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了2000多年的神作,诗词大会武亦姝因它圈粉无数,让康震都服气
提到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武亦姝,很多朋友对她的印象都是:180的个子,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萌萌的表情,谦逊的态度。在媒体对她的家人、学校、同学,做了一系列的采访之后,大家得到这样的结论:被古典诗词“喂大”的孩子,真的不一样!
节目结束后武亦姝不骄也不躁,继续回到学校准备高考。不久,一则这样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武亦姝以613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武亦姝没用任何额外加分,实打实考出了这样的成绩。这让很多认为她只会死记硬背的网友,被狠狠打脸。
此后,她在节目中的很多精彩表现的细节,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网友们说得最多的是一首名叫《七月》的作品。
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要求用“月”字来对飞花令,武亦姝很淡定地背出了《七月》中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节目结束后,很多网友都感叹:“这诗也太美了吧”。而导师康震也表示对武亦姝很服气,称这首长诗连他都背不下来。
那么,这首《七月》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作?为何武亦姝仅是背了其中一句,就能圈粉无数呢?让我们来读一读它: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传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了。它的作者和《诗经》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是一位民间无名高手。
整首诗,就像是一本大周部落劳动的“百科全书”。作者从古人如何春耕,如何采桑,如何缝衣,如何建房,关于当时一年四季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涉及到了。它的存在,对于我们研究古人的生活,是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的。同时,它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小觑。因为它,诞生了“七月流火”等多个成语。
所以自其问世开始,就受到了后世文人的无限“追捧”。汉、宋、明、清等古代名家,都把当成“神作”。明代文人孙鑛更是称其:调兼雅颂,真是无上神品。
我们以武亦姝背的这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为例,其实就能看出其魅力。这一段其实是描写蟋蟀在不同时节的变化过程:它7月份在田野里,8月份就到屋檐下了,9月进门口,10月钻到我床下。
蟋蟀等小虫,是最能感受到自然节气的变化的,所以诗人只是平铺了这一句,就达到了借咏物来写气候变化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全然没有提到与天气有关的任何字眼,妙!而这句之前的“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也一样是妙笔,如此细腻的咏物,在先秦文学中实属少见。
在诗词大会上,武亦姝之所以能凭此句圈粉,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仅是她背的这一句诗,就已经能让观众见识到《诗经》之美,认识到2000多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能把文字运用得如此神妙;第二,正如康震所言,大家没想到一个高中的小姑娘,居然能涉猎到这首被多数现代人忽略的作品,她对古诗词的涉猎范围确实太大。
我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如这样的经典,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我国传统古典诗词,还留下了多少惊喜给我们,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