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张勇,和他背后的股权掠夺史

邓启程 · 2020-11-16 12:04 来源:勺子课堂

本性善良跟暴躁易怒是张勇性格的两面。

一方面,张勇是一个真心对待员工的老板,他给予员工尊重、体面以及远超同行的收入,另一方面,张勇又暴躁挑剔,独断独行,发起脾气毫不顾忌场合和对象。

对于这位身价千亿的掌舵人,每一位员工都是又爱又怕。

张勇的“壮举”不止于此,从合伙创业一分没出,到后来将一同打拼江山的妻子挚友轮番踢身出局,凭着一个“狠”字,张勇徒手将一个四张桌子的火锅店做成一家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

01 四分天下

1994年,四川简阳,一位名叫张勇的年轻人在经历连续创业失败后,决定开启第三次尝试,在街边开一家只有十多平米的“小辣椒”火锅店。

这一次,张勇终于找对方向。“小辣椒”店如其名,不仅生意红火,还顺带解决了张勇的恋爱问题,一位爱吃火锅的常客成了他的女朋友,也就是张勇现在的老婆,舒萍。

2018年9月26日 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恋爱使人贫穷,张勇也不例外。眼看经济越发窘迫,张勇决定邀请舒萍和好朋友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三人出资入伙,对小店进行升级改造。

很快,其他三人便筹集到了8000元,而张勇口袋空空,一分未出。

四川人最爱有二,火锅、麻将。张勇给新店取名“海底捞”,便是来源于麻将术语“海底捞月”:当牌打到只剩四张可抓,仍无人和牌,则按顺序每人分一张牌,如有人和牌,即海底捞鱼。

规则之下,赢家只能有一个。

一来二去,有了启动资金的“海底捞”终于成立,张勇虽然并未出资,但还是与其他三人一起均分了股份。

彼时的海底捞,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做街边小馆尚可盈利,想在四川火锅红海中做大做强,现实迅速给了四个人当头一棒。

很难想像当时一门心思想开火锅店的“莽夫”张勇,竟然连炒料都不会。

穷则思变,既然口感上无法吸引顾客,也没有打价格战的资本,思来想去,只能在服务上做文章。

于是四个人开始态度谦卑,事必躬亲,从免费送小米粥、送辣椒酱,到后来给顾客拎包、带孩子、免费擦皮鞋、涂指甲油......

无心插柳,“服务好”成了海底捞的名片,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简阳。

此时,海底捞的股份分配仍然是每人25%。

其实这样的股份分配在中国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中国人普遍认为太过计较很伤面子,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平分。

四分天下,这样一个无比糟糕的股权结构,成全了海底捞初期的团结,也为后来的股权之争埋下了伏笔。

02 掀桌夺权

随着海底捞逐渐走上正轨,张勇不满的情绪越发加重。

在张勇看来,他们四个人各有分工,出力多少也有区别,赚钱、亏钱要一起等额承担,他觉得不公平。

而且,他们几个股份一致,权力平等,换句话说,都是老板,也都是员工,他不满意。

慢慢地,张勇生出了想当老板的想法。

一天下午,客人走后,张勇要开会,结果舒萍、李海燕沉迷麻将,对张勇的提议并不理睬。张勇脸色一沉,一把掀翻了麻将桌,他说:“一间正式运作的公司,必须要有经理,我决定我当经理。”

对此,舒萍表示无语:“四人公司,还要什么经理?”

本就火大的张勇听完女友的抱怨,一杯茶水迎面泼去,舒萍哭着跑开,其余二人面面相觑,只能默认。

此时此刻,他们还不知道,张勇对海底捞掌控权的掠夺才刚开始。

2004年,在张勇的要求下,舒萍、李海燕离开公司,只做股东。

2007年,最后一位合伙人施永宏也被张勇“请”出了海底捞,不仅如此,张勇还提出要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购买施永宏夫妻手中18%的股权。

按后来海底捞上市后的价值看,这两个数字价值百亿。

“如何用1000块钱购买海底捞18%的股权?”面对这个近乎荒谬的提问,施永宏的答案是:“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

不过后来施永宏也想通了,用他自己的话讲:“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

道理并不复杂,股权比例只是数值游戏,一万块的生意,即便百分百持股,充其量不过“万元户”,但如果盘子足够大,即使只有1%的占股,也会是笔惊人的财富。

就这样,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张勇夫妇获得了海底捞68%的股份,成了绝对控股的股东。

03 成也张勇,“败”也张勇

不可否认,没有张勇就不会有今天的海底捞。

表面上看,张勇冷酷无情,对施永宏夫妇“赶尽杀绝”,但作为公司创始人,张勇的种种“暴行”又十分政治正确。慈不带兵,义不行贾,施永宏这样软弱又佛系的性格,注定了他日后难堪大任。

施永宏的性格缺陷限制了自己,反倒成就了张勇。

遇到施永宏,海底捞跟张勇都是幸运的,回想当初四分天下,每位股东地位平等,并不存在所谓跟随、妥协,面对张勇的步步紧逼,不争不抢的施永宏夫妇纯属个例,一旦施永宏据理力争,不服从张勇的命令,那么双方很容易就会一拍两散,甚至对簿公堂。

海底捞还能否支撑到现在,不得而知。

凭借着强势,张勇完成了海底捞商业帝国的搭建,同时,他也把一个本就糟糕的股权制度,发展成了另一个糟糕的股权制度。

大量案例足以证明,张勇这套近乎“独裁式”的股权制度,只适合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越小,领头羊的作用就越明显,因为企业需要有人站出来,解决企业“活着”的首要任务。

而一旦企业逐渐稳定,形成连锁规模,届时才是对领导人能力的考验,很明显,张勇个人的天花板正在慢慢限制海底捞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