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斤核桃堆积,很难卖得动?解决种的问题,更要解决销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民想要实现脱贫致富并没有太多的渠道。农村的发展要是要依靠农业,而且要发展出特色、把招牌打响,相信这是很多农民都普遍认同的观点。从品牌效益方面来讲,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要品牌,就要有质、更要有量。

那么是从量开始还是从质开始呢?这看似一个并不复杂的哲学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看上去好像只要把“量”做起来了,质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它们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那么发展特色农业的时候,要如何应用呢?是不是农民把产量种出来了就“顺理成章”的致富了呢?不要忘了,质变发生以后有将可能引起一个新的量变。搞农业生产并不是讲哲学,而是实实在在让农产品变现。

有个大学同学,老家是云南的,常年在外上班一年到头都难得回去一次。最近他联系上我,原来是公司考虑到边远地区,提前给他休年假。他说回家什么都好,感觉家里的水都喝着更甜,唯一让他郁闷的是村里还有将近6万斤的核桃还等着贩子来收。眼看就到年底了,村民们都很着急,打电话给贩子回复说现在的存活在没有卖完,估计要等明年的新果采收的时候才能进货了。同学说看着大家都急,这才帮着往外销。

哎,又是滞销,何时才能消停啊?就不能让农民安心的种地养殖吗?不过这市场行情本来也是变化的,谁也不能强买强卖,农民朋友也需要加强市场观念才行。辛辛苦苦种下去了,一年四季施肥、整地管理着,也不能忽略了行情变化啊。听同学说他们老家靠近临沧,那里的核桃可是效益响当当的,而且前几年都是卖得特别好。当时我同学家那边就学习人家临沧,开始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并不高,最后还是地方上来推行。

其实同学不说我也猜到了,就像我们这边种植油茶树一样:开始的时候给种苗、给肥料,只要你种起来,还经常有专业人员来讲授种植技术。一问他,还真是,当时村里好像定了一个标准,种植一棵核桃就补贴多少钱来着。有钱拿的活谁不干呢?毕竟隔壁县的核桃都那么畅销,于是村民们的积极性立马就高涨了,短短的几年间,他们村到处都是核桃树。一到下果的时候,全村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就差改名叫“核桃村”了。

我很想问我同学,当时种的时候考虑了销的问题吗?但是我还是没问,因为在农村就是这样的,大家都穷怕了,只要有能挣钱的、只要是基本上不是太难做的事情,大家都会蜂拥而上。这就是淳朴的农民,从来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天真的以为只要是付出辛苦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我想他们村的核桃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大规模种植起来的,不过好在只是几万斤滞销,只要全村人都发动起来,要在年前销出去还是问题不大。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打造特色农业的案例,相信在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曾经发生过这样熟悉的一幕,只不过是农产品不一样,农民朋友们那股子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可歌可泣的,但是要实现长足发展并不是把农产品种出来这么简单:需要量的积累,更需要品质的提升,并适时的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同时要往深加工、精加工发展,最终才可能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有品牌才有竞争力,这就是市场经济;核桃种得好更要卖得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