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勇丨顾孝子,孝行天下养浩气



一路走来,看习惯了如扬州小盘谷或是个园、何园那样精巧的园林,走进黄桥公园时,竟然被设计者的大手笔惊叹不已。在这里,假山也是真的山,不似片石山房用几块石头叠就,而是高高大大的,用现代化的机器把水引上了假山,再从山上瀑布一样地流下来,偶尔地还会激起几朵浪花;水是真的水,木制的小桥下河流潺潺,伸头探看,竟然深不见底。河岸边的石头上青色的苔藓漫布,每一条石头缝中都熙熙攘攘地长着杂草。远看,水的静止处,浮萍下,还有鱼在游动,那鱼不是扬州园林中生长的那种七色的观赏鱼,而是野生的自然的鱼——有人说是草籽经过漫长夏季的浸泡,就变成了鱼苗。这个,自然是没有科学的道理。但是,看着水中那穿梭往来的小鱼秧,我宁愿相信这种说法,不然,任是大自然再大的造化,这些鱼是从哪儿来的?

路是用石子铺就,间或有三四块砖瓦铺成各种各样的花纹,穿过一条曲曲弯弯的湖中路,我们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一处假山旁。那山若如土山,山上种有树木,秋季的柿子还没有摘干净,余下挂在树枝上,霜染得如红灯笼一般;有几棵冬青树散漫地生长在半山腰,叶子尽管是绿的,却是干渴得厉害,那绿就打了折,有了渐次发黄的准备;几棵不知名的荆棘匍匐在山上,叶子早已经落尽,间或有野果出现,挂在枝头,也是随时可以在寒风凋零的模样。

转过一道弯,一座褐色的亭子出现在眼前,飞檐婉转,分别在亭子的四个挑角处汇集,其线条均匀,流畅优美,几块红瓦盖着挑角,经过风雨的敲打已经逐渐发暗,慢慢地变成了黑红色;亭顶是藏传佛教那种特有的白色宝顶,沿四个亭角向上,分别是四条白色的亭脊,和白色的宝顶汇聚,使暗淡的亭子突然有了生命,变得活跃起来。四根廊柱是铁青色的,和下面琉璃瓦亭底的栏杆衔接,悬在半空,让人不知道从哪儿可以攀缘而上,陡然给亭子增加了无限的神秘感。

再向前两步,亭子突然变得高大起来,仔细看时,才发现了亭子下面的玄机:亭子下面一半是山石支撑,一半却真的是悬空而立——用两根斑驳的石柱托住了亭子的琉璃瓦亭底。两根石柱间立有一块石碑。拾阶而上,发现石碑上面镌刻有“宋顾孝子墓”五个大字,用绿色的漆染了,尽管石碑已经残破,这绿色的字还是有了生机,忍不住好奇心停下脚步仔细观看。石碑的左边还有“万历十九年知泰兴县事段尚繍立……”等等几多的字,来说明这墓中的主人之高贵。两旁的石柱上写有一副对联,曰“孝列史书,五十载,晨昏不改;墓凭碑石,二百年,风雨无伤。”既歌颂了顾孝子孝敬母亲的事迹,也印证了人们对孝行的尊崇。

顾孝子何许人也?我们一行几人皆说不来缘由,用手机百度搜索了一下,才知道顾孝子叫顾昕,是唐代光启年间的人,卒于宋初,具体的事迹不详。宋史卷《孝义》篇有载,是泰兴载入正史的第一个人。

据《新唐书》记载,顾昕的父亲顾慈带着一家人来到泰兴永丰里(今黄桥镇)生活是为了躲避战乱。顾慈逝后,顾昕每天闻鸡而起,先和夫人一起到母亲床前问安,把母亲一天的生活安排好后,才去操持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坚持了50年没有改变。据说,顾昕很有才华,却因为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没有参加科举。有一次,母亲得了大病,不仅是双目失明,而且还卧床不起。顾家家庭贫穷,为了省下钱来延请名医给母亲治病,顾昕粗茶淡饭为食,拒绝食用酒肉,并昼夜哭泣,祈求上苍能治好母亲的病。或许是感动了上天,十年后,顾昕母亲的病不仅好了,还能在灯下缝补衣服,寿限高达90多岁。

顾昕孝行感天,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和褒扬。明成祖(1403-1424)年间,泰兴永丰里乡老为纪念顾昕的孝行,弘扬孝举,特在顾昕的葬地建起了“顾孝子亭”,明成祖朱棣为此御题诗《赠宋孝子顾昕》诗二首。

鸡鸣冠带谒慈闱,

所欲遵承志不违。

五十一年如一日,

油然孝敬世间稀。

母疾荤辛忍自供,

母盲号泣诉苍穹。

终令母目重开朗,

端为纯诚故感通。

自明成祖以来,顾孝子墓历经风雨,几度兴衰,可谓是深深体味了人世间的冷暖炎凉,但是,这种孝行天下的浩然正气还是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

在这次郑板桥文化的考察活动中,除了有关郑板桥的事迹外,我还接触到了很多有关孝行的文化。去临沂,在王羲之故居接触到了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去范县,在板桥文化广场接触到了二十四孝中“子路为亲负米”的故事;没想到,来到黄桥镇后,再一次零距离接触到了孝文化,这让我有很多的感慨。

我们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中,这初级阶段的核心就是用利益标准考量一切,所有与利益标准相悖的都会受到人们的遗弃,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遭到了颠覆。其中,“孝”被人为地打上了“封建”与“罪恶糟粕”的标签,导致了社会伦理的混乱,破坏了传统的道德标准,让人们感受到“孝”是空洞无物的东西,不可捉摸又不好恰当的掌握。所以,谈起孝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社会规则,只有自我的认识和实践。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如顾孝子墓前的对联所说“墓凭碑石,二百年,风雨无伤”一样,无论是经过多少的风雨,多少的世态炎凉,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孝是永恒的主题,是不可替代的。

站在黄桥公园的九曲桥上,回首向顾孝子墓望去,青草漫地的尽头,顾孝子墓庄严肃穆;眺望远处,福慧禅寺的红砖碧瓦若隐若现,佛殿的钟声悠远渐长,轻轻地敲击着人们的心灵!

作 者 简 介

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测出的不仅是心跳》、《谜底就在现场》、《致命谈判》、《命案现场》、《神探》、《大测谎师》、《市长命案》、《市长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参菩提》等。创作、投拍了《命案现场》(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涂县令郑板桥》(36集)等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多部!



(0)

相关推荐

  • 大孝子顾昕——载入国史的泰兴第一人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孝行天下的王氏祖孙三代

    友情提示:本文1123字,阅读约需5分钟 孝行天下的王氏祖孙三代 古时营陵(今昌乐营丘)有一个大孝子,名叫王脩(xiu,音义同修).他童年是不幸的,在七岁那年就没了母亲,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 ...

  • 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在潍坊境内,以人名为命名的村庄不多,而昌乐的王裒(pou)院村算是一个.据<昌乐县续志·古迹 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 ...

  • 贾国勇丨天下没有侥幸的爱情

    说实话,小莉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这种漂亮,不仅是体现在身态上的,还表现在仪容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素养让她行为端庄,落落大方,走到街上,就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总会让人频频回头张望. 前年这个时候,我在北 ...

  • 贾国勇丨母亲慈祥的面容(散文)

    我在梦中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如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如果说一个人生下来要受尽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正果的话,我的母亲已经受尽了八十二难,应该成正果了!据我的大姐讲,母亲从小就受尽了苦难,出生在富贵之家, ...

  • 贾国勇丨相逢未嫁时(散文)

    出香山公园不到500米,我和枫就到了"雕刻时光". 院子不大,几棵枣树刚刚萌发出嫩芽来,两只慵懒的波斯猫卧在枣树下晒太阳,看到我们从外面走过来,漠然地看了我们一眼,依然低下头去晒太 ...

  • 贾国勇丨写给小猴子

    我常给人说,我是五亩地里的一颗豆芽子,意即是十分的珍贵.从父亲那一代往上数,我们家族确实是人丁兴旺的,老爷爷弟兄五个,爷爷弟兄五个,到了父辈时,仍是弟兄五个,一代接一代地繁衍下去,除了出门在外挣前程的 ...

  • 贾国勇丨嫁给等你先挂电话的男人(散文)

    诺冰,是我在报社工作时遇到的一个女孩子. 大学毕业后,诺冰就来到了我们报社做编辑,整整三个年头过去了,诺冰还是茕茕孑立,孤单一人.出于关心,公司的大姐们给诺冰创造了很多的恋爱机会,可是,每一次相亲回来 ...

  • 贾国勇丨一杯苦丁茶(散文)

    这次到深圳,除了正常的和文学笔友见面会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见晶.七年前,我在深圳一家外资公司做行政副总,晶是公司的商务专员,也算是有缘了.多少年过去,尽管大家天各一方,也从没有断过联系,来来往往的言语 ...

  • 贾国勇丨溜西瓜皮

    西瓜上市的时候,我就去路边的西瓜摊边捡西瓜籽,洗净晒干积攒起来.天冷的时候,用盐水煮熟了去影剧院门前叫卖,二分钱一包儿,一场电影下来,能卖一块多钱.可不能小看这一块多钱,那个时候猪肉九毛钱一斤,鸡蛋一 ...

  • 贾国勇丨贫贱夫妻的幸福生活

    吴家村处在北京的西南角,五环以内,从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往南走没有多远就到了.北漂的时候,在吴家门一处农家院子里,住着我和另一家让我非常羡慕的邻居. 男人,白白胖胖的,个子不高,夏天的时候穿一身工装体恤 ...

  • 贾国勇丨一串沉香佛珠

    一串佛珠非常随便地放在茶台上.珠子的树木纹里非常清晰,如是年轮一圈圈地呈现在眼前,在雕珠师的打磨下,这些年轮有的被磨成了慈悲的佛目,有的则成了一朵朵的祥云,方寸之间机缘顿生.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