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那涩涩的年味/李景侠

新年,带着人们的希冀正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那翻过去的一页页日历不是它匆匆的脚步吗?那元旦时就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不是它喜庆的面庞吗?那粥香四溢的腊八节不是它的先锋官吗?那“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是它动听的歌声吗?

巷尾处,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一边蹦蹦跳跳地做着游戏,一边用清亮稚嫩的嗓音欢快地唱着儿歌:“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那纯真无邪的歌声伴着肆无忌惮的笑声在空中回荡,余音袅袅。此情此景,搅起了我那沉淀心底多年的浓烈的年味,并带着我那悠悠的思念,如画卷般一点一点地展开了……

每年从腊八开始,年味一天浓似一天,到除夕达到高潮。这天人们的首要任务是准备年夜饭——饺子。

饺子——现在的家常便饭,人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可是,你知道吗?在四十多年前,那可是大餐呀!寻常百姓家平素常是吃不起的,只有过年的时候,再穷的家也要想办法吃上两顿饺子,俗话说:有钱没钱吃顿饺子过年。过年吃饺子是一种年的象征,是我们汉族长期形成的民俗习惯,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现在回想起那时吃饺子的情景,心里有一股浓浓的、涩涩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全生产队的人集体干活,收获的粮食按工分多少分配。我家劳力少(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分的粮食自然就少,可是吃饭的人多,(我姊妹四个。)多亏了母亲会精打细算,我们才没有挨饿。母亲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确,那时到了饭点,经常有人家因为揭不开锅而拿个葫芦瓢向邻居家借面的,但我家很少那样。在我的印象中,我是吃红薯长大的:红薯片汤、红薯面馍、红薯面面条、炒红薯梗、煮红薯叶……几乎没有吃过纯白面馍。吃饺子?简直比吃天鹅肉还难,想都别想!听母亲说,那时每年我们家能分一百多斤麦子,平时哪舍得吃?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母亲用架子车拉到磨坊磨成面,装到瓦罐里,准备蒸馍、包饺子用。

饺子面有着落了,除夕那天,该弄饺子馅了。母亲从盛衣服的木板箱子底部的一个小铁盒子里拿出几张纸币,去肉铺买两斤猪肉,剁成肉泥。然后从埋菜的土坑里扒出来一大荆条篮子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熟、挤干水分、剁碎,然后跟剁好的肉泥、葱姜蒜沫混放一个大洋瓷盆子里,加五香粉、面酱搅拌均匀,这样饺子馅就做好了。

母亲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搓成长条、切成小段,父亲用小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饺子皮,然后,母亲开始包饺子。看着母亲像魔术师一样,只消半个时辰,就把一摞摞的面皮和一盆饺子馅变成一只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整装待发的小雪燕,我羡慕极了,手痒痒的也跟着学,可是总学不像,包的饺子简直就是一个个斗败的丑小鸭,东倒西歪、没精打采的,简直不堪入目,自己看着都有点难为情,不忍直视,可母亲却说“怪好!慢慢地就行了”。

锅里水开了,母亲把饺子丢进锅里。我们姊妹几个就都围在火炉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只见那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像夏日里的一群调皮捣蛋的胖娃娃一样在水里翻腾嬉戏,又像一群游泳健儿在比赛冲浪一样,奋力冲上浪尖,做几个旋转,再俯冲下来,那姿势优美极了。锅里那“咕嘟咕嘟”的沸腾声音简直就像是优美的乐曲一样动听。我们闻着那饺子散发出的诱人的香味,肚子里的馋虫直往外窜,口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母亲看到了,嗔怪道:“真是一群馋猫!”说完“扑哧”一声笑了,我们几个也“咯咯”地笑了起来。

饺子在我们姊妹几个的望眼欲穿中终于出锅了,我们一拥而上每人端一碗,狼吞虎咽地大嚼起来。真香啊!虽然几乎看不到肉,咬一口也不会流油,跟现在的饺子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也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毕竟是年夜饭啊,平时还吃不上呢。听母亲说,只有一次,过年时母亲在家已经买了两斤肉了,父亲外出做工回来时又买了两斤,那个春节的饺子馅肉就多了一点。其实现在想想,饺子馅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年时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围坐在一起,嘴里吃着饺子,脸上溢满笑意,心里乐开了花,那种温馨的场面多么幸福啊!

空气里弥漫着肉、萝卜、五香粉混合成的独特的浓烈的香味,感觉是那么的美妙。我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生怕它飞跑了似的。

自从我成家以后,再也没有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一起吃年夜饭了。儿时吃年夜饭的温馨场面,将永久定格在我脑海中,弥足珍贵,永成追忆。偶尔和母亲提起那些情景,母亲总是长吁短叹:“唉!那时候日子艰难死了……”其实母亲哪里知道,那时的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虽有点苦涩但却快乐无比。

厅前数度花开花落,窗外屡次云卷云舒。时光沧桑了岁月,催老了容颜,却催不灭那永恒的亲情。

那些已经逝去的儿时的新年,涩涩的、香香的、浓浓的,如一杯香茗,初品有点涩,但历久弥香,余味悠长。如一瓶纯酿,初喝有点辣,但越沉香味越浓,满口留香。如一本好书,初看平淡无奇,越看越精彩纷呈……

那些已经逝去的涩涩的新年,虽已一去不复返,但却留给我永久的回味……

作 者 简 介

李景侠,中学一级教师。爱读书,喜写作。《“孝”观新论》《请举起手来》《浅议课的“优”“劣”》等多篇文章分别荣获平顶山市教育教学论文奖、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全国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奖等。并发表在《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祖国》等刊物上。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平顶山市优秀辅导员。喜欢雨果的名言: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





重要通知:根据广大作者的要求,【“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延长一个月,至农历的正月二十(即2018年3月7日)截稿;统计期为10天,至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3月18日)出奖!

评选办法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春节的味道”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