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两个宝 | 苏三郎(诵读:紫烟)

我们家的两个宝

作者:苏三郎

诵读:紫烟

编辑:紫烟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两位老人那可不就是两个宝了嘛!

先说大的那位吧,那是老公的大伯,因为脾气不好的缘故,终身未娶,今年七十有九了。

中等身材,宽脑门,油光发亮,长长的眉毛下藏着一双自信而倔强的眼睛,古铜色的脸上堆满了核桃纹,一笑,眼睛便像个小小的漩涡。一口假牙躲在嘴里,时不时给他添点麻烦,你要是看他瘪着嘴在东张西望,一定是假牙跑到别地儿玩去了。

大伯虽不识字,但是生活却是他最好的老师,一肚子的人情世故让我们获益匪浅。大伯年轻时当过一段生产队长,所以,那小干部的权威至今还保留着,他要是说话你必须得听,当然,你要是胆大也可不听,不过,面对那经年积累的威严,你不敢不听。快八十的人了,说起话来还是底气十足。脾气虽暴躁,可人是大大的好人,别看年纪大,可心里谁都记挂着,过年时他会安排;给村西的姨姥送块肉去,给石家庄的大姐、叔叔送袋米面去,济南的大哥要回来把屋子收拾出来吧……他对左邻右舍也如此,家中好吃的多了,他会告诉你这个给刘家,那个给王家,所以,大伯人缘极好。我们不在家时,家简直就成了村里的老光棍俱乐部。

大伯一生最爱抽烟,尤其是老旱烟。十年前,他得了脑血栓,医生嘱咐不要抽烟,可他不听还满有理:我不信那个,不抽烟就能活到一百呀,就是活一百还是一个死,白白委屈了自己。我就抽,死了也是值得的。怪不得他要发这话,现在的大伯,烟照抽,仍活的精精神神的,同时与他同龄的那些人,年长的也罢,年轻的也好,都已下地报到去了,唯有大伯,越活气色越好,原有的那些病态都一扫而空,你要跟人说他有病恐怕都没人信。

大伯还有一套理论,人脏点不要紧,不得病,凉水闹多了,老了就做下病啦。以前我很不能接受这观点,总是对他劝讲,可谁又能说服大伯呢,毕竟我们吃的米都没他老人家吃的盐多啊。是啊,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不讲卫生的饱经风霜的老人。

闲暇时,最喜欢听他讲从前,那是我不曾有过的经历。每天聚在一起吃饭时,大伯就是我们家的新闻播音员,更精彩的还有讲评呢。有的新闻我们也听过,可听他讲的津津有味,我们也便兴致盎然地听,这于他于我们都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他的人生平淡却丰富,是我们永远看不厌的一部书。

再来说说小的那个宝,那就是我的公公,丈夫的爹,孩子的爷爷。别看公公现在又黑又瘦,干干巴巴的,像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可我见过他年轻时的照片,在上海空军基地当兵时的证照,可是帅的比得过那些大明星呢。身材不高,可身手灵活的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七十五岁的老人家还上树,背起七八十斤的口袋脚下生风,做起农活来仍能一个顶俩。

公公只比大伯小两岁,可弟兄俩却因性格不合,不能经常在一起,据说年轻时都性子倔,打架是常有的事。我嫁过来后还见识过那阵仗呢。当时是拿刀动斧的,看起来怪吓人,其实只是虚张声势,怕小辈认为胆小罢了。不过,现在年岁渐长,也都收了脾气。我们视他俩为小孩,怪有趣的。老兄弟俩别看谁都不服谁,但骨子里的那份亲情却又非常人可比,大伯生病时,公公忙前忙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暗淡了下去,几天之内,人就更瘦的没了模样。

公公上过高小,略通文墨,老人家的一手好字让我们羡慕不已。每当向他讨教,他总是故作神秘地嘿嘿一笑,这个啊,可不告诉你。到你装模作样的操练起来了,便也认真指点起来。

公公是个平凡不过的人,但他天性淡然,与世无争,总是吃亏在前,据说年轻时为此也让婆婆唠叨不少。我没见过所谓的老好人,但我直觉的却认为公公就是个罕见的老好人。公公内秀,没事爱琢磨个东西,修柴油机很有一套,谁家的机子坏了,随叫随到,趴在地上帮人修,常常是满脸满手油兮兮地回来吃饭,婆婆就会说,咋了,他家不管你饭啊,赶明儿不给他修了啊。公公总是乐呵呵的答应着,再叫,仍颠颠地跟人去,不管身后婆婆的啰嗦。

嫁进他家这么多年,很是为这家人的慷慨吃惊,家里东西就像公家的一样,谁用谁拿,有的连招呼都不打,更有人把东西用坏了呢,悄悄送回,公公也不说啥,照样修好。有贪财的或是忘了送还的,公公也不许我们去要,说是那不好。照说这样傻傻的一家人早该穷得家徒四壁了吧,可现在的两位老人,在满村来说,小日子过的是节节开花,真把那些会打算盘的人家给气死了,这可应了公公常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最惊奇的还是公公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公公有两女两子,在他们小时,公公从不摆出家长的威严,无论大小活,公公总是自己默默的去干,谁也不指使,孩子们乐得在一边逍遥。照说这样的教育还不得教出那好吃懒做之人了,可是怪,四个儿女长大了勤劳能干,善良正直,孝敬有加,是乡邻称赞的好儿女。公公不抽烟,但极爱喝酒,可也不多喝,所以儿女们记得两老的嗜好,回家时,总不会因为送错东西犯愁。

如今,两位老人都是已奔八十之人,可仍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康健。我想,除了老天特殊的眷顾,更与他们的勤劳善良分不开,就因为这样,我们这些在外的子女,常常为他们骄傲着,他们犹如历冬的老松树,越老越珍贵,越老越硬朗,这是做儿女的福气。因为他们健在,我们就有了可惦念的人,因为他们健在,我们是那么的渴望回老家,因为他们健在,我们的心中就幸福常驻,永远有家。

作者简介

苏三郎, 重庆女子,性爽朗,喜吟风诵月,且歌且吟且前行。

诵读者简介

紫烟,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朗诵爱好者,用声音诠释文字,用诵读点亮人生

酸枣人生

投 稿

平台本刊发诗词、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微小说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