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风韵诗笺第223期 墨缘文学随笔【滕王阁】的传奇问世
刊头书法:秦声老师
出品
唐宋风韵诗笺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作者简介
墨缘,真名钱贵。内
蒙古锡盟太仆寺旗人。退
休教师。发表过新闻通讯,
擅长写文学随笔和散文,
尤其对古典诗词过于酷爱,
精细钻研,多少春秋磨励
于口笔之间。书法和音乐
是本人的独特爱好,静心
泼墨,闲雅抚琴,是人生
一大快乐。
墨 缘
《滕王阁序》的传奇问世
文/墨缘
中国是一个诗文泱泱的大国,就古代散文而论,音韵铿锵,咂嘴品尝的优美华章不计其数。《古文观止》精选的二百多篇散文,皆为绝伦的传世之作,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其中一篇最有名的章。
王勃,初唐时重要作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人,隋代经学家王通之孙,唐初诗人王绩之侄孙。年少便博学多才,沛王闻其才名,召为修撰。诸王之间,盛行斗鸡游戏,王勃后因为代沛王戏作《檄英王斗鸡文》而触怒高宗,当即被逐出王府。遂远游江汉,客居蜀中,为虢州参军。不久又因杀官奴犯罪,遇赦革职。其父王福畴受牵累而贬为交趾令,勃去探视,渡海时落水,惊悸而死。王勃青春年少,很有才气,清高而冷峻,对初唐浮艳诗风深为不满,有志于革新。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著作有《王子安集》行世。
滕王阁在江西新建县西章江门上,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元婴都督洪州时修建的。唐高宗李治时,阎氏为洪州牧,又重新加以修整。秋天的一天。阎在滕王阁宴饮宾僚,恰巧王勃省亲路经南昌,也参加了宴会,在会上写成了这篇著名的骈体文。
骈文作为一种文体,起源于秦汉,形成在魏,晋,兴盛在南北朝。骈文在六朝时被称为"吟体''(相对先秦散体古文而言),或叫做"丽辞'(亦作"俪辞即对偶的文辞)。直到中唐,柳宗元在他的《乞巧文》中才开始把这种文体称做骈四俪文,简称骈文。骈是两马并驾一车的意思。骈文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崇尚夸饰和用典,因为它能根据汉语文字的特点,组成整齐美观的对偶句式,词藻华美,色彩鲜丽,又注重声韵的和谐,再加上多用典故,使文章不那么直露,所以这种文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曽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问世,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年龄,自感才华绝世,目空一切,根本没把阎氏放在眼里。起初,阎氏想在众人面前炫耀他女婿的才华,使了一个先宾后主的拖刀计。目的是先紧让别人写诗作赋,如果没人舞文弄墨,叫他女婿当堂赋雅,岂不显得既有谦让的面子,又不直接显露女婿之能。滕王阁的大堂上坐了不少人,阎氏让手下人把文房四宝恭敬送到每一位与宴者面前,表示求其奉献诗章。可是人们都很识务,明知阎氏捧举他女婿,谁也不敢接笔。当请示的人到了王勃面前,王勃虽然幼小,志大才殊,当位不让接过了纸笔。这一下阎氏看见下面接笔的尽然是个黄毛少年,不禁十分恼怒,心想真是"出生牛犊不怕虎",胆大妄为,黄嘴鸭子不知死的鬼。他告诉手下人作者写一句就往上念一句,意思是如果有不规之词,立刻就找作者的麻烦。
王勃坦然自若,毫无忐忑,摆好纸墨,执起竹管,略加思索,流露出一句句珠玑般的惊人词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氏听到第一句没说什么。"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
一句阎氏脸上流露出惊奇之感,他哼了一声。"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藩之榻。'阎氏听到第三句,觉得妙笔词开,一句比一句好,赞不绝口。"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
尽东南之美。“.........精美绝句,句句鲜丽如画,不仅震惊了阎氏,在场的宾客全都肃然起敬,不得不称赞这位来自异地他乡的文墨孺才。
《滕王阁序》全文八百余字,因为是应酬之作,受时间限制,不可能斟酌字句,所以一气呵成。作者思维灵敏,用词准确,不落俗套。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处境,作者笔下杂有不少对主人和宾客捧场的言辞,还因才
不遇而流露出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通篇主要抒发的却是渴望用世的一片报国热忱和''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努力振作,自强不息的情操与报复,富有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少年气盛的特点。这篇文章布局谨严,层次分明,前一部分以描写为主,后一部分重在抒情,文章结尾还有一首诗,渲染气氛,升华了主题。文中描写中有叙述,抒情中有议论,并将这四者相融合,同时运用了工稳的对偶,瑰丽的辞藻,酣畅的笔调,恰切的用典,抒写了真情,美景和宴会的盛况,表现了自然之趣。其中的景物描写神采飞扬,手法多变,既有远有近,绘声绘色,又时浓时淡,或俯或仰,还音韵铿锵,气势奔放........
《滕王阁序》是千年来最为传诵的文章。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是六朝以来曽经有过的痕迹,可到了王勃手里,斟酌渲染,异彩纷呈,创造出前人未道过的景物,真算得上推陈出新,别有一番韵味了。
本期插图书法: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