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总是半对半错? | 拒绝再做“半对生”

小霞的妈妈面对孩子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小霞自从上学以来,每次的语文阅读理解都是半对半错,分数总是得不全。这是妈妈刚刚意识到的问题——当她从沉思中醒来的时候,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不同的试卷,同样的错误。好像这已经成了孩子一贯的表现。

妈妈在单位是一名会计,对数字向来敏感,从前时经常看一眼孩子的各科试卷,了解一下分数就行了。孩子的分数总是过目不忘,她持续关注孩子的语文试卷也只有近半年。一直以来,她都觉得孩子毕竟处在小学阶段,各科成绩也还过得去,再说,不是说减负、减负,还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吗!可连续半年来的考试,无论是单元测试还是这次期中考试,她终于发现问题的严峻——孩子的语文阅读题总是对一半、错一半。有时候,老师还在对号上来上一笔,真正成了半错半对的意思。

发现问题,就需要改变。这是小霞妈妈一贯的工作作风,看来这次是要“动用”在孩子身上了。她把刚睡醒的小霞叫到身边,把语文试卷的阅读题指出来,说:“小霞,你看这道题不是很简单吗?为什么只得了一半的分数?

小霞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似乎在努力还原考场上当时是如何思考的。小霞说:“其实,我当时觉得有点慌乱,所以读的不细。可能体会的不深刻吧?”

妈妈知道,孩子从小并没有不认真的毛病,可就是遇到考试时容易慌乱。细想想,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把孩子单独放在一个考场当中,监考老师又营造出一种戒备森严的环境,孩子在这种环境当中阅读那么多的文字,又要回答那样多的题目,有点慌乱、出点差错似乎是情有可原的。她用柔和的目光看了看女儿,忽然又皱起眉头来,觉得还是不行:孩子从小不克服慌乱的毛病,以后上了初中、高中,考大学的时候还这样慌乱可怎么办?必须要坚持原来的看法:不能让孩子继续慌乱下去,要培养孩子对阅读题的掌控能力才是王道啊!

晚上,妈妈给小霞的语文老师打了一次电话,这是她多年来第一次和语文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老师的口气中有惊喜也有格外认真的意味。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的通话竟然接近一个钟头!老师在电话里的主要内容,都被小霞的妈妈轻轻记录下来,她紧皱的眉头终于渐渐舒展开来。放下电话,妈妈将老师给出的意见整理了一遍,发现其实应对阅读理解也没有那么难,老师终究有高招啊!

老师的主要意见是:

1.孩子在考场上的慌乱之心是可以理解,但也是必须要及时克服的,否则必将延伸到孩子的初中、高中。

2.孩子阅读量不大,理解能力还有限。但这不是孩子逃避阅读的理由,必须在小学阶段夯实基础。各种考试中的阅读题的设计,其实也是在推动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3.孩子的答案常常只是正确答案、参考答案的一部分,所以只能得一半的分数,甚至不到一半的分数,这种情况在老师的眼中叫做“半对生”。

4.老师表示,班上的绝大部分同学都长期处在“半对生”的状态当中,要克服这种状况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

5.回答阅读理解是有技巧可言的,这就是研究题型!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语文阅读题,其题型都是相对固定的;考核的内在思路都是常年不变的,也没变更多的变化。因为阅读考的就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需要孩子系统掌握一定的应对方法,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6.孩子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来完成阅读,阅读应该成为孩子的一个日常行为,一个日常的生活习惯。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创造出伟大功绩的人,有几个不是热爱阅读的人呢?所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符合孩子年龄段的阅读文本。

小霞的妈妈望着老师给出的这些意见,心中感到一丝庆幸,看来及早的关注孩子的阅读,早一点解决孩子的问题,对以后的读书、生活有着极大的价值。她的心中已涌起了一个十分可取的办法,仿佛看到了女儿摆脱“半对生”的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