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兴丨情思悠悠心若兰
情思悠悠心若兰
——董素芝和她的散文集《阳光来了》
一
在淮阳县城东门内密密麻麻的楼群里,隐藏一坐小阁楼。阁楼三层,顶层阁楼存放的是主人多年来舍不得丢弃的旧物。从落满尘埃的物件上可以看出这里已很久无人光顾了。
多年后的一个春日,当主人外出归来再次光顾这些物件的时候,突然发现它们在暖阳的照耀下煜煜生辉,就像一群刚出生的羔羊鲜活灵动起来,这勾起了主人对以往生活的深切回忆,也促使她积存多年的梦想迅速发酵、膨胀和萌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亮让她兴奋和雀跃,并最终形成了难以抑制的内心独白:阳光来了!
《阳光来了》是一篇散文,也是一本书。作者就是淮阳籍才女董素芝。她是继孙氏兄弟作家(孙方友、墨白)之后淮阳出现的又一文学新人。她从阁楼的旧物感悟中一跃而起,在一段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写下散文、随笔近百篇,让很多熟知和不熟知她的人颇感意外和惊喜。
笔者早年和素芝同在一个机关大院上班,那时她供职在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因工作关系曾有过一些交往和接触。她在宣传部大约工作了两年,后来又像幽灵一般从县委大院消失了,文章不见了,人影也不见了。办公桌和椅子一直在那里空着。一问才知道,原来她被借调到《周口日报》副刊部做编辑去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素芝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家、省地等有关报刊杂志上相继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作品。
后来,我因退职在家和她的接触就渐渐少了。 2016年农历2月,当春潮涌动杨柳泛绿的时候,突然从朋友那里得知素芝出书了,我带着惊喜和意外急忙打电话向她索要。
一个星期之后素芝才把书送到,带着一脸歉意和微笑说对不起,这几天2月会开幕,特别忙。从素芝口中得知,她的这本《阳光来了》早在2014年就出版了,只是因为我退职在家消息闭塞而迟迟未见罢了。
二
我和素芝虽然早就相识,但真正让我了解和认识她的是《阳光来了》这本书。该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厚重和温馨,我被那飘着幽香,透着亮光,沁着情思,藏着梦幻的文字吸引着、感动着,常常掩卷深思或突发奇想。
素芝是一个生活和创作态度非常严谨的作家,从青年时期怀揣梦想步入文学殿堂到《阳光来了》一书问世,在寻梦的征途上整整耕耘了20多年。20多年里,她和许许多多人一样,一直在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忙碌奔波,并在与命运的抗争碰撞中寻觅着、思索着。处在历史变革时期的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面临着与命运抗争的抉择。她一直视书籍为灯塔,在书的世界里畅游不仅使她修复了创伤和阵痛,而且也使她开阔了胸襟和视野。
在我的印象中素芝是喜欢兰花的。喜欢它清淡素雅幽香漫漫。平素,她不施粉黛却非常爱美,喜欢花草和摄影。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常邀朋友去公园或郊外散步,并特别嘱咐朋友别忘带相机。她照相很随意,不讲场合不挑肥拣瘦,跟谁都可以合影且不更衣化妆,喜欢朴实自然的生活本色。她也喜欢花草,特别钟情于兰花。在她三楼凌乱的书房里挂着几幅与兰相关的小品画,有硬石中的兰,空谷中的兰和独立的兰,葱郁的兰等。题图“与君一卷比离骚”更耐人寻味。她的办公室也摆放着兰草,虽然初春的寒流使得花草有点蔫头耷脑,但依旧清香飘逸,碧绿茵茵,不因主人的疏忽大意或无暇顾及而现出枯黄和委屈,彰显着极强的生命力。
和素芝有过接触并读过她的作品的人都觉得素芝文如其人。读她的作品会有一缕情愫在心间缠绕,能闻到一缕清幽的、柔和的、闪着亮光沁人心扉的兰的幽香。在《神兮归来》中她写了自己“失神”和时代的失神所呈现的无序、混乱与无奈,并声嘶力竭的呼喊:神兮归来!
也许是早年读鲁迅的作品太多吧,素芝对鲁迅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景仰与崇拜,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拿鲁迅先生说事,因此,她的作品有时候也有了一种辛辣、诙谐和嘲讽的意味,像《幸福2005》、《逃离鲁迅》、《阳光来了》等文字都有这样的格调与情趣。她提醒人们在感受阳光和温暖的同时要时刻警惕和防备雾霾、轻烟的存在,注意阴冷、酷暑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和精神灾害。
和许多写作者一样,故土是素芝的筑梦角落和精神家园,也是她采集阳光和感受温暖的地方。淮阳这片神奇的土地培育造就了她,使她对家乡充满了憧憬、眷恋、和热爱。因此她把文学的根深深扎在肥沃的土壤中,力图展现淮阳的风土人情和壮美情怀。在《阳光来了》一书中她写了父亲、大哥和孩子,也写了同事、朋友和许许多多让她感动和敬仰的人或事;她写了春,亦写了秋;写了春的微妙和秋的神奇。她善于借助亮光嘲讽阴霾,用兰花之心昭示梦想。她情感真挚幽默风趣,巧妙运用意识流手法,使作品具有一种简洁明快、语言灵动、内涵丰富、回味绵长的艺术特质,
她的语言极富张力,诙谐、调侃、夸张、拟人、隐喻构成了她作品的叙事要素,也成就了她独特艺术风格的神韵魅力。她的作品就像一洞(个)箫或一架琴,总是余音悠扬,旋律曼妙,令人痴迷和陶醉。因为和眉山朋友的交往,她窥见了景仰已久的苏家兄妹,于是写了《东坡的眉山》;因泉州丰泽和花州书院之旅,她挖出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脉络渊源及历史契合,让范仲淹这个文人士大夫从历史的深处走进了文学的光圈。在《红色英谈》中她这样描述:
“在英谈的那个下午,我一直有恍若隔世之感。脚下是石头,房屋是石头,房顶上也是石头。远看二层或三层的楼房,进门却是一座座四合院,一个一个独门石院随山就势无丁点铁木地摞在了一起,与大山、绿丛、水流、劳作等场景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淡彩的水墨世界------”。
在“荷香时节又待君”中她这样写道:“哦,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你说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不知道家园等于白痴,一个没有根的人长不大”。
她的文字充满了情愫与温暖,蕴藏着神奇与率真。从她曲径通幽的文字里,我不但认识了生活里的素芝,而且更深刻地了解了文学里的素芝。知道了她是一位知识渊博、情感丰富、素面兰心、睿智聪慧的知性才女。她的表述告诉我,在父亲和家庭的熏陶下素芝很小的时候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青年时期的她就已经孕育了文学的梦。历代文人雅士、儒家思想、道家情怀、以及家乡淮阳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都给了她深刻的影响,使她能够带着渊博的学识和敏感的慧眼步入文坛。读她的作品常常能窥见思想的火花与历史的烟云,会被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笼罩和吸引。
三
文学的生命在于新和真。新,即表达你的新发现;真,即真切感受、真实描述和情节真实。素芝善于用灵魂和生命去感悟亮光和温暖,因此她的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她把真切感悟和泛滥的情愫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将独到的发现、感受、见解、纠结隐藏于字里行间,用深沉、豪迈、幽默、浪漫的叙事基调加以润泽,使作品具有了浓郁的思想氛围和鲜明的个性特色;用飘散着的如兰花一般的缕缕幽香吸引、诱惑、感动着读者。
素芝的创作成果和她的生活阅历遥相呼应。她先后在县文化局知青商店、印刷厂、博物馆、县委宣传部、周口日报社等单位供职,不论走到哪里,脸上总挂着谦逊和蔼的笑,让人想到朴实、坦诚、平等、易近等字眼,圈里的朋友说她是大智若愚,大器晚成,但她自己只承认愚笨。并时常在文字里自我嘲讽:“坦白地说,我是个愚笨的人,一点不具备‘事事关心’能力”。
其实,早在素芝到宣传部之前就有文字散见报端了,最早一篇当是1995年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的散文“伏羲陵怀古”。从县博物馆到县委宣传部,再由县委宣传部到周口报社,这是素芝工作、生活的蜕变期,也是她沉淀生活、审视生活的积累期,这个时期,她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渐行渐远的思念》,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青春的阵痛和骚动,哀怨和迷茫。主要代表作品有《放飞的风筝》、《泪光中的人生》、《感悟生命》、《寻觅》、《走钢丝绳》等。
一缕馨香见幽兰。这也许就是素芝喜欢兰花的原因吧。在深刻认识和感知生活的同时,董素芝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细节,往往从平凡生活小事入手去探究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源。所以她的作品让大家感到很另类。读她的作品可以于轻描淡写中回味缠绵,于诙谐调侃中体味真切。在她的眼里生活到处是奇花异草,奇异的生命和奇异的呼叫。她在奇异的生活中漫步,感受着奇异带给她的忧伤和欢乐,并将这忧伤和欢乐作为一缕心香和情愫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
如果说《渐行渐远的思念》是作者的寻梦之作,那么《阳光来了》当是她的圆梦之旅了。这个时期主要作品有:《逃离鲁迅》、《泉州路远》、《东坡的眉山》、《红色英谈》、《父亲,在路上》、《游弋在陈州的梦》、《阳光来了》等。
不难发现,素芝既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发现的人,也是一个善良正直、勇敢坚定、深沉幽默、思想丰富、追求浪漫的人。多年来,她在寻梦的征途上迅跑着,雀跃着,追求生命的简洁与思想的浩瀚。她仰视崇高却不自卑渺小;追寻阳光亦散发温暖;心仪兰花亦沉迷香远。她和蔼的脸上时常挂着的那缕微笑,实际上是深藏于内心的无奈、忧虑和感伤。正是这些忧虑和感伤才促使她对生活有了更加清醒的感知和认识,也使她不得不拿起笔来一次次的参加战斗和交流。
纵观董素芝的心路历程和作品,正得益于她的素心如兰和她扎实的文化底蕴。我为《阳光来了》而欣喜,也为有素芝这样勇于追寻梦想、坦然面对生命的朋友而骄傲。《阳光来了》不仅让我闻到了兰花的幽香,而且看到了素芝的心灵颤动和浪漫情愫,我深深的感到:素芝的文学梦已经从春天走进了夏天,不久的将来,她心中的那盆兰一定会在金秋的某个节点悠然绽放,并风姿绰约、流光溢彩。
作 者 简 介
刘继兴,(笔名即兴)男,汉族,1956年生,河南淮阳县人。周口市作协会员,离任前在淮阳县办公室任职。自1983年以来,先后在《基建工程兵报》、《周口日报》、《龙湖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萌芽》、《新绿》《周口宣传战线》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随笔20余篇,主要作品有《毛叔》、《海生》、《好人》、《三婶和她的石榴树》、《厕所的故事》、《又见炊烟》、《寻觅妖妈坟》、《那里盛产哈密瓜》、《献给秋天的歌》、《望月》、《枯木》、《春到槐花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