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越婢一汤是不可忽视的一首方
师父常说经方治疗疾病,出乎意料,只要在辨证精准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很多时候不可忽略一些小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也是常用的一首方,本方记载于《伤寒论》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条文的意思是太阳病,发热恶寒,但热多寒少而脉微弱,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象,虽无汗,但体表已无充盈的津液,故谓此无阳也。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是说不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的意思,宜予桂枝越婢一汤解肌透表即治。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属太阳病,病位仍在表,可以是初感外邪,亦可以是用药后的坏病,总之,病人体质已处于气阳不足,津液亏虚的状态,但表邪仍不解,郁而为热,热多寒少,因而不可发汗,只宜宣通并清郁热,以桂枝二越婢一汤达到这样的目的。
师父说本方为临床用来治疗外感发热的一首退热神方,证属太阳阳明合病。
本方桂枝汤二越婢汤一合之,是治桂枝汤证多而越婢汤证少者。所以说本方证适应于太阳阳明合病,有汗出恶风,且见口干、烦躁者。温病初期也可常见此方证。
师父经常教导我们在学习和临床运用过程中,我们要理解这首方所治疾病的体质特点、病机特点,用药特点,临床中才能灵活运用,获得满意疗效,并以临床疗效来再次证明该条文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要改变条文来适应我们自己的认知。
师父说这个方一般是用原方,用量是用原方的一个比例的,用这个方的比例里面生姜是最多,是生姜比石膏多二铢,石膏是第二多,如果是用在成人身上的话,用原方原量,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小孩子呢,是热多寒少,而且吃不了辣的。
很多小孩特别怕吃生姜,可以改为石膏多于生姜,石膏一般会比生姜多五克,而且我用的石膏量并不是很多,比如说15克左右啊就可以了,然后生姜就会用到十克这样子。
如果热比较多的话,可加葛根、芦根、白茅根,这个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药啊,都比较好吃的药。舌苔比较厚,大便又不通畅,这个时候可加陈皮竹茹蚕沙,这些药也是没有什么大的味道的,小孩比较容易接受的。
本方桂枝汤证多,越婢汤证少者。浮肿患者表现出桂枝汤证明显,而感烦躁、口干者,也可试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