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丨江浙行吟(之二)/洪建科
大巴进入浙江,沿途山峰峻美,阡陌成行,山、水、田、林,绿意葱笼,色彩斑斓,构成了浙江立体的生态画卷;窗外,公路、高速、高铁纵横交错,摩天高楼直冲云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美丽浙江,如诗如画。
一、印象长兴
长兴在浙江的版图上,占据天然优势,它东临浩淼的太湖,西倚巍巍的天目山,南望杭州,尽享杭嘉湖地区的富庶与繁荣。长兴历史起源漫长,文明开埠悠久,早在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前514--495年),吴王阖同派弟夫概在今雉城东南处筑城,有2500年历史,建县则始于晋太康三年(282年),已达1700年之久。这种长线的历史渊源与优越的地理环境,孕生的富饶之地,是漫长岁月打磨的人类杰作。因此,长兴自古人文荟萃,帝王与名流、墨客辈出,人才济济。长兴是南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降生地,为龙脉福地。茶王陆羽历时数载,以顾渚山弥漫四季的香茗开启睿智,集思广益,青灯伴月,并常于林间旷野,晨岚暮雨,浅浅低吟着:“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终于完成了一部传颂千古的巨著《茶经》,紫笋茶故而扬名天下,成为大唐贡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长兴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茶文化的滥觞地。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任湖州刺史时,曾亲临顾渚山监制贡茶,面对依山临水,绿荫作帐,酒楼林立、茶香果腹的风水宝地,欣然作诗曰:“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惊起鸳鸯岂无限,一双飞去却回头”,诗中真切地描述了唐时长兴大地上的美丽与繁华。
长兴的秀山丽水,惹得一拨文人们心中痒痒,有白居易、颜真卿等大家先后造访,满山满岭的热闹。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誉之为“帝乡佛国”,说明那时人丁兴旺,香火绕梁。明代吴承恩任长兴县丞,归有光任县令,同僚共济,前者写出了传奇经典《西游记》,后者写出了一系列散文佳作。连欧洲的马可波罗,也曾亲临长兴,这位黄发碧眼的西方大旅行家,折服于太湖之滨的美丽富饶,谦恭礼让的文明世俗,情不自禁地自语:“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
长兴以天目作屏,为太湖明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经济发达,人民富庶安康,连续多年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名不虚传。
一千多年以来,长兴人励精图治,长袖善舞,把“茶”这张闪亮的名片,擦得纤尘不染,在茶的古老意境里煮山沸水,煮出自然生态的原汁原味,以一方清丽厚重的山水土壤,花鸟伴生的生物圈,人类心灵的归隐地,打造出一方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福地,以354家农家乐和民宿客栈,以全国第一的数量,成功摘取“中国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誉为”茶的圣地,乡村游天堂“。
下午二点,考察团如期抵达水口。水口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处浙西北,乡村游搞得风生水起,曾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最美乡镇”等多项荣耀,在长三角口碑不错,值得旅行者期待。
听说水口最有名的为绿野仙踪、巴堤雅、果圣山庄等五星级农家乐,绿野仙踪名自西方的童话故事,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奇幻的旅行,来到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仅从这些颇具诱惑的名头,即可把人带入超脱红尘的幻世,是一种境界式的意淫,与长兴的好山好水不谋而合,当然钦敬庄主们的超级策划。是日下午,秋意正浓,阳光正酣,花团锦簇,一行人等在一家名曰“毛草屋”的农家乐前下车,名字吸人眼球,皆因它接地气,发散出浓郁的泥土气息,主楼是一幢三层的小洋楼,装饰考究,甚至有点奢侈,更引人注目的是周遭的环境设计,左边有一片不大的竹林,秋阳漏出枝头,筛出疏影横斜的意境,一溜十余间的木质小屋,掩映在竹荫中,朴质、典雅、古色古香。在一处独立的木间里,十余位中、老年游客,弹着琵琶,唱着舒缓的曲子,余以为误入桃源之境。右侧则以小桥流水、长廊水榭为园林式主题,残荷在浅浅的水面上显得落寞,有三、五老者在廊道上安然打牌叨嗑,好像时光是他们的,幸福是他们的,一切与我无关,无关与否,我只是匆匆过客。不过,在这样的农家客舍留宿数日,远离尘嚣,忘情山水,涵养心志,是谓不错的选择。
当晚客舍于长兴县城,窗外万家灯火,霓虹闪烁,内心却徜徉于长兴的山水迷离之中。印象长兴,风是干净的,水是透彻的,生灵是幸福的。
二、醉美桐庐
从长兴出发,大巴途径杭州绕城高速,很快进入桐庐境内,沿途崇山峻岭与舒缓流动的富春江,构成了一幅动感的水墨丹青,正是这条源自黄山的母亲河,一路长卷舒展,孕生了一个诗性的桐庐,醉美的桐庐。
桐庐“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而得名,桐君老人的仰山止水,给桐庐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更具神秘色彩。而富春江自黄山一路轻歌慢吟,两岸山峦叠奇,嘉木滴翠,深谷狭幽,碧水流霞,无数的山峰、峡谷、峭壁、浅滩与溪流瀑布,是富春江赐给桐庐的襟怀若骨的生命共同体,这条丝绸般柔滑的母亲河,千万年来唱着山水的绝唱。山是奇峰险岭,逶迤起伏,林木森森,烟岚笼梦,野果飘香,蝉鸣鸟语,满目清幽与四季林相的色彩变幻,给人以梦幻般的印象冲击。当你贪恋于绝色美丽的富春江小三峡,它以龙门峡、子陵峡、子胥峡三峡风貌,以峡中有峡,景中套景,奇树缠绕,猿啼莺舞的奇秀景观,浓缩成奇、幽、美多维度的自然精华,自古故有“欲游小三峡,不用到长江”之说。水从小三峡或急或缓地流出,以诗意的灵感,音乐的韵律汇入富春江,富春江故而成为一条母性的河流,她灵秀、迷离,小夜曲似地轻盈和浪漫,烟笼江水月笼沙,仿佛“人在明镜中,帆浮翠屏间",故南朝吴均在《与宋元思书》中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富春江销魂蚀骨、日月如斯地浸润着桐庐,桐庐山在印象中,水在印象里,是岁月如歌的千古印象。
富春江豆绿色的水,不仅掩映着天光树影,千百年来却沉淀着古老的人文基因。严子陵钓台是伫立于富春江畔的古代遗迹,郭沫若先生的“严子陵钓台”题字,笔峰峻秀,更增添了它的人文内涵。这位躬耕垂钓、终老林泉的东汉名士,以木秀于林、青水无鱼的清淡人生,诉说着江水东流、岁月不老的自然与生命法则。在桐庐,真山真水以养心明志,无论是驱车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源人家,还是仙风道骨地独坐幽篁里,无论是游离红尘,孤芳自赏,放浪形骸的名流雅士、高僧隐者、士大夫们,还是心灰意冷的政客枭雄,在这块竹影无声、月朗星稀的人间仙境,均可找到一处干净的心灵栖息地,谢灵运、刘长卿、杜牧、陆游、苏轼等姗姗来迟,孟浩然独坐钓台边,面对浩浩江水,山岚暮色,叹曰:“钓矶平可坐,观其恨来晚”,韦庄则直抒:“钱塘江尽到桐庐,山碧水清画不如”。桐庐本土画家、元代的黄公望,在八十余岁高龄,历时数载,以一幅《富春山居图》画活了隐约远山、彼岸水色,成为绝世孤品;无独有偶,六百年之后,当代画家叶浅予先生挟山弄水,怀揣一脉乡愁,创作出了《富春山居新图》。铺开两幅淡淡的的烟墨,富春江烟雨迷濛,桐庐是烟火人间?还是如歌的行板?
是日上午,考察团顺利抵达一个叫芦茨的地方,一尊高大的石牌坊骑路伫立,上书“芦茨”二个秀丽的行草,二边配联曰:“清芬自来,金雅长存”,已经主题式地突出了这里的地域特色。这是富春江的一条支流,翠峰林峦映出一湾碧水,指定醉得人忘归故里;这是一处回水湾,迎面垂悬高大的崖壁,背面则是苍莽如黛的峰丛,其间坐落着一座仿唐式风格的大型农家乐,深褐色本底,绝对的古典,此时,游客爆棚,热闹非凡。有人或在亲水平台上流连拍照,或在澄澈的浅水边戏水,甚至在乱石滩上烧烤野炊,午餐就在这溪水绕踝的山谷中进行,零距离地与山水互动,有点陶渊明式的自慰。午后,沿溪溯行,在芦茨村溜达,感受农家风情,这里依山临水,一条宽约五十米的浅溪,分级截流,形成长长的水坝,溪水从跳跃式石级间酥软地滑过,此时气温仍然偏高,有孩童在俏皮地揽水,清澈的溪水中,小鱼游尾,一艘艘自划船和皮筏在水面上缓缓游动,一只稍大的自划船上,十余名男女游客齐声唱起欢快的歌曲,歌声响彻山谷,快乐飘荡在金秋的乡野。而临溪的芦茨村,顾名思义,当是鸬鹚戏水、鱼翔浅底的古村落,据介绍,这是晚唐诗人方干的故里,难怪说好山好水出诗人,难怪一批批的江浙沪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度假,享受纯天然的美好时光。
桐庐以绝佳的本底生态,惬意的人居环境,成功摘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含金量极高的殊荣,成为水墨江南的一首歌,一个千百年来萦绕着的梦。
作 者 简 介
洪建科,笔名,秋石,男,生于1962年7月,安徽无为人;自由撰稿人,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曾获2010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奖赛二等奖(国家级),“首先杯”、“李贺杯”、“瘦西湖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奖,“谁不说俺家乡好征文”优秀奖,《诗歌月刊》“校园杯”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三等奖,“三沙心、中国梦”全国诗歌大赛入围奖。作品曾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中国绿城文学》、《陋室文学》、《无为文艺》、《生态文学艺术》、《北方诗刊》等刊物发表,并有作品入选诗文集《文笔精华》,《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中国先锋诗人作品选萃》、《中国诗人诗典》等。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微信查找公众号“jgyxcpt”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