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碧玉簪,水为青罗带,冯超然绘《观瀑图》
冯超然是近代海派著名画家,他出生于清末,成年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
冯超然在创作上很厉害,他各种题材的作品都能驾驭。他早期作品近似于吴门画派,中年以后才有了海派样貌。
这幅《观瀑图》是冯超然后期作品,从画风上看,纵然临仿王蒙却还带有文徵明作品的韵味。
画面构图看上去奇崛伟岸,透露出一丝秀逸雅致。冯超然在创作上受到了海派创作环境的影响,重视用色。
他希望通过色彩变化,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让作品更加贴近观众。
冯超然 观瀑图
说到冯超然,就不能不提及吴湖帆,他们二人早年的画风有些相近,都重视装饰效果,喜欢以古为师,从古人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
《观瀑图》依然保留了这一特征,画中山水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得益于冯超然的高超审美能力,画面看上去还算工整唯美。
仔细看画中这道石梁,一位隐士坐观飞瀑。这道石梁显得有些刻意,如果没有那棵古松遮掩,就过于生硬。
山水画中的石梁,往往起到过渡作用,不会成为画中重点。他这样创作,有些喧宾夺主。幸好,冯超然弥补了这个问题,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
冯超然 观瀑图 局部
冯超然对创作十分认真,人们都说,“冯山脱手人争买,始见江南纸贵年。”人人争抢他的画作,重现“洛阳纸贵”的盛况。
从《观瀑图》中可以看到他的认真程度,画中山石皴染细致,为了强调石块的质感,他用了三四种方法。
比如浅绛设色,淡墨积染,彩墨并用。创作手法的变化,既增添了作品美感,又捕捉到自然神韵。
为了表现空间变化,冯超然在创作中尝试了透视的方法。山水、木亭、隐士,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细看就觉得有些问题了。
比如松树、木亭不符合透视规律,流水、清泉同样不符合透视规律。
这一点需要替他辩解几句,画家在创作中想要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他有了这方面的思考,是否能够完成,需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去尝试。
冯超然 观瀑图 局部
在艺术创作中常会出现瓶颈,如何打破瓶颈,没有标准答案。
从《观瀑图》可以大胆推测,冯超然的突破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尝试,拨开创作上的迷雾。
山为碧玉簪,水为青罗带,山水之美淡雅绮丽。
冯超然把山水比喻成美人,引得山中隐士凝神相望。赞美山水之情跃然纸上。
冯超然 观瀑图 局部
规整、优雅、唯美,这是看《观瀑图》的第一印象,打破瓶颈渴望突破,才是他的创作意图。赏画不要被表面的亮丽迷惑,要多想一下,看看画家是否藏了什么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