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熊本富《故乡轶事》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熊本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故乡熊河湾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怡人的自然村落。聚居着熊姓的百余户人家。祖祖辈辈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人们鸡鸣即起,日落而息,淳朴的民风使这片神奇的土地古往今来始终焕发着生生不息的旺族生机……

明末清初,一个叫熊弼仙的少年,乡试、会试、殿试,节节名列前茅,殿试时竟与后来的封疆大吏张之洞同科。取得功名后,弼仙回乡候补。但天不假年,这一候便是二十余载。弼仙只好靠教书糊口。同科学兄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请这位兄台来总督府一叙,一则念就同年之谊;二则想给这位仁兄谋一份体面且厚禄的差事。

席间,张曰:“兄台的靴子该换一双新的了啊!你看靴面都破了”。熊弼仙吸着旱烟,不紧不慢地说:“靴面是旧了,但是底子和兄台的一样结实啊!”旧时的文人,说话办事总喜欢绕来绕去,讲究个春秋笔法。结果本来一桩很好的事情,让饿死不求人的熊弼仙一句不软不硬的话给办砸了。

直到二十六年后,时任江西九江县令因贪赃枉法,被朝廷罢免,熊弼仙才得以替补。一个翰林学士因贫困而不得不高资低就地去九江当一个知县。在任期间,熊弼仙凭借刚正不阿的性格,剥减苛捐杂税,除恶扬善,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众地痞欺诈张寡妇一案,是历任知县都不敢碰的财产纠纷案,此案案情复杂,涉及面广。

每当新官上任,张寡妇便上街喊冤,迎接她的不是明镜高悬的为民作主,而是一次次的雪上加霜。张寡妇性情刚烈,却长得花容月貌。二十五岁时守寡。四乡八里不知有多少人在打她的歪主意,但张寡妇恪守妇道,始终守身如玉,虽然正是渴求异性滋润的年龄,但从不越雷池半步。其中原由有二:一是其亡夫生前风流倜傥,又对她关爱有加,突然换个角色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也进入不了状态。二是她拥有万贯家财,如果自己的行为稍有不轨,财产很有可能被家族中的一些人借题发挥而被掠夺。这样一来,贪色的得不到生理上的满足,欲火和怒火一并中烧,终日没事找事,让她不得安宁。张寡妇的日子过得度日如年。

熊弼仙在任的第三年个年头,九江大旱,民不聊生。乡间浮尸遍野,集市乞丐成群。有产业的大户人家纷纷将不动产变卖,远走他乡,九江变成了一座空城。张寡妇一个妇道人家,面对如此乱世,真是一筹莫展。风调雨顺的年月贫富不均尚可,荒年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像张寡妇这样的富户,难免大难临头……

她家经营的几家工厂纷纷停产,茶楼酒肆亦处于歇业状态。课田佃户消极怠工,更可恶的是当地的一些流氓地痞隔三岔五地前来闹事,弄得张寡妇精疲力竭,一天,一伙地痞五十多人又来到张府无理取闹,要现银三百两,说是荒年日子不好过,向张寡妇借点零花钱。张寡妇不敢怠慢,但账房的确没有这么多的现银。只好与这伙人商量,请他们宽限几日,不料这帮人操起家伙,将张府砸得稀巴烂。张寡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告官。诉状呈上后,熊弼仙对张寡妇的情况早就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看完诉状,熊知县怒发冲冠,令人将闹事之徒一一捆绑起来,当街示众。并将闹事的组织者打入大牢。此次除恶风暴,极大地弘扬了正气,张寡妇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

熊弼仙救张寡妇于苦海,使之感恩不尽。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夜晚,张寡妇办了一桌丰盛的酒菜,请县令到张府一叙。酒过三巡,便令家丁将前门后院锁好,自己沐浴更衣。华灯初上,张寡妇沐浴完毕,婷婷玉立地站在弼仙面前,望着酥胸高挺,玉体凝香的张寡妇,县令大人不禁心旗荡漾……但礼义廉耻,圣贤诗书,功名得失,清正家风,谆谆祖训,使弼仙酒醉心明。他明白:一个被人尊敬的清官或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在这一念之间。于是乎,弼仙义正辞严地谢绝了张寡妇的美意,在朦胧的醉意中,深一脚浅一脚步地打道回府了。

是夜,张寡妇辗转难眠,不是春心躁动,而是抚今思昔。回想起多年来自己的委屈和不易,百感交集,泪如泉涌。她决定将自己家产的一半赠送给这位县令大人。读书人的清高和放不下的臭架子可想而知,弼仙断然不会笑纳。张寡妇自有办法让他就范,请来镖队,将银两和“正气长存”的金字匾额送到了熊河湾。

这笔巨大的财产如何使用,乡绅们不敢善自作主,差人到九江请示熊弼仙,经过商议,决定将其一部分用来重建村庄,请风水先生看地理风水,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历经六个春秋的经心营造,雕梁画栋的村落和富丽堂皇的熊氏祠堂巍峨地耸立在大别山腹地。另一部分则用来奖励读书上进,取得功名的学子。此后,熊河湾书香浓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一代又一代发奋读书,一个接一个学业有成的读书人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怀着凌云壮志,走出大山,去为国家做事,为家族争光……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