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剂汤药巧治疑难杂症“发热待查”
导读
发热,很多人都能理解,就是发烧了,原因可能是感冒了,或者发炎了,但是你知道吗,无法明确病因的发热称作发热待查,是临床疑难疾病诊治中的难点。那到底发热待查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刘大姐第3次因发烧住进医院,这三个月多来,沈大姐验血无数、光CT就做了20多次,还有骨穿、PET-CT……,几乎所有的诊疗手段都做了,但持续发热的原因就是找不到。
刘大姐曾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而如今的她虚弱不堪。
丈夫说,爱人这“烧”发得蹊跷。今年,爱人突然开始发热,39℃的高温,持续四五天才好转,但一周后,高烧卷土重来,如此反反复复。
跑了很多家医院,做了无数次的检查,刘大姐觉得她把别人一辈子的检查都做了。但反复高热却未有丝毫好转,为什么高烧不退?为什么查不出原因?一种莫名的恐惧将刘大姐深深包围。抱着最后的希望,丈夫带她来了圣方园中医门诊看了中医。
医案分析
陈某 女 55岁 初诊:2021-1-5
主诉:自觉忽冷忽热、汗出、恶风3月
现病史:3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忽冷忽热,发热时伴汗出、畏风寒,汗干后恢复正常,每天发作10次,伴口干、咽部异物感、咳白痰、大便稍稀烂,纳眠可,小便正常,无口苦、咽痛、咽痒、咽干、咳嗽、鼻塞、流涕、喷嚏、腹胀、腹泻、大便干结、黑便、血便等不适。舌淡红胖大齿痕苔黄白润腻,脉弦滑稍缓。曾多次在外院及诊所就诊,改善甚微,自觉是“疑难杂症”。
分析:患者反复忽冷忽热、口干、脉弦,考虑为邪犯肝胆;汗出、畏风寒、脉缓,考虑为表证未解;口干、苔黄腻、脉滑考虑存湿热内停;咽部异物感、咳白痰、大便偏溏、舌胖大齿痕苔白润腻,考虑为脾虚湿盛。
中医诊断 :脾虚湿盛,日久化热生痰
处方 :
柴胡15 黄芩10 生姜10 法半夏10 炙甘草6 大枣10 桂枝12 白芍12 薏苡仁30 豆蔻6 杏仁10 厚朴10 通草5 淡竹叶10 滑石15 紫苏梗10 茯苓10
×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二诊 :2021.1.8
患者大喜,诉忽冷忽热大减,发热时汗出明显减少,汗出后轻微畏风寒,每天只发作1-2次,咽部异物感、咳白痰缓解,仍有口干、大便稀烂,余无不适,舌淡红胖大齿痕苔黄白润腻,脉弦滑稍缓。
效不更方,患者口干明显,上方加生石膏15、天花粉15
×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自按:
此患者反复忽冷忽热、口干、汗出、畏风寒、咽部异物感、咳白痰、大便偏溏、舌胖大齿痕苔黄白润腻,脉弦滑稍缓,辨证为脾虚湿盛,日久化热生痰,治当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理气化痰、清热利湿之功,使枢机得利、营卫得调、痰湿得化、湿热得清,从而阴阳调和,诸症大减,故三剂而愈有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