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风情|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一初到赣榆
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一初到赣榆
周明军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儒林外史》与《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中国古代四大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人人皆知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但少人人知道吴敬梓与赣榆的渊源。
吴敬梓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十四岁时,随嗣父吴霖起远赴江苏赣榆起,直到雍正元年(1723 年)二十三岁时止,正是他的青年时代。这整整十年中倒有九年是在赣榆度过的。
《儒林外史》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都来源于赣榆的方言,把赣榆方言发挥得淋漓尽致,读过《儒林外史》的老赣榆人有酣畅淋漓之感觉。
公元1701年,大清康熙四十年吴敬梓生于安徽全椒县城西北里。吴家可是个书香世家,吴敬梓祖父和曾祖父两辈四十八年间家族内部总共出了六位进士。
光绪《赣榆县志》记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十四岁的吴敬梓随嗣父吴霖起远赴江苏最北面的海滨城市--赣榆。
直到雍正元年(1723 年)二十三岁时止,正是他的青年时代。这整整十年中倒有九年是在赣榆度过的。
他后来曾经作诗回忆说:“昔余十三龄、丧母失所恃。十四从父宦,海上一千里。弱冠父终天,患难从此始。”
《儒林外史》的创作最早就开始于作者在赣榆的生活经历,吴敬梓对于赣榆有着终身不解的情结。吴敬梓的父亲(过继)吴霖起是1686年考取的功名,在1714年,任赣榆县教谕,也就是主管教育的学官。
吴霖起的教谕职务,大约相当于现今的教育局长,赣榆原来的学宫,许多建筑曾遭崇祯十五年(1642)战火焚毁。顺治八年(1651)经县衙集资在旧址重建,有大成殿、戟门、棂星门、启圣祠、明伦堂、文昌阁、奎星楼等,曾盛极一时。可康熙七年(1668)又被地震毁坏严重。后虽多次修缮,都未恢复旧貌。后全县又遭海啸、虫、涝等灾害,官家无钱修缮,学务停顿多年,全县已十数年无人参加科考了。
吴霖起虽然是拔贡,但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教谕就是分管教育的,眼前境况是,学宫倒塌,学舍破坏,师爷、先生等多到外地从教了,即便孔子再生来当赣榆县教谕也是白扯。所以吴霖起自拟的履职规划只能是申请经费,修缮学宫、学舍,然后才是逐渐聚师施教。
面对破败的学宫,新教谕吴霖起如面对了不远处的海,心潮涌动。断壁残瓦在远远刮来的萧瑟海风中发愁,四周门窗已不能遮风挡雨。因学宫多年不能使用,本地教书先生大多到外地谋生,只剩老弱病残还在苦熬维持,也终难正常复学。县城如此,乡下更不堪言。教谕听不到读书声,那算什么教谕?但他着实发愁,几任县太爷都没办法,一个候补多年才补成的新任教谕如何有法?
自幼拿钱不当回事儿的吴敬梓看着 发愁的父亲说:我爷已不能主事,吴家银钱不比一个小小穷县少。不如父亲俸禄拿点再让老家送点银两。
于是吴霖起捐出自己一年的俸钱40两,继后又变卖祖产肥田等,筹银近千两,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毁坏殆尽的文庙、尊经阁。并且新建了“敬一亭”。 吴敬梓亲眼目睹了其父的贡献,为他深感骄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