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走在长沙的街头,那位怀抱月琴的老人却去哪里了

长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也是一个娱乐至上的城市,每天在长沙城中奔波的除了上班族外,也有许多悠闲自在的游人。有的在寻觅传说中最香的臭豆腐、最辣的小龙虾、回味无穷的米粉、包子,但也有如同我一般的老长沙,在来往穿梭,寻找街头小巷中那个抱着月琴的老人。

那是一个盲人老人,时而在江边凉亭,时而在火宫殿,时而在步行街中,他总是怀抱一把月琴,用长沙方言轻声细语地念叨。他所说的就是已经十分罕见的艺术——长沙弹词,而他有一个老长沙无人不晓的名字——彭延坤。

可是,我知道,我已经不可能找到他了。他已经化作长沙弹词最为伟大的丰碑,而他本人已经长眠于青山绿水之中,只能在硬盘中回味他的风采。有人曾经将他在表演长沙弹词的迷人风范归纳为几句话:

站如青松滴翠,坐似玉树临风。胸如心花开放,情在眼底传神。不论生旦净末,刻画栩栩如生。道破炎凉冷暖,说透书里人情。

长沙弹词起源很晚,大约在同治年间才有人开始表演这种艺术,杨恩寿在《坦园文录》中记录了艺人张跛表演的情形。一开始,长沙弹词是由一人抱着月琴说唱,采用长沙本地方言,而内容多为劝人向善的短文。

后来这种艺术形式逐渐丰富,开始有了两人对唱。其中一人抱着月琴,另一人则以渔鼓筒板或铜钱敲打节奏。此时已经极大丰富了内涵和形势,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各地故事、传说都开始进入长沙弹词说唱艺术的范畴,而艺人们也开始走向茶馆、书场,而不单单是在沿街卖艺。

长沙弹词在上世纪初曾经火爆一时,大街小巷都是男女老少的模仿之声。在涌现一批知名和不知名的长沙弹词艺人的同时,也推动了多个流派的产生。廖福兴的唱腔慵懒,别有一番风味;周寿云的表演充满悲怆之感,让人热血喷张;舒三和的唱法字正腔圆,一举一动很有名家风范。然而,将这几派集大成者,还是彭延坤老先生。

在幼年时,彭老就因为以外而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不仅顽强生活下来,而且还模仿谭济公、舒三和等民间艺人说唱弹词。他走街串巷,一开始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知不觉推动了长沙弹词的发展,使其与湘剧、花鼓调、黄梅戏等多种剧种的唱腔相结合,赋予了长沙弹词旺盛的生命力。

不光如此,彭延坤老先生还与人合作,创作了一大批作品,包括《三湘英雄传》《宝钏记》《桥龙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极大丰富了长沙弹词的文化宝库。直到他去世前,彭老依然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挖掘新的题材,比如为道德模范何平特地编写的长沙弹词。

在上世界七十年代之后,长沙弹词曾经差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艺人几近绝迹。几乎是靠彭延坤老人一己之力,才将长沙弹词又重新延续下来。但是,对于一位老人来说,将一种民间艺术承载在他一个人身上,压力确实太过沉重。

在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之后,随着本土文化的崛起,长沙弹词受到的重视程度也空前加大。虽然还有着很多的困难,但总归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长沙弹词后继乏人的局面总算有所缓解。彭延坤老人先后收徒十多人,最出名的就是相声演员大兵。虽然他未能从事长沙弹词这一行,但经常以自己的影响力来推动长沙弹词的发展。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永不谢幕的长沙弹词艺人。在2016年11月13日,长沙弹词泰斗彭延坤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这是长沙弹词、长沙艺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在彭延坤老先生看来,他最为欣慰的是长沙弹词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而他最为放心不下的还是长沙弹词的后辈能否扛起大旗,继续前进。

对此,长沙市曲协主席、著名演员周卫星说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话:

不要悲伤,彭老爷子一辈子都是笑谈人生,他人去了,可他的灵魂还在长沙,永远在我们心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继承他对艺术的精神,把长沙弹词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长沙人,我也相信长沙弹词会发扬光大,总有一天,街头、茶馆还能看到艺人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