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耕读|听吴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下)

朱子辉 祖籍枞阳,生于望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庆假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子辉博士专程来枞阳,深入我县枞阳、𠙶山、钱桥、会宫等乡镇,对枞阳传统耕读文化以及桐城派私塾吟诵进行抢救性挖掘与保护。朱教授深入采访熟悉、了解私塾教育特别是有过私塾教育经历的老先生,进行现场采录,以待回京后对所采录的音频、视频及相关资料进行专业的梳理、分析和研究,总结枞阳私塾吟诵及其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考察这种吟诵及其教育,与响彻明清几百年的桐城文派、桐城诗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将借助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等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枞阳私塾吟诵、桐城派诗文教育方法,为当前各级学校的古典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朱教授与吴爷爷

家住枞阳县𠙶山镇白荡湖村的吴新培老人,1931年出生,11岁入私塾破蒙,先后师从钱步安、王子方等先生,直至1948年因大水破圩而辍学。长达七八年的私塾教育经历为吴爷爷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如今爷爷虽已是九十多岁高龄,但思维清晰、记忆超群,古诗词吟诵信口而来,千余字古文也完全能够轻松背诵、几无差错。
爷爷生活作息规律,每天清晨早起,上午时习诗文,下午总要与村里的老人打点小麻将娱乐身心。为了顺应爷爷的生活规律,朱教授尽量每天早起去拜访爷爷,但由于假期短暂、机会难得,朱教授还是忍不住请求爷爷破例歇了一天麻将,他与爷爷同吃同住亲密交流,与爷爷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交”,从爷爷那里掏得不少“宝贝”。小编无奈学识薄、缘分浅,为不打扰他们深入交流,只得忍痛回避,这里仅为大家分享我在现场录制的视频:《听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共4集,分上下篇发布,并作简单文字说明。
听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3:先生王子方

第一个老师叫钱步安,教读书识字,读《三字经》。后来是王子方,1948年在王子方后面读过几个月诗。开始我做不来诗,王子方说做不来诗?学迈(嘛)!有本书叫《诗学含英》,查什么韵就在里面找。我刚才举了那个例子:云淡风清近午天,“天”就在“一先”韵。平仄就蛮学,熟练,根据“平平仄仄平平仄……”来套,还有就是多读古人诗歌作品。

大致一年会换一个先生,跟王子方后面只学了几个月,但王子方对我影响最大。王子方原名王义方,后来想请陈澹然帮忙找点事做,陈澹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王义方。陈澹然让他改名为王子方,说教子要有义方。这事不是先生自己说的,是人家传的。

王子方教我们读书时都是吟诵,因为吟诵时要想,眼睛闭起来,头脑里有印象,读前句要想后句。教学时遇到新文章,王子方先带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就问他,然后一段一段讲,讲完了就让学生自己去读、背诵。可讲一些怎么去写呢?会让年龄大一点的学生模仿学过的文章去写。我是1931年出生,11岁开始读私塾,读到1948年破圩时歇的。

听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4:爷爷与教授吟诗谈文

吟诗: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曲有误,周郎顾……讲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吟诵“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学过的古文:《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陈情表》《出师表》《赤壁赋》……你要不说,我都想不起来了。……朱教授说,最想让爷爷读的是贾谊的《过秦论》,爷爷后来到底读了没有?小编因不在场,就不得知了,期待朱教授回京之后整理出完整的资料并出研究成果,到时再为大家分享!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