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意,花草一般,花草无善无恶,都是人心赋予的

​【原文】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然则无善无恶[1]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薛侃在院子里除草的时候,顺便问:“天地之间,为什么善难以培养,恶难以铲除?”

阳明先生说:“因为人们既没有培养过,也没有铲除过。”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各的用处,花与草本为自然 中物,与天地同生共养,天地并没有给它们从来没有善恶的区分。

过了一会儿,阳明又补充说,“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 错。”这样看待善恶,都是从表面上看的,就会出错。 王阳明认为,因为心中有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才导致为善或为恶。比如,当人们想赏花时,就认为花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则又认为它是善的。这样的善恶区别,都是由于人们的好恶之心而产生的,因此是错误的。

薛侃反而更糊涂了: “这样的话,那不是无善无恶了?”

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无善无恶是因为天理本来就是寂静的,有善有恶是因为情绪顺时发生变幻。不为情绪的变化所动,就是无善无恶,可以称为至善了。

这其实就是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蓝本。“有善有恶气之动”的“气”,既可以是浩然之正气,也可以是私欲之气,更多的是指人们的私意之气。我们看大自然的山川鸟兽、花开花落,我们看人生的生老病死、喜乐无常,都会因为“意之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现。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表现,有善有恶是气动的表现。“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至善”,不意气用事,不在自我的私意上动气,也就是意念发动之处,皆能安定、清净,皆能循理,当然就是“无善无恶”,就是“至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