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指导司机的几种"活法"
铁路机务段机车司机的顶头上司是指导司机。指导司机相当于一般单位中的班组长,归车队长领导。一般负责管理五——八台机车,五、六十名机车乘务员,组成一个自控班组。每月运用车间根据所有机车乘务员的具体表现综合评比分数,以确定一、二、三等及等外班组。并与有关绩效工资相挂钩。
指导司机的工作主要包括添乘机车和站场抽查。具体标准是月跟车、季跟班,即每月至少跟自己所属的机车添乘一次,每个季度至少跟自己所属的司机添乘一次,进行动态考核、评比,其中夜班时间必须要超过一半。日常按照运用车间的值班抽查安排表参加"蒙、检信号"的抽查任务。此外,临时添乘军用、施工、路用等关键列车。负责新职人员的提职把关和实际技能培训,副司机如果提升司机,即使通过了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机务段及运用车间有关部门的考核,最后也必须要经由指导司机同意,才能晋级。总的来看,指导司机工作比较辛苦,压力很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业务能力较差人员而言,面对上挤下压,很难运用自如地驾驭。但是毕竟脱离一线,辛苦程度远远不如机车司机。相对来说,指导司机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既不用付出机车司机的繁重劳动,收入还远高于机车司机,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对于提升指导司机的职务,很多机车司机都是趋之若鹜。
按照惯例和铁路机车运用规程规定,过去的指导司机一般都选拔业务能力较高、行车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的优秀老司机担任。近十多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技术水平较差、道德品质不良,甚至担当司机职务时间很短的人员也通过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诸多途径,跻身到指导司机的行列之中。从而导致目前的指导司机队伍中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方面差距很大。
根据有关指导司机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心、道德品质等情况综合分析,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型。
严格按照指导司机管理标准履行职责。在日常的机车添乘、站场抽查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及时了解、分析和掌握所属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批评教育、考核扣款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行为、技术水平、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在对所属职工考核方面,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奖罚分明。针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同时也从来不会冤枉无辜,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指导队的工作。在新职人员的培训上,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断循序渐进、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地帮助有关人员成长。
二,顺其自然中规中矩型。
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工作。对于量化考核指标,一般情况下,往往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不管是否存在问题,不偏不倚,大家共同轮流平均承担。还有的指导司机的原则更加直截了当,如果所属职工没有被车间及其以上部门领导考核,那么你好我好、皆大欢喜,自己绝对不会主动去"挑毛病";反之,如果所属职工被其他领导考核,涉及到了自己个人和自控班组的利益。那么对不起,自己则会在此基础上巧立名目,再补上相同次数和款项的考核扣款。在副司机提职方面,顺其自然。达到条件就提,不会故意刁难。当然对于业务较差的人员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下功夫帮助其成长。
三,吃拿卡要牟取私利型。
最让机车乘务员深恶痛绝、广为诟病的莫过于一些"买官"上位的指导司机。个别心术不正、动机不良的机车司机,通过破费几万元人民币混上个"小工头"。然后凭借微不足道的考核、管理权力任意"搜刮民财",作为创收渔利的"摇钱树"。
机车司机都是同样的完成乘务工作,指导司机既可以很随便地挑出数十个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高额扣款及与很多经济收入、业务指标相挂钩。反之,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任何问题都没有发现。而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指导司机个人的好恶及心情。不言而喻,具体如何操作,完全视当班的机车乘务员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大小而定。如果达到指导司机的满意,可以长期不对其"出票、发牌"。否则,"月月不落、刀刀见肉"是不可避免的。
机车副司机提升司机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指导司机,只要是没有通过指导司机的认可,绝对不可能晋级。一些唯利是图的指导司机往往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如果没有捞到足够的好处,是不会轻易地"放行"的。
机务部门为了强化机车乘务员瞭望,防止发生冒进信号的事故。规定机务行车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定期在有关信号机上,通过遮挡信号机灯光及悬挂"检"字牌等假设故障的方式,来测试、考核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行为。一旦发现问题,惩罚力度往往很大。一般标准是,越过"检"字牌,考核扣款1000元;越过"蒙信号",下岗三个月。并且与班组评比、星级司机评比、安全百趟奖、风险奖等多项收入相挂钩。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一些敛财有道而又"嗅觉敏锐"的指导司机从中发现出"商机"。于是便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利用原则做交易,谋取"利益最大化"。每次"捕捉"到不慎越过"蒙、检"信号的"猎物"后。找到当事人,花言巧语、话里有话地暗示对方,自己可以帮助"压下"、"私了"、"摆平"……否则,将公事公办。衡量利弊,仅花费数百至上千元,即可逃避巨额扣款及下岗处罚和随之而来的批评、训斥、羞辱、培训、考试等不良影响,可谓是九牛一毛。舍卒保车,无疑是很多机车乘务员都求之不得的最好结果。于是纷纷一拍即合、生意成交,双方皆大欢喜。久而久之,个别指导司机又增加了一项取之不尽的额外不菲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