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如何理解?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如何理解? )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段经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三句经文令人惊奇,怎么也想象不到老子用大作为道的第二称名,后面大有文章。古代人也许无法理解老子这三句经文,但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现代人觉得很熟悉,这不是宇宙在膨胀吗?我们很难跟上老子的思想,他看见了光明,我们没有。
经文大曰逝,这里老子展示了道的动的形态,即大是至大无外,河上公说“高而无上,羅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但不是静态的大,这个大是越来越大,好像是一个膨胀的宇宙。
经文逝曰远,宇宙的边际离我们越来越远,是否是在加速“逃逸”?没有!老子用经文远曰反一句否定了人们的担忧。即使这个宇宙在膨胀,即使看起来像逃逸,但道没有离开,一直在返回。
我们无法理解老子实修实证的道的伟大玄妙境界,这远远超出了世人的耳目,也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浅思维,甚至也超出了世人的深思维。也许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头脑才能听懂老子在说什么。
光速是一个极限速度,宇宙的奔逸不可能超越光速。但道的速度超越了光速。
老子为什么不担心道会远离而去,一去不复返呢?老子证悟道是大玄同体,正像阴和阳,不管如何奔逸,二者始终是玄同的,玄同是不可分离的,互缺的。道的奔逸与互缺是同时存在的。
道在向外奔逸,但始终在互缺中。老子在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向外奔逸和向内返回因互缺玄同才可以设想。老子看见的道正是这样。这一思想与得一思想结合在一起,老子离道越来越近了,老子看得惊呆了,出现了“心如死灰,身如槁木”的验相。
老子用大来表达道,实在不可思议,不仅是伟大,而且无远弗届,无远复返,无处不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