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2.6|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

    这里面有一个生僻字:

【欮】古通“”,跌倒;挫折。——《汉典》

所以,一般都写成了“ 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直译就是:侯王自身还没那么值钱,就贴上高价,身居高位,这样下去,恐怕将会摔个大跟头
这还是“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的味道。
道理很简单,但细琢磨起来,还有不少味道。
先什么是“侯王”?
侯王,诸侯与天子,泛指国君。——《汉典》
《帛书老子》中,五次出现“侯王”。

三次出现在开头部分,分别是:

1、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致之也。

2、侯王毋已贵以高將恐欮。

3、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两次出现在结尾部分,分别是:

1、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將自宾。

2、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將自化。

“侯王”在这部书里前后呼应,所以可以看出,《老子》是一部“如何成为一名好国君”的教科书。
但这部书又不局限于君王,而是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侯王”,可以广义延伸为任何领域的“王者”,比如世界霸主、集团公司,团体组织,公务员,工程师,教师,医生,狮子王,猴王等等。
所以,《老子》是一书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万能宝书。

再来看何为“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贵】物不贱也。——《说文》
毋已贵,就是还没有“贵”。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本身价值没有那么贵,却卖了高价,早晚价格会跌下来,甚至消失。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三株口服液,藏獒,某些股票。
我们现在的“房子”是不是也“毋已贵以高”呢!
对于个人来说,当通过高学历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当你的薪水超过你的奉献时,你就是“毋已贵以高”,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己,有“本事”起来,让自己“贵”起来,就有了“将恐蹶”的危险。
如果一个国君没有“侯王”的能力,却当上了“侯王”,那就是“名不副实的侯王”,他要么努力,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侯王”,要么就会面临“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的危机。
怎么才能成为真正的侯王呢?
其实老子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侯王得一以为正”。
侯王怎么才能“得一”呢?

怎么才能成为真正的侯王?

【侯王“得一”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侯王得一的条件就是前面四条“天清、地宁、神灵,浴盈”。只要侯王能做到这四条,就能得一了!
为什么呢?我们细细地捋一捋。
天清了,就是侯王能看到远方了,知道自己王国未来的前途,未来的危机,该往哪里走,不该往哪里走,就像一个司机有了导航。否则,瞎马拉车,结局不言而喻。
地宁了,就是侯王具备了向目标前进的所有物质保障。
举个例子,我国建国初年,就很清楚,应该发展工业化。为了实现工业化,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国家安全,钢铁产量,教育水平等等。
为了国家安全,不得不打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发展了核武器。有了国家安全,工业发展就有了保障,这块“地”就“宁”了。
为了钢铁产量,虽然遭受了“大炼钢铁”的挫折,但发展钢铁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有了钢铁,工业发展才有了“粮食”,这块“地”,也“宁”了。
教育的普及,让中国的识字率,从建国的不到20%到现在的99.95%。有了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工业发展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块“地”,也“宁”了。
地宁了,中国才能真正进入“工业化”。
神灵了,就是侯王在自己王国里具有了有效的执行力,计划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当侯王的命令根本执行不下去的时候,侯王就被架空了,神也不灵了。
浴盈了,就是侯王有了沿着正确方向的持续动力。
综合四条,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物质的保障,有了有效的执行,有了持续的动力。这时候一定会无往而不利,这一刻,侯王将“得一”成为真正的侯王,一位“名副其实”的侯王。
反过来,上面四条有一条不满足了,那么走着走着“名副其实”的侯王,就变成“名不副实”的侯王,再到后来,就成了“有名无实”的侯王,再再后来,恐怕就会“失去侯王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