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为什么?
史书记载在这里有一个重大漏洞,似乎在刻意隐瞒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李世民的做法明显违背常理。
房玄龄和杜如晦其实早已投入太子阵营。是李建成一手推荐房玄龄和杜如晦入朝为官的,这两个人入朝之后,其实早已与秦王李世民划清了界限。更不可能在事先知道的情况下,听李世民的话,参加玄武门之变。
这件事的真正内幕是怎样的?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作一个深入的分析,为您解开这个千古谜团。
本文为今古讲堂原创首发,相关分析为今古讲堂首次独家提出,谢绝任何转载。
我们先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根据《旧唐书》:
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然后计定。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
史书记载,尉迟敬德和侯君集、长孙无忌等人不断怂恿李世民发动政变。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人,非常善于谋断。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人称“房谋杜断”,他们原来是李世民的人,后来被李建成挖了墙角,经李建成推荐,入朝为官。
这个很好理解: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李建成继承皇位。跟在李建成后面混,总要比跟在李世民后面更有前途。
而李建成,利用自己储君的优势地位,也不断挖李世民的墙角。李世民非常恼火。
房玄龄和杜如晦入朝为官后,唐高祖李渊要求他们以国为重,与李世民“划清界限”,不要再搞什么小团体,否则灭族。
根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让长孙无忌去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共商大事。这两个人回绝了,他们告诉长孙无忌:高祖不允许他们私下再和秦王交往。
长孙无忌只好回去向李世民汇报,李世民听到这个汇报,就给了尉迟敬德一把刀,说:“如果他们不来,就把他们的头砍了带过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害怕被砍头,于是化装成道士,进了秦王府,据《旧唐书》:
(李世民)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敬德又与无忌喻曰:“王已决计克日平贼,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
以上就是史书对这件事的记载。
史书记载中的巨大矛盾。
上述记载内容存在巨大矛盾,完全不可靠,根本经不住任何推敲。
玄武门之变的事先策划人,是控制在一个极小的知情范围内,这是一个高度绝密的阴谋,如果事先稍有泄露,那就是谋反,李世民不仅当不成皇帝,也不可能再当秦王,而且所有参加策划的人,都会送命。
因此,在事变发生之前,这件事的知情人是越少越好,李世民绝不可能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两个已经倒向太子党的人,这两个人的立场究竟如何?还能不能拉得回来为己所用?这是完全未知的。
李世民在事变之前,真的有可能让人喊这两个人来共同商议吗?他是嫌知情人少吗?他难道就没有想一想:万一这两个人告密怎么办?那不就是满盘皆输吗?而且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策划人只有三个人: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李世民主使,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一文一武,长孙无忌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尉迟敬德率兵到现场杀人。
除了非常靠得住的将领,这件事在事前,绝对是控制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知情。
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性靠不住的人,都不可能让他们参加这次绝密的斩首行动。
事实上,玄武门事变的当天,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渊招去当庭对责,他们只带了随身侍从,李元吉身上有一把弓,后来用这把弓向李世民射了三箭,而李建成可能连武器都没有带。他们就是准备来参加会议的。
李渊头一天听李世民告了一个恶状。李世民向他老爸汇报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李渊的两个妃子,在后宫集体聚众淫乱。
唐高祖李渊非常震惊,同时也是将信将疑,这才让他们第二天到宫中来对质。
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总共有多少人?《旧唐书》相关记载内容不尽一致,其中《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有秦府武将九个人参加,这个记载可信程度相对较高(我在之前有过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关注):
“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这九个人都是秦王府的武将。
这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斩首行动,参加行动的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其实只要比李建成和李元吉带来的人多一点就可以了。
这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准备,并没有武装,更没有穿戴盔甲。
而李世民这边的人却是武装到牙齿,事先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后,尉迟敬德到李渊那里时,他是一副什么模样呢?
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就算是一对一厮杀,全副武装者对战事先没有准备武器的人,也将是碾压式的屠杀。
因此,玄武门之变的参加人员其实很少,李建成和李元吉从他们发现自己陷入埋伏而逃跑,到他们被杀,前后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谋略人员,李世民事先根本没有必要跟他们商量。事变时,也没有必要让他们上场厮杀。因此,李世民绝对没有任何必要,事先把他们两个人召入秦王府。因为他们来了也帮不了什么忙。这种做法不仅无益,而且极为有害,存在很大的泄密风险。
因此,史书这一段记载是完全不可信的。
事实的真相。
这件事的真相,据我分析应当是这样的:
史书记载,故意把时间先后顺序写颠倒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倒向了李建成,并入朝为官,事变之前,李世民为了保密的需要,绝对不可能向这两个人透露一点风声。
但是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为了稳定大局,需要得到更多的人支持,因此对于原太子党的人员,一概既往不咎,凡是能够为我所用的,都最大限度地予以留用。比如魏征,比如薛万彻,又比如房玄龄和杜如晦。
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先是让长孙无忌去劝说这两个人归顺。这两个人估计是对李世民搞政变心怀不满,所以,可能对长孙无忌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李世民得知后,非常恼火。所以他派尉迟敬德带刀去警告这两个人。
只有他真正手握大权以后,这种警告也才有现实意义。
否则你让尉迟敬德怎么去警告?带兵去吗?太张扬了会暴露,一个人去吗?说不定会被反杀。
不要相信小说中写的,尉迟敬德真的可以一个人打那么多人。
这两个人一看,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才乖乖地跑到李世民那里去拜见。
只有这么解释,这件事才符合常理。
史书刻意隐瞒的巨大秘密。
唐朝以前的史书大多由私人编纂。
李世民掌权后,他专门组织了一套官方写作团队,拿着朝廷的俸禄,专门负责编撰史书。并设置了修国史的专业机构 “史馆”。
李世民组织专业团队,集体创作皇帝实录和国史,《唐太宗实录》的编写者,其中就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后来许敬宗又加以篡改。而这些都成为后来《旧唐书》的主要资料来源。
后来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因为其资料来源的途径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自《旧唐书》以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有一些明显的漏洞,根本无法解释清楚。
比如,唐高祖李渊明知三个儿子可能自相残杀,才把他们喊到宫中来当面对质,按道理他应该在朝堂上等候,哪里还有心思去泛舟海池?更不可能直到尉迟敬德武装进宫,才大惊失色。
而李世民杀了太子和齐王之后,又族其二宗,李渊看着自己的孙子被杀,完全无能为力,后人评论:
“高祖尚在帝位,而坐视其孙之以反律伏诛,而不能一救,高祖亦危极矣!”
这些都说明,《旧唐书》对这一节的记载,故意刻意隐瞒一些情节,其目的是为了美化李世民。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件事上,史书很有可能故意隐瞒了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在当时,玄武门之变非常不得人心,就连李世民的旧部,对于事变的发生也是极力反对的。后来李世民通过强力手段,强行把朝廷上下的反对之声压了下去。
而史书描写的情况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该死,李世民发动政变是正义之举,当时几乎获得了普天之下的一致支持。对此《旧唐书》是这么描述的:
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
编史者不愿意让后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如果如实记载房玄龄和杜如晦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满,并且事后曾经对李世民进行过谴责,受到威胁后才归顺,无疑会让人感觉到李世民的行为不具有正当性,这和官方修史团队编撰史书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房玄龄作为编史者之一,更不愿意把他事变之后,曾经反对过李世民的情况写进去。随着李世民执政时间日久,参加玄武门之变,从一开始的受谴责,已逐步变为参加者有功。
但是这件事又不能不写,否则无法解释已经倒向太子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何又会归顺李世民。所以编史者明知不符合逻辑,仍故意颠倒事情的时间先后顺序,以说明事变的正当性。至于将来的读者看不看得懂,就凭各人的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