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南钱氏家族看家风的重要性
家风,在传统社会,人们都耳熟能详;而如今,随着家庭单元逐渐缩小,家族意识不断消减,家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家风亦即“门风”,是指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 逐步形成的被家庭、家族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作风、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家风是由家庭或家族的思想、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
家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与家庭、家族的贫穷和富有、社会地位高低没有关系。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称之为家庭文化。不论贫穷与富有,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定的家风。将家风用文字记载下来,则是家训。
1.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前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一次讲话中说: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言行举止,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风气的特征,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而且这种影响会世代传递下去。好的家风、家教,让人获益一辈子,而且还影响着家庭中的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江南钱氏望族。这个钱氏望族延续千年,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其影响由江南一隅延伸至中国社会。据史料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音“留”)有妻室6房,33个儿子。钱镠虽出身寒微,以武起家,但晚年好学,在家族中树立榜样,因此王室学风极盛。他对后代的教育非常看重,经常让孩子们涌读经典。子孙中出了许多文学家、藏书家、医药家。历朝历代,钱家出举入进土无数,状元也有不少。
近代以来,钱家人才“井喷” ,佼佼者层出不穷,我们熟悉的钱学森、钱伟长、钱钟书、钱三强、钱其琛、钱正英、钱玄同、钱基博、钱复、钱穆、钱逊、钱永健……等等都名列其中,被大家编成了“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一百多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的绕口令。更引人注目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中那些杰出的父子档,如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 2008年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 ....
钱学森
钱氏家族人才“井喷”背后的谜底是什么?有评论认为,钱氏家族之所以千年兴盛,历经30多世而不衰,近代以来俊彦接踵出现的重要原因,与钱氏家族重视儒家文化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其《钱氏家训》就是基于儒家“ 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并继承了先祖钱镠在临终前向子孙提出的、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的10条要求,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为子孙后代订立的详细行为准则。1000多年来,《武肃王遗训》和《钱氏家训》世代相传,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了钱家独有的家规、家风、家学和立族之本、旺族之纲。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就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 钱伟长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无意识的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比具体的教育活动给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而持久。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应树立良好家风熏陶孩子。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人。而人格是内在的东西,应依靠良好家风的慢慢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浸润到骨髓。
家风看起来很抽象,实际是很具体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良好家风,家长应做到以下3点:
一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每个家庭都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要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树立良好家风,家长应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末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要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良好家风,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三要利用家庭集体教育和影响孩子。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哪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 而是一个教育的整体, 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
总之,培养有时代特点的良好家风,一定要 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同时,家长还要提高分辨、识别、筛选能力,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教育观念有所选择、取舍。要时时刻刻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不能笼统地把社会上宣扬的东西都搬到家风中来。
2.家风是一种道德力量
好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具有良好的家风意识,那么,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如果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 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社会就是和谐美好的。
好家风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正能量。
家庭是人安身立命的处所,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成员的素质自息相关,可以说,好的家长带出好的家风。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 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了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公私分明的话语 令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正是陶母的影响造就陶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官之道,同时也保证儿子的幸福和快乐。试想,母亲要是夸儿子你有出息了,必然助长儿子贪污成性,迟早要过铁窗生活,何来幸福和快乐呢?
好家风,对内影响教育子孙后代,对外还决定一个 家庭树立什么样的社会形象,能不能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社会威望,是否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也就是能不能赢得积极的口碑和厂泛的人脉,这预示着家庭、家族未来的兴衰,事关重大。
家庭虽然是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家风好不好不单纯是家庭的私事,也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家风好,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家风不好,会给社会风气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应重视家风培养、建设,努力让好家风延续下去。在一个家庭中,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