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之外,别无法门
据说
释迦牟尼佛经过十二年的修行
终于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佛家说人人都有佛性
道家说人人都有道性
既然人人都有
何必向外寻求?
王阳明悟道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们总是觉得
成功都在别处,幸福都在身外
所以我们不停地往外追寻
我们总是攀比,以为可以得到自由
我们总是分别,以为对立才有幸福
我们没有自信,因为总在妄想执着
王阳明曾经教导弟子:
“称为圣人的,只看精一,不看多少。
只要内心纯粹天理的地方是一样的,
就可以同样成为圣人。
后世儒者只在分量轻重上比较,因此流于功利。
如果摒除了比较分量轻重的心,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
只在内心纯粹天理上用功,那么就人人自我满足,
个个圆满成就,不必向外追慕,无不完满充足。
这就是实实在在,明善诚身的事。
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学问,
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体会认知扩充,
却去追求自己不知道的,追求自己不能做的,
一味地好高骛远。
终年忙忙碌碌,一直到衰老死去,
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太悲哀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胜人,都是往外的
一切往外的,看起来都是聪明的,实际都是暂时的
自知、自胜,都是往内的
唯有往内的,才是真正智慧的,才是真正强大的
修心之外,别无法门
四问:“凡修心地之法,为当悟心即了,为当别有行门。若别有行门,何名南宗顿旨?若悟即同诸佛,何不发神通光明?”
答:“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而镕消,悟凡夫而即真,资法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修心之外,无别行门。”
《相信》......弟子规
相信生自信,
愿修出必修。
人人有道性,
谁肯向内求。
贪欲生烦恼,
外求心难收。
心静世界静,
攀比不自由!
陈真人2014/7/29号早上,写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