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不能说的秘密
关于《一秒钟》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当时为了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张艺谋受邀拍了部三分钟短片,片名就叫《看电影》。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个偏远山村里,一场露天电影的放映让整个村子的夜晚欢腾起来。
如果是上了年纪的朋友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是十里八乡的大事件,老人小孩都搬着凳子守在银幕前,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座位而是席地而坐观看,尽管条件如此简陋,可却依旧乐此不疲。
这本来是个非常生活化的情景,张艺谋却将看露天电影这件事情,拍出了一种近乎虔诚的仪式感。因为,这是张艺谋青年时代也曾有过的经历,也是促使他走上电影生涯的重要诱因。
张艺谋将自己对电影的迷恋投射在短片里,把电影变成了一种美好的梦,让大家充满向往。张艺谋曾经说过:胶片哗啦啦转动的声音,带出一种久违的味道和情感,让人感动。
2014年张张艺谋拍了《归来》,影片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主人公陆焉识的女儿丹丹在一部科教片中出现了几分钟,于是他拖着老迈的身体,翻山越岭去看大银幕上的女儿。
又过了五年,张艺谋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了电影《一秒钟》。
今天我写的这篇影评,基本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第二部分:电影删减了什么情节?
请看,大屏幕。
0 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西北某地。
张九声(张译 饰)悄悄从劳改农场溜出,就是为了看一场电影。
因为放电影前会播放一段《新闻简报》,里面有他女儿的“一秒钟”影像。
为了找到这寄托着情感的胶片,他偶遇了想要胶片做台灯罩的刘闺女(刘浩存 饰)以及放映员范电影(范伟 饰),他们因为一场电影相遇而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故事很简单,出场角色也很少,甚至全片都没有换过几次场景,整个故事的主体情节都发生在一座农场的电影院里。
放在近些年的张艺谋作品当中,这部影片完全可以说朴实无华。但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恰恰在于此,导演张艺谋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却从中传递出最浓烈炽热的情感。
正如《一秒钟》的片名一样,看似只是很短的一瞬间,但它的背后很可能有着深邃又复杂的记忆与情感。
电影的前半部分,都在强调一个词:
饥渴。
这种饥渴不仅仅是角色生理上的,同时也是心理和精神上的。
张译所饰演的主角刚一出场,就是行走在黄沙遍地的沙漠里,到处是寸草不少的戈壁沙漠,画面里尽是一种荒芜感。随后,他悄悄来到农场却没赶上放映,尽管脸上已经写满了疲惫,可他还是强撑着意志。
为了能继续走下去,他对着水龙头猛灌了几口水,用偷来的几根干菜充饥,还有吃面时的那种拼了命似的狼吞虎咽,处处表明这个人物一直处在一种食不果腹的饥渴中。
但同时,饥渴也隐喻人物内心的状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但仍然有人在追求着仅有的精神寄托。
张译饰演的劳改犯,冒死从劳改农场逃出来,就是为了能在放电影的时候看映前播放的《新闻简报》。只因为其中有女儿生前的一秒钟影像。
那一秒钟的画面,是他仅有的精神寄托。
同样期待看电影的不止有张译,还有农场内的所有人。
在这座西北荒漠上的农场内,当地人两个月才能看一场电影,也因此,每一次放映电影都像过节。用放映员老范的话说:“只要影院里有动静,这帮人就不走,能待到天亮!”
正是因为这份对于看电影的期待与渴望,才促成了影片之后的冲突。
张九声为了看电影,先是去了一分厂,但错过了,赶到的时候电影已经放完了,所以只能连夜徒步赶往二分厂。路上撞见偷走一盒胶片的刘闺女,他又一路跟着她抢回胶片。
好不容易来到二分厂,满心期待看电影,却发现其余的胶片在运送过程中被损坏。电影放不了,就意味着自己见不到女儿的影像。
这时,为了看电影放映员老范想尽办法来修复胶片。
这时,神圣的一幕来了。在放映员老范的号召下,当地村民集体动员,全村人出动抢救胶片。村民们将那些散乱的胶片放在两床被单上,如同抬着一位重伤病人一样,将他护送进了影院放映厅。
随后全村出动烧蒸馏水,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擦拭挂起来的胶片,力道不能轻也不能重,冲洗干净后,还要再用扇子扇出微风,把胶片吹干。
这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当时的人们,对看一场电影的渴望。
影片中,表姐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完成了这场神圣的胶片洗礼过后,放映员老范对着全场观众大喊了一句:电影可以放了!
此时台下的观众集体欢呼,而片中的所有人历经艰难排除技术原因,让影片成功恢复放映的情节,更是无形中与戏外影片命途多舛的上映之路,形成了某种对照和呼应,更让影片这一幕显得令人感动。
当电影开始放映以后,仪式感依旧强烈。
随着灯光的暗下,胶片开始转动,台下的观众也从喧哗变成了寂静。即使是一部看了很多遍的老电影,可所有人依旧看得津津有味,无论是坐在凳子上的还是趴在窗户上的人都全程聚精会神,而当片中响起熟悉的插曲,所有人都会跟随旋律合唱。
这种看电影的仪式感,被营造地庄严且神圣。
越是精神贫瘠的年代,越需要电影这样的精神港湾。
不难猜测,这部分的影片情节应该是导演个人的私货,甚至很可能是来自于导演张艺谋个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其中又夹杂了他作为一位电影人对于胶片电影时代的眷恋与回忆。
为了彰显这种仪式感,导演张艺谋几乎在影片的各个方面做到了一丝不苟。
影片的幕后团队,张艺谋基本启用了经历过胶片时代的老班底,很多都是合作过二三十年的老搭档,摄影师摄影师赵小丁和张艺谋合作了20年,编剧邹静之与张艺谋合作了13年。
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记忆,张艺谋要求“每样道具都要经得住镜头的拍摄”,他要求所有的道具都要拿真的,包括放映机、胶片,不能糊弄观众,因为全国人民对这部分的回忆,都是共通的。
从这这个角度上来说,《一秒钟》是他对胶片电影时代的一次虔诚致敬。虽然胶片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但对于70岁的张艺谋来说,他依然心存怀念和敬畏。
另一方面,在《一秒钟》中,张艺谋完全回归到第五代导演最擅长的风格,从头到尾都是很干净很纯粹的叙事与展现,却在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台词,每一处细节中,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
电影的核心角色只有三个,劳改犯张九声、小偷刘闺女和放映员范电影。三人之间因为一盒胶片产生纠葛与羁绊,其整个故事的核心概括下来只有一句话:
电影对他们每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张九声来说,电影代表了他对于女儿的思念。
为了能够再见女儿一面,他不惜千里迢迢逃到二分场来看电影。因为在现实中见不到女儿,所以那盒胶片里的一秒钟就是他仅有的精神慰藉,也是他活下去的念想。
对刘闺女来说,电影是她留给弟弟的希望。
刘闺女是孤儿,从小带着弟弟生活,弟弟意外损坏了别人的胶片灯罩,天天被上门逼问。刘闺女只想要12.5米的胶片,重新做一个胶片灯罩,好让弟弟能安心读书。这盒偷来的电影胶片,是姐弟俩苦难生活中仅有的希望。
对于放了一辈子电影的范电影来说,电影是他维持体面和权力的资本。
范电影因为放映员的工作,在当地备受尊重,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给他端茶倒水递花生瓜子,就连去面馆吃面,都能比别人多加一勺油辣子。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农场内所有人的唯一精神娱乐生活建设。
所以与其他人相比,他永远穿着体面,说话喜欢拿腔拿调,走到哪里都要端着写有“电影放映员”身份标签的大茶缸。与此同时,他还要处处提防农场里的其他人想要接替自己放映员的位置。当发现电影胶片被意外损毁,他的第一反应是甩锅:电影放不了,责任不在我。
有人放电影,有人偷电影,有人看电影,这三个人物之间的羁绊,如同电影放映机上的轮轴一样,牵动着整部电影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走向。
说到这里,必须要称赞一下演员的表演,绝对是此片能够如此动人的关键。
张译为了饰演张九声这个角色,从筹备到开机,张译减重20斤,从出场时的疲惫邋遢,到为了夺回胶片的执着,再到作为一名绝望父亲的辛酸与无助,演绎地非常动人。而范伟饰演这类圆滑市侩的小人物角色,可以说驾轻就熟,举手投足都是戏。
相对来说,作为女主角的刘浩存,毕竟然是新人出身,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胜在表演有灵气。
电影最后,刘闺女与张九声再次重逢时的场景,刘闺女一身花棉袄的造型,很容易让人想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巩俐和二十年前的章子怡。
不得不让人感叹,张艺谋对谋女郎的审美可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
0 2
关于这部电影也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最影响观感的无疑是因为基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删减了部分情节,造成叙事上的断裂和人物动机的不足。
1.影片尽可能地抹除掉了时代背景。
文革时代背景在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核心,失去了这点,相当于电影失去了影片的灵魂。
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为何被劳改?电影中只保留了只言片语,比如“跟造反派头子打架”,“被整了”。但从他懂摄影和修复胶片来看,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可如今却沦落成为劳改“坏分子”。
他的命运,本身就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悲剧。
2.他的女儿因为争着扛面袋发生意外,被车撞死了。
张九声为何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看女儿的一秒钟影像?
这是影片里最重要的戏剧高潮。但很遗憾,他身上一个关键信息,女儿意外身亡的剧情被删掉。
这个删减造成他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有些立不住,也使得电影高潮段落的情感冲击,大打折扣。
正是因为女儿已经死了,张九声在现实中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所以,他才会从劳改农场逃出来拼了命也要去看影,他才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女儿一秒钟的画面时,泪流满面。所以,刘闺女说他14岁的女儿“怎么没被压死”时,他才会愤怒的去踹她。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至关重要的台词:
一秒钟太短,不够!
不过,虽然这段情节删掉了。但我们还是能够透过影片保留下的细节,解读出影片的一些隐藏线索。
表姐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当范电影放《新闻简报》的时候,他随口问了一句:
你女儿是不是争着扛面袋子的小姑娘?
张译没有回答,却只是自言自语:
争什么呢?你一个14岁的小孩跟人家大人争什么呢?
范电影回答说:
那得争嘛,只有积极干活,才能消除你对她的影响啊!
这段简单的对话,其实是整部影片最具有戏剧张力的情节。看似简单的一句台词,实则蕴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
它一方面暗示了张九声女儿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引出了这位父亲内心的悔恨与自责,正是因为自己这个被归类为“坏分子”的父亲的牵连,才导致女儿要如此拼命的做学习标兵,来消除这个不良父亲的影响。换言之,倘若不是因为自己,女儿可能就不会惨死。
倘若我们再想深一层,这段对话的背后,其实更透露着:
对那个时代的无声控诉:
像张九声的家庭所遭遇的悲剧与创伤并非个例,他们的悲欢离合,只是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缩影罢了!
3.电影中“两年后”的情节,是补拍。
张九声被保卫科崔干事他们押送着回劳改农村,女儿的一秒钟胶片被崔干事从衣服兜里掏出来扔在地上,然后淹没在黄沙中.......
父女之间仅存的这么一点点联系也没有了,被那个时代戴着红袖章的一些人无情的切断了。
原版中,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
张九声回到劳改农场的命运如何,刘闺女和弟弟又怎么相依为命......我们都无从知晓了。这个留白给观众了一个巨大的情感延伸和想象空间。而补拍一个两年后的光明结局,无疑是画蛇添足。
所以,就此来看——
这部电影表面张艺谋拍的是他对电影的迷恋,是对胶片时代的致敬,是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但骨子里拍的却是一代人的内心伤痛,拍的是时代挽歌,拍的是无数个被黄沙淹没的人。
电影中有很多他们在沙漠中的行走的镜头,一个人的,两个人的,一群人的。
那些沙峰,远看像山,近看是沙。
大时代浪潮中被碾压过的个人,就如同沙一样渺小,又如同山一样,让人沉重。
风一吹过,他们走过的痕迹,就会被黄沙掩埋掉。
仿佛,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