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强丨有一种风景叫周沟
薄雾轻起,曼妙如轻纱披于落凫山涧;一湾秀水潺潺流动纠缠于绿柳杂树之间;一株葛花伸出臂膀与槐树相拥相依;红石券砌的小屋升腾起袅袅炊烟;百年古槐至今依旧生机盎然。
这就是周沟。一个偏安于郏县李口镇西南部的村庄。因地处伏牛山山系的余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至今依然保持着原始状态,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车到村口,弃车而行。只见村头是几间石屋,用红石垒砌到顶,房顶覆盖着青瓦,在斑驳的树阴下透着亘古的沧桑。门口篱笆圈着一片菜地,菜苗青青。房前有几只鸡正在悠闲的散步。门口是刚卸下来的犁铧,锃明闪亮。袅袅升起的炊烟,证明着屋主人的勤劳。屋里正在用柴火烧火做饭的是一对年逾七旬的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精神矍铄,憨厚的和我们打着招呼。厚厚的老茧和脸上布满的皱纹是岁月给他们刻下的风霜。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一户农家老旧的石槽边拴着一头老牛,皮毛光滑,健硕有力。在林阴下轻甩着尾巴,悠闲而恬静。刚出生不久的牛犊,蹭在老牛身边尽情允吸着甘甜如怡的乳汁,顽皮且怡然自得。圈养的山羊发出“咩咩”的叫声,调皮的小狗呲睚着嘴“汪汪”的叫着,显出看家的威风,给静谧的山村平添了生机。
门外林阴下,散落的石凳上聚集着歇息的人们。石板上刻着古老的山阵图。对弈的是两位年迈的老者。围观的却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他们或蹲或站,言谈中是无忧的快意。这时忽然有个念头在心头升腾起来,遥想当年“汉初三杰”的张良在未出道之前是否也在曾在此逗留嬉戏,敏思苦想中创造出今天的山阵图呢?
村子的中央有一棵古槐,据传是当年周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所植。树高约10米,胸围2米有余,主干已朽空。随行的村支书王梦介绍,只记得他爷爷的爷爷时这棵树就这么粗,具体多长时间大家都不记清了,少说有400年的历史了。树的主干朽空,但是枝干陆续发出新芽,抽出新枝。时间的车轮飞驰而过,但这棵古槐至今仍枝叶繁茂,成为后人追思问祖的寄托。
我们在林间穿行,一路走走停停。道旁是黄绿相间的梯田,黄的是油菜,绿的则是麦田。晶莹剔透的槐花在艳阳下开得正欢,随处开放桐花的透着香甜。麦田的边上有一个红石小房子,如童话中的小屋。此刻幻想着不知是否会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此居住玩耍?
土寨的崖壁上生长着一棵葛花。崖下是一棵槐树。葛花伸出臂膀将槐树紧紧缠绕且相拥相依,当地人叫做“葛抱槐”。看着一阵耳熟眼热,令人浮想翩翩。葛根环绕而生,自然形成的一个“U”,形似一个摇篮,引得文友争相试坐摇曳,拍照合影。
山顶有红石古寨。沿着崎岖小路,逶迤前行。午后的暖阳慵懒地照在身上。脚下是松软的草丛,间杂着不知名的野花,蒲公英举着小伞,等待着风的抚摸。山上有一种形似麦苗状的窄叶植物,一簇一簇的生长,当地人叫做“泽蒜”。行至山顶,立于寨墙之巅,漫山遍野的绿是扑面而来。远处层峦叠嶂,阡陌如画。路旁的杨树和桐树绿叶婆娑,田野的小麦正在扬花,密密匝匝,就像笼罩在无边无际的青纱帐里。大地散发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香,蝉鸣如歌,群鸟欢唱,处处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有风吹来,夹杂着槐花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只钻入我的心肺,就这样沉浸其中,不知归途。
夕阳打着滚不知不觉中斜挂在西边的铧角山上,青山绿树此刻幻化成一幅水墨丹青。梯田在霞光的照耀下勾勒出道道波痕;放牧的孩童吹着唿哨,甩着皮鞭,赶着牛羊渐渐消失在山涧;村头的石屋里升起的袅袅炊烟,那是亲情在召唤。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骚动的心,都在这一刻沉寂下来。回想在如此繁杂的城市中还有这么一方净土,使你无意中洗去凡尘中的杂念,回归自然,留住本真。
作 者 简 介
李增强,笔名“强子”,河南郏县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文学青年学会会员,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河南青年报》、《平顶山日报》、《三月》、《万花山》等报纸杂志,作品入选《现代文学作品选粹2015》和《大中原文化读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