到1977年,中科院秘书长郁文带了几个科学家到合肥参观,强烈建议她回北京。风波之后,李佩与女儿郭芹终于在北京团聚,她们共同度过了20年时光,直到1997年,郭芹患癌症去世。李佩当时已年近80岁,周围人担心她承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却在一个星期之后提着录音机走上讲台。之后再也没有提起过郭芹去世这件事。她所承受的悲痛局外人无从体会,内心的创伤想必始终难以愈合。
197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李佩被调任为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带领刚分配到研究生院的三位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筹建外语教研室。李佩的英文非常优秀,讲课生动有趣,会引导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英文名著,还邀请学生到家里来,给大家放唱片,听音乐戏剧、英文歌曲,以一种全新独到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们带入英语世界。
1979年,李政道提议举办了中美联合报考赴美国物理研究生项目,程序和体系设计非常完善,很快就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为了免除美国大学的顾虑,李政道以个人名义给美国著名大学发信,提出由美国大学出专业试题,中国方面组织笔试。英语笔试题由李佩组织出题和考试,之后由李政道在美国成立一个委员会,根据笔试结果确定入围名单,再由美方的物理教授来华对入围的学生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通过这个选拔系统录取的学生非常优秀,因此,李政道要求美方大学给予全额奖学金来保证入选学生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该项目一共实施10年,总共有900多位中国学生通过此渠道出国留学。
越过100岁的大关,李佩大脑的“内存越来越小”,她一个月给保姆发了3回工资;她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太难看了,“民国的人去哪儿了?”在她狭小的客厅里,那个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发,60年间,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种体积的身体。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白春礼……都曾是那个沙发的客人。在学术圈里,有人从香港给她带东西,只要提“中关村李佩先生”,她就能收到了。她的“邮差”之多,级别之高,令人惊叹。
走过近百年人生后,李佩先生仍保持着有尊严的生活,自始至终都给人体体面面的印象。在一个星期内的课堂里从没穿过相同的衣服。那个年代生活很清苦,根本没有什么好衣服好料子,但她的衣服始终熨烫得整整齐齐,干净利落地穿去上课,形象永远给人以优雅得体的感觉。即使年过百岁,她每天起床都要认真梳洗打扮,脸上涂一层薄薄的粉底,还会请人帮她画眉。她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责任编辑:颜语(zuowenji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