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人

豆腐人

文/郑晶晶

“卖豆腐喽——”,清脆高昂的叫卖声,每天清晨总是如百灵鸟的歌声般送到我耳边。
     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时,脑海里便浮现出杨奶奶忙碌的身影。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杨奶奶仿佛是一只拧满了发条的闹钟,不停地忙碌着,我们都形象地将她称为“豆腐人”。
     杨奶奶制作豆腐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浆,煮月铛中滚雪花。”只见她将早已浸泡好的黄豆放在石磨上,推动石墨,黄豆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了豆浆。

豆浆打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尝,杨奶奶却急忙制止了我,耐心地说道:“还要煮浆呢,没有煮沸的浆汁可是有毒的,你这个小馋猫啊。”土灶烧着黄豆秸秆煮着豆浆,真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来古人早有先见。煮沸的原浆热气、香气一下子弥漫了整个屋子。看来,美味与舌头的相遇,也是要看时间的,不早不晚为最好。

随后杨奶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过滤、点膏、压汁、定型这一系列动作,白花花的豆腐出锅了。“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它在风中微微颤抖,有如受惊的玉兔,让人怜惜,忍不住将它捧在手心细心呵护。杨奶奶的豆腐岂是超市里所能媲美的?它晶莹有如白玉一般的细腻,你凝脂一般的肌肤又如同刚出浴的少女,弹指可破。

即使是细心的杨奶奶也有出错的时候。她有一次将已经坏了的豆腐送给大家,自己却浑然不知。直至有人去找她,她才知道,又连忙做了几箱豆腐给大家“赔罪”。
      后来我上了初中,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见杨奶奶,家里也没有吃过豆腐。后来一次闲聊中,奶奶说杨奶奶骑车摔了,她孙子把她接城里去了,走之前又给村子里一家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
     在历史的长河中,手艺人传承的不仅是精湛的工艺,更是那无法言说的精神……

作者:郑晶晶,江苏淮安人,渔沟学子。爱好吃,特长吃,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体质。梦想做一名女特警,奈何身板不够。喜欢听古风歌曲,酷爱优美句子,还很爱看小说,关键是眼力还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人生格言是:没心没肺活得不累,并一贯秉持着这一原则。鬼点子超多,做过同桌的都表示:就此别过(玩笑话,人缘还是蛮好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