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是指正常女性阴道内微生物维持正常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健康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群体主要由乳杆菌构成。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核心细菌,也是阴道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常住菌。阴道微生态失衡将导致各种阴 道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可能会导致阴道症状,包括疼痛,性功能障碍和泌尿系统症状,对孕妇甚至胎儿造成影响。
2004年,一项全国14家医院3 590例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以炎症性疾病(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就诊的人群达到55.6%。在卫生部有关'中国部分城市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的流行疾学调查'结果显示:妇科常见病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约42.9%。一项全国9家协作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就诊人群阴道微生态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常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0.2%。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感染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和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
生殖道感染与妇产科疾病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并不仅是局限于下生殖道的各种阴道炎,如处理不当,则与多种妇产科疾病密切相关,甚至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某些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等,可能会增加各种妇产科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术前进行相应感染性疾病的检查并治疗。宫颈癌的发生除了与持续的同一高危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相关,近年研究表明,与滴虫性阴道炎、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AV、BV等通过改变阴道局部微环境,降低局部免疫力相关。
BV、B族链球菌等生殖道感染会增加产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导致流产、胎膜早破、早产等的发生。且目前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感染在孕产妇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如垂直传播给胎儿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性艾滋病、先天性梅毒、多器官损害、死产等情况,形式不容乐观。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减少,外阴阴道逐渐萎缩,上皮变薄细胞内糖原含量少,阴道内益生菌失去营养支持数量下降,使阴道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下降,致病菌侵入引起阴道炎症;也会造成老年性膀胱炎、尿道炎等。
90%的上生殖道感染是由下生殖道感染上行所致,盆腔炎后可影响女性的生育力,导致不孕不育、宫外孕的发生。性传播感染在性伴侣之间通常存在交叉感染,包括淋菌、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其感染在性伴中的协同检出率高于普通生育人群,同样引起男性临床症状,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衣原体感染男性可导致男性不育、尿道炎、附睾炎等,最终影响生殖健康。对于此类感染人群应重视性伴侣的同时管理,降低治疗的不彻底性和反复发作。同时,鉴于生殖道感染对男女双方生育力的破坏,应重视生育力的保护,其预防关口应前移。
生殖道感染的诊治
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系统评价女性下生殖道的微环境,同时,对临床中一些有症状却查不出疾病的特殊人群的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如细胞溶解性阴道病及菌群抑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