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九十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中唐·杜甫·七言律诗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拼音版:

yáo luò shēn zhī sòng yù bēi ,fēng liú rú yǎ yì wú shī 。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chàng wàng qiān qiū yī sǎ lèi ,xiāo tiáo yì dài bú tóng shí 。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jiāng shān gù zhái kōng wén zǎo ,yún yǔ huāng tái qǐ mèng sī 。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zuì shì chǔ gōng jù mǐn miè ,zhōu rén zhǐ diǎn dào jīn yí 。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作品介绍]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注释]

1、摇落:凋残,零落。
2、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3、“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4、故宅:江陵和归州 (秭归) 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
5、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6、“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楚宫:楚王宫。

  [译文]

草木凋零是因知宋玉的悲伤,文采洒脱学问渊博可当我师。
遥想千秋往事不禁泪洒衣襟,我们虽不同世却是同样失意。
故居里你枉然留下斐然文采,巫山去雨旧事难道只是说梦。
可叹的是楚宫已经完全消失,有船夫指点遗迹却令人怀疑。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最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有《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赏析

壹/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庾信古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这组诗,以抒情怀。

整体赏析

组诗开首咏怀,以诗人庾信自况。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第一首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胡人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第二首诗因宋玉宅而缅怀其人的风流儒雅。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

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这诗便是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的时候是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当时正是产生悲秋之情,因而便借以兴起此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

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第二首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独立予以描写,而使其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色。七言律诗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篇用赋,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不被格律所拘束。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第四首诗因永安宫而追怀刘备。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全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名家点评

《麓堂诗话》:文章如精金美玉,经百炼历万选而后见 ……杜子美《秋兴》、《渚将》、《咏怀古迹》……终日诵之不厌也。

《杜臆》:五首各一古迹。

《杜诗详注》:卢世榷曰:杜诗《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此乃七言律命脉根蒂。

《葚原诗说》:读《秋兴八首》、《咏怀古迹》、《诸将五首》,不废议论,不弃藻绩,笼盖宇宙,铿戛钧韶,而纵横出没中,复含蕴藉微远之致,目为大成,非虚语也。

《瓯北诗话》:今观夔州后诗,惟《秋兴八首》及《咏怀古迹》五首,细意熨贴,一唱三叹,意味悠长。

其一

《杜臆》:五首各一古迹。第一首古迹不曾说明,盖庾信宅也。借古以咏怀,作咏古迹也。……公于此自称“词客”,盖将自比庾信,先用引起下句,而以己之“哀时”比信之《哀江南》也。

《唐诗评选》:本以咏庾信,只似带出,妙于取象。

《义门读书记》:《哀江南赋》云:“诛茅宋玉之宅,开径临江之府”。公误以为子山亦尝居此,故咏古迹及之。恐漂泊羁旅同子山之身世也。“宅”字于次篇总见,与后二首相对为章法。

《杜诗详注》:首章咏怀,以庾信自方也。……五、六宾主双关,盖禄山叛唐,犹侯景叛梁;公思故国,犹庾信哀江南。

《唐音审体》:以庾信自比,非咏信也。下皆咏蜀事。信非蜀人。

《唐诗别裁》:此章以庾信自况,非专咏庾也。五、六语已与庾信双关;以上,少陵自叙。

《读杜心解》:三、四,正咏“飘泊”。五、六,流水,乃首尾关键。“终无赖”申“支离”,“且未还”起“萧瑟”。

《杜诗镜铨》:自叙起,为五诗总冒。俞云:二句作诗本旨(“支离东北”二句下)。

《杜诗集评》:

李因笃云:格严整而意沉着。吴家祥云:声调悲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此章纯是自述,非关古迹矣,故有作《咏怀》一章、《古迹》四首者。

《唐诗绎》:此因寓羁不得归,而自伤飘泊也。

《昭昧詹言》:首章前六句,先发己哀为总冒。庾信宅在荆州,公未到荆州而将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先及之。

其二

《杜臆》:玉悲“摇落”,而公云“深知”,则悲与之同也。故“怅望千秋”,为之“洒泪”;谓玉萧条于前代,公萧条于今代,但不同时耳。不同时而同悲也……知玉所存虽止文藻,而有一段灵气行乎其间,其“风流儒雅”不曾死也,故吾愿以为师也。

《杜诗详注》:(“怅望千秋”一联)二句乃流对。此诗起二句失粘。

《唐音审体》:义山诗“楚天云雨俱堪疑”从此生出。

《唐宋诗醇》:顾宸曰:李义山诗云:“襄王枕上元无梦,莫枉阳台一段云。”得此诗之旨。

《唐诗别裁》:谓高唐之赋乃假托之词,以讽淫惑,非真有梦也。怀宋玉亦所以自伤。言斯人虽往,文藻犹存,不与楚宫同其泯灭,其寄概深矣。

《读杜心解》:此下四首,分咏峡口古迹也,俱就各人时事寄概……三、四,空写,申“知悲”;五、六,实拈,申“吾师”。……结以“楚宫泯灭”,与“故宅”相形,神致吞吐,抬托愈高。

《杜诗镜铨》:流水对,一往情深(“怅望千秋”二句下)。意在言外(“最是楚宫”二句下)。“亦”字承庾信来,有岭断云连之妙。

《杜诗集评》:如此诗亦自“风流儒雅”。

《杜诗言志》:此第二首,则将自己怀抱与宋玉古事引为同调。

《昭昧詹言》:一意到底不换,而笔势回旋往复,有深韵。七律固以句法坚峻、壮丽、高朗为贵,又以机趣凑泊、本色自然天成者为上乘。

《唐宋诗举要》:吴曰:次首以宋玉自况,深曲精警,不落恒蹊,有神交千载之契。

其四

《杜臆》:其四:咏先主祠。而所以怀之,重其君臣之相契也。……幸三峡而崩永安,直述而悲愤自见。

《杜诗解》:前解,首句如疾雷破山,何等声势!次句如落日掩照,何等苍凉!虚想当年,四,实笑今日也。……“翠华”、“玉殿”,又极声势,“空山”、“野寺”,又极苍凉。只一句中,上下忽变,真是异样笔墨。

《义门读书记》:先主失计,莫过窥吴,丧败涂地,崩殂随之;汉室不可复兴,遂以蜀主终矣。所赖托孤诸葛心神不二,犹得支数十年之祚耳。此篇叙中有断言,婉而辨,非公不能。

《读杜心解》:三、四语意,一显一隐,空山殿字,神理如是。五、六流水递下。……结以“武侯”伴说,波澜近便,鱼水“君臣”,殁犹“邻近”;由废斥漂零之人对之,有深感焉。

《杜诗镜铨》:曰“幸”曰“崩”,尊昭烈为正统也。是《春秋》书法。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起二便是峭笔。三、四低徊,凭吊备极迷离。五、六“巢”、“走”二字法高,而“走”字尤似出意。结腐而峭,笔可排山。

《唐诗笺注》:此诗似无咏怀意,然俯仰中有无限感慨。

《杜诗集评》:抑扬反复,其于虚实之间,可谓踌躇满志。

《杜诗言志》:此一首是咏蜀主。而己怀之所系,则在于“一体君臣”四字中。盖少陵生平,只是君臣义重,所恨不能如先主武侯之明良相际耳。

《昭昧詹言》:“古庙”二句,就事指点,以寓哀寂。山谷《樊侯庙》所出。

《唐宋诗举要》:吴曰:先主一章,特以引起武侯。

佚名

赏析

贰/

宋玉是战国末年楚国著名文人,在《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道出了文人雅士对生命与理想的感伤。
       首联表现对宋玉怀才不遇处境的同情,表达对宋玉文学才能的推崇。“摇落”本是宋玉赋中之词,诗人借以表明时令。“深知宋玉悲”把自己看成是宋玉的知己,暗示出自己与宋玉有同样的遭遇。颔联慨人伤己。“怅望”充满了浓厚的哀伤之情,“洒泪”既表现自己对宋玉的理解敬佩,对他不幸境遇的同情,也是在哀伤自己,表明自己与宋玉境遇相同,痛苦相似,只是所处时代不同而已。颈联表明作者对宋玉文章意旨的透彻理解,并对宋玉的文学成就进行高度评价。宋玉虽死,但故宅仍存,世人没有忘却他,但可悲的是,世人只看重宋玉的文采,而不探究他的写作意图,只有诗人才能理解宋玉写云雨荒台的故事是借梦以讽淫惑,劝谏楚王的。尾联是反衬之笔,借楚宫泯灭无踪来衬托宋玉的流芳千古。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赞美和对楚王的讽刺。

佚名

赏析

叁/

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诗史”之誉。本篇作品是咏宋玉在归州 (今湖北秭归) 的故宅,从而怀念宋玉,并以宋玉自况,借古咏怀。按《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50宜昌古迹祠庙条云:“三闾大夫祠有三,一在归州东二里相公岭,祀楚屈原,以宋玉配。”说明清朝时期,尚以宋玉配祀屈原庙侧。

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诗人诉说对宋玉的理解、向往和钦慕。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弟子,著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等楚辞名篇。《九辩》开篇,宋玉写首:“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寓有以草木零落,自比身世飘颻之意。杜甫在这里说,从宋玉作品中对于草木摇落景象的描绘,深深理解了宋玉赋辞悲秋的缘故。宋玉的高洁品格和文采才华,自己也奉为师表。在杜甫心目中,宋玉的地位是紧紧伴随着屈原的。杜诗中有多处将屈宋并称,如“窃攀屈宋宜方驾”(《戏为六绝句》),“羁离交屈宋”(《赠郑十八贲》),“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秋日荆南述怀》) 等。可见杜甫对宋玉尊崇的程度。

这首诗的颔联两句,诗人的意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他满怀惆怅地回望千秋流逝的时光,抛洒一掬清泪,感慨自己和宋玉身隔异代,生不同时,却同样是平生萧条,遭际不遇。诗人与已逝千年的前贤心志相通,却难以共语,自己理解宋玉,可惜却无法使宋玉理解自己,透出诗人处世鹄立的孤独情怀。

接下去的颈联,诗人落墨于宋玉故宅,引发出进一层的感叹:宋玉遗下的旧宅,依傍三峡,装点江山,可是其人杳逝,不复能见,只留下传世华章,供人赏析。他笔下描绘的楚怀王和巫山神女相会梦中的事,难道那真是在描述楚怀王所做的梦吗? 宋玉的《高唐赋》“序”中说,宋玉给楚襄王讲述怀王曾梦见神女,自言“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本是宋玉的文学虚构,意在讽谏襄王。世人怎么会以为是楚怀王真的做有此梦呢? 杜甫为宋玉传世佳章的真正价值没有被人们所理解,而感到叹惋和悲惜。

结尾两句是说,楚王宫殿的一切遗迹都已泯灭不见了,行船的人虽然向人们指点着,但却至今不能令人确信无疑。诗人在这里是以楚王宫的痕迹全无,与宋玉宅的供人凭吊,两相对照,加以描写,且用了“最”、“俱”二字,以示强调,加强了感情色彩。说明以文传世的人,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远非宫中尊者所能及。

杜甫长于律诗,尤其是七言律诗的创作实践,对于七律的发展,产生了颇大影响。《咏怀古迹》实为组诗,原诗五首,咏宋玉宅这首原为其二。此作与《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当作于同一时期。沉郁悲怆的情境,和调高律细的风格,向为人所称道。

佚名

赏析

肆/

诗虽主抒情、贵形象,却并不排斥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议论。但诗歌的议论,须“不弃藻缋”,即不能离开生动具体的形象和丰美的情韵,纯以逻辑思维抽象枯燥地进行,以致率直而无余味。好的议论,理、情、景兼胜,既纵论古今,气势磅礴,见解卓绝,又具体而微,蕴藉深远,饱含不尽之意。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都是这样的力作。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凭吊战国时楚国著名辞赋家宋玉的作品。前四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是说诗人在树叶摇落的秋天来到宋玉的故宅,深深体会到宋玉的悲剧。宋玉不仅以文章名世,更“风流儒雅”,政治上有才能有抱负,是诗人心中的楷模,然而才不为世用,赍志而殁。诗人虽和宋玉不同时代,但一样萧条不遇,故千秋之下,凭吊宋玉一生,不禁悲慨落泪,怅恨不已。此四句叙事之中已含议论,后四句直接抒发的议论则更见精彩。“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宋玉的故宅虽然屹立于长江之畔为人瞻仰,但人们只是欣赏他的文采词藻,从来就无人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的志向和抱负。他的《高唐赋》、《神女赋》本意是讽谏楚王戒淫归正的,却一直被人看作是高台云雨、男女欢会的荒诞不经的梦幻。“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诗人感慨道,最令人痛心的是宋玉的心志、事业,与楚王的宫殿一样俱已湮灭,他留传于后世的,竟然只是一段供人们茶余饭后谈笑的风流韵事。直到现在,船过巫峡,船夫们还在指点争论究竟哪里是楚王和神女幽会之处。这段议论全面评价宋玉的事业、功绩,指责封建社会摧折英才的冷酷,可谓精湛、警策,笔力千钧,同时它又是和生动的形象和饱满的激情融合在一起的。诗歌起首“摇落”两字就借用宋玉名篇《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语意,渲染衰飒的秋景。其后又频频以萧索的“江山”、“云雨”,倾颓的“故宅”、“荒台”,隐喻、烘托宋玉的悲剧命运。这些内涵丰富的意象都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引起一连串的联想和思考。特别是结尾痛惜宋玉身后寂寞,千年来一直遭人曲解的深刻议论,完全出之“舟人指点到今疑”的生动情景,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确实可谓“横纵出没中,复含蕴藉微远之致”。杜甫和宋玉一样,是极有政治抱负的志士,并不仅以诗人自命,但遭遇同样不幸。“风流儒雅亦吾师”,“萧条异代不同时”,都说明诗人缅怀先辈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故议论中饱含主观情感。“深知”、“怅望”、“洒泪”、“空”、“岂”、“最是”等字眼,特别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痛惜、哀伤、愤懑之情。议论、写景、抒情的有机结合,构成诗歌感人的意境,以此为基础的议论,就既有哲理,又有诗意。读者掩卷,不光知道了宋玉的悲剧,并且为宋玉、杜甫的遭遇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陷入对中国封建社会一些本质现象的沉思。

诗中的议论和哲理,是诗人对生活经过睿智地思索而获得的真知灼见。它往往能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赋予作品以积极的思想内容。这种理性力量一旦与鲜明生动的形象和丰满的情韵结合,构成一种艺术意境,就不光晓人以理,而且也动人以情,给人以美感了。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将诗中议论作为一种审美意象反复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之后,诗人的哲理才真正具有深刻性、启示性而发人深思,并由于读者的自我补充而获得无穷的意味。所以,中国诗歌美学非常强调议论、形象、情韵三者的有机结合。清代诗论家叶燮说:“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原诗》);沈德潜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说诗晬语》);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谈艺录》),都指出了这一道理。古代诗歌中“不废议论,不弃藻缋”的佳作极多。杜甫以外,像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李商隐的“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北齐》);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等等,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佚名

赏析

伍/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二首,是咏宋玉宅的。

宋玉,战国时楚国郢都人,楚大夫,辞赋家,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常因个人怀才不遇而发为愤世嫉俗之辞。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

这首诗起句点题,与上首篇末点题异曲同工。从宋玉《九辩》的开头两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中,杜甫深深体味到宋玉是在抒发落拓不遇的悲愁。高山流水,恰遇知音。而宋玉清高的品格,精深的文学素养,又堪为自己的老师。这是杜甫对宋玉的推崇,亦见其虚心师法前人的精神。“亦吾师”的“亦”字,承上首庾信而来,有岭断云连之妙。

三、四两句抒怀。一样坎坷的身世,一样落泊的际遇,令杜甫感慨万端,不禁洒下英雄之泪。又可憾者,同是不逢明君,一生潦倒,却相隔遥远,未能同朝同代,大有相见恨晚之叹。再写敬慕之情。所可慰者,“异代可同调”(谢灵运句)也,此联以流水对吐出,一往情深。

前四句由文及人,寄托诗人感概;五、六两句则由宅及文,阐述自我见地。江山更替,时光流逝,宋玉的故乡仅留旧址,但其辞赋却流传下来,为人称道。那巫山云雨会高唐的美丽神话故事,难道只是说梦吗?“宋玉作赋,盖假设其事,讽谏淫惑也。”(《汉书注》)可知宋玉用心良苦。如若有人津津乐道云雨之事,那是曲解宋玉本意。杜甫用一“岂”字,为宋玉的《高唐赋》正名辩诬,写得委婉含蓄,深沉有力。

末二句写宋玉辞赋影响之深远。虽然楚襄王游巫山所建的行宫已成历史陈迹,但宋玉在《高唐赋》里虚构的神话故事却千古传道,直到如今,船夫还指云指雨,怀疑神女到底是有是无,是真是假。末句的“今”字,充分说明宋玉赋文的巨大魅力,历千年而不衰,经万世而不灭。自诗人杜甫千余年后的现在,三峡巫山神女峰已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已成为美的象征,游人泛舟三峡,每以一睹神女风采为最大满足。宋玉能创造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艺术典型,难怪杜甫要说“风流儒雅亦吾师”了。尾联以宫灭和文存相对照,承颈联而来,再延宕开去,韵味悠长,余音绕梁。

这首诗和第一首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借代巧妙,一箭双雕,用典贴合,不露斧痕。以五溪衣服代少数民族,以羯胡代安禄山,以云雨荒台代《高唐赋》,以萧瑟代《哀江南赋》,兼喻身世悲凉,以摇落代《九辩》,兼喻政治失意。《诗人玉屑》说,“诗不贵用事,不可有意用事”;但又主张“用事不使人觉,使事不为事使”,“事如己出,天然浑厚”,“用事要无迹”;并引用杜甫的说法:“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杜甫诗中的用典俯拾皆是,而且用得天然、亲切,的当精确,没有牵强附会、掉书袋之嫌。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

  • 杜诗七律赏(102)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战乱时流离于东北各地, 飘泊西南天地间.此后又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在三峡民居中滞留很久, 五溪衣服共云山.与五溪土著人同处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三)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二) 四.开创性地七律诗创作. 七律之体起自初唐应制.在杜甫以前,五言律诗.五七言古诗.五七言绝句.乐府,都基本成熟 ...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摇落:凋残,零落. 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 ...

  • 杜诗七律赏(10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读摇落的诗篇深知宋玉为屈原蒙冤悲伤, 风流儒雅亦吾师.他的文辞精彩学问渊博也成为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千秋之后为他怅望一洒同情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与他一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九十二首《八阵图》(杜甫)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八阵图      [中唐·杜甫·五言绝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

  • 认知世事(三百九十八)

    毋庸置疑,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不要轻易承诺, 因为没有分量的承诺,几乎会让别人更加低看了自我. 除却懒惰,除却小聪明踏实才是唯一获取成功的道理.

  • 十万个冷知识(三百九十八)

    奢侈品品牌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背后归属四大家族.分别是:LVMH集团.雅诗兰黛集团.开云集团和欧莱雅集团. 英国交通规则是左侧行驶.但在伦敦奢华酒店萨伏伊前的萨伏伊考特街是唯一的"右派&q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零八首《竹枝词九首(其二)》(刘禹锡)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竹枝词九首(其二) [中唐·刘禹锡·乐府诗]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百二十首《山居秋暝》(王维)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山居秋暝      [盛唐·王维·五言律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

    石 黄石 马肝石 石鼓 采石 青石 石文 石连理 太白精 古铁铧 走石 石桥 石磨 釜濑 石鱼 坠石 立石 孤石 网石 卵石 卧石 僧化 陨石 目岩 石驼 石柱 石响 石女 藏珠石 化石 松化 自然石 ...

  • 三百九十八道弯

    (经历2021年) (18) 离开了天柱山,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庐山,开车到庐山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却跨越了三个省:安徽.湖北.江西从九江跨过长江直入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南靠滕王阁. ...

  • 陈杏珍(白蓝)对联集(三百九十八)

    上联:酒醉不知花落处 下联:茶眠还晓月升时 上联:忽闻庭前莺乱语 下联:又见院后燕胡言 上联:明清亦有清明雨 下联:秦汉岂无汉秦风 上联:月照幽林惊夜鸟 下联:风拂僻壤扰晨蝉 上联:渔火疏钟到客船 下 ...

  • 春光美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三百九十八期

    赏春光 吃春意 还有比春天更放肆的吗? 还有比春光更销魂的吗? 春 光 美 文字:雪小禅 出镜:雪小禅 1 早春, 像蓄谋已久爱一个人, 等待春的到来, 是一场关于美的袭击和风暴. 但我们, 心甘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