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儿时琐忆(10) 拐磨 ||章永海

在我童年时代,上世纪的40,50年代,大多数农村人家自己种粮自己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加工也都是一家一户自己解决。记得那时候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就是磨——又称石磨。

那时候,有一种专门给人加工粮食的磨坊,使用的也是石磨,比较大,直径在1.5米到2米不等,一般是用驴拉的,加工好以后,客户按量给加工费。极少数不饲养牲畜的人家也可以用麸皮抵加工费。不过绝大部分人家还是在家自己加工,所以那个时候多数人家都有磨,比磨坊的磨小得多,习惯叫小磨。对应的,人们把磨坊的磨叫大磨。当时我家就有这样的小磨,安放在院前过道的东边(西边是牛屋,中间是走道)。磨安放在磨架上。磨架形似没有桌面的长方形条桌,粗壮,结实。磨架接近中部的地方有四颗粗矮的磨丁,磨的底盘就固定在四颗磨丁上。一般小磨分上下两盘,直径大约50——60公分。下盘墩在磨丁上,是固定的。中间装一固定的木质磨脐,上盘的下面中间有一个圆洞,正好套在下盘的磨脐上,使之可以转动。上盘正面装一F形木质橛子,F形的两个橛子分别固定在磨盘的两边,F形的长头处留一圆洞,供磨担头部的磨嘴子伸下去,以便带动上磨盘围绕下磨盘上的磨脐旋转。上磨盘旋转时靠近拗磨人一侧有一个直径约5——6公分的圆洞,供添加粮食用的,称之为磨眼。另外还有两个主要配件:磨担和磨撑。磨担长约1.5米左右,是一根直径6——7公分尾部分杈的木棍。磨担的头部呈T字形装一磨嘴,可插入上盘磨橛子的小圆洞内。磨担分杈的尾部需装一根刚好供人手握的横木。磨撑是一根1.3米左右(正好到人的胸部稍下一点)直径5——7公分尾部有杈的木棍。使用时磨称的分杈正好杈在磨担尾部的横木上。

下磨盘的上面和上磨盘的下面分别有纹理互相交错的齿状沟,称之为磨牙。将粮食粉碎成面粉或糊状,靠的就是磨牙的搓捻作用。时间长了,磨牙会变得相对平滑,搓捻作用就差了,这时候就需要锻磨。那时候有一种职业就叫石匠,俗称“锻磨的”。肩上背一个搭裢,走乡串户揽活儿。搭裢的前面装着许多大小型号不同的錾子,凿子。搭裢的后面装一把锤子。他的锤子可不一般:锤头的一端有一个牙口,可以装上錾刀,用来敲击磨的齿状沟,将相对平滑的磨齿重新錾得有崚有角。錾刀敲不到的旮旮旯旯,再用凿子细緻地找补一番,基本上就完成了。磨主付了工钱,他就收拾好工具,将搭裢甩上肩,一路喊着“锻磨啦!”,再去寻找下一个主顾。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几乎天天拐磨,多数是拐玉米糊糊或小麦糊糊,农村做稀饭的原料。母亲吃过午饭以后就把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煮稀饭用的玉米或小麦用水泡着,待到傍晚干完农活回来,就招呼我哥哥或嫂子拐玉米或小麦糊糊。有时候我姐姐也能拐。我长到十四、五岁以后,也是经常拐磨的。
除了几乎天天拐煮稀饭的糊糊外,有时候遇到下雨天干不了农活,妈妈就会招呼家里人拐面粉。有时一拐就是一整天。拐的面粉无非是两种: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粉。

拐磨是一件既用力气也需要技巧的活儿。而且两个人需要配合得很默契。后面的人负责推拉磨担,力气不可以太大,也不能大小。太大了往往造成上磨盘蹦出磨脐,很危险。太小了,当磨担与上磨盘的两个橛子正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会造成上磨盘静止而转动不起来。如果力气掌握得恰到好处,加上前面拗磨人的默契配合,那磨也就转动匀称而使人不太吃力。前面拗磨的人更要有技巧:左手握在磨担上,当磨担与磨的两橛子快要成一直线的时候巧妙地使上一点力即可使磨盘匀称地转动起来。同时,右手握一把勺子,挖上适量粮食,当磨眼正好经过胸前的时候,迅速地将粮食倒进磨眼並退回空勺。快了慢了都不行!

顺便交待一下,拐磨的时候在磨架下面放一个大圆木盆,俗称拐磨桶。如果拐的是糊糊,结束后将上盘掀起与下盘错开架在磨脐上,用清水将磨盘磨架冲洗干净,再把拐磨桶里的糊糊倒在一个黄陶面盆里,把拐磨桶涮干净翻扣在磨上,工作才算结束。如果拐的是面粉,过一段时间需要把拐磨桶里的粉收集起来,用箩子箩一箩,面粉收起来,麸皮倒进未拐完的粮食里再一起拐。最后,剩下为量不多的麸皮就用作猪饲料了。一些不养家畜的人家,拐麦子时拗磨掌握量少一些,拐出的面粉不用箩,就叫連麸倒面。这种面做出来的饼咬在嘴里别有一番劲道与口味。章侠主席有一篇散文叫《小楷換得麦饼香》,写其用自书小楷与一梨(余萍)換连麸倒麦饼的故事,恢谐而风趣,值得一读,且可尝到连麸倒麦饼的味儿。
点击可看:小楷换得麦饼香
当时农村里人口特别少的人家还有一种更小的磨,其直径大约30——40公分,上盘只在边上装一根橛子,有一个磨眼。拐磨人一个人操作,左手握橛子,转动磨盘,右手握勺子向磨眼里添粮即可。当时很多生活在河湖上的漁民家庭,由于受狭小空间的限制,一般也多使用这种小磨。
随着时代的进步,石磨早就消失在城乡人们的生活视野里。但是,用石磨拐出来的玉米或小麦糊糊煮出来的稀饭味儿还会隐隐出现在我的齿颊之间,久久地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章永海,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淮安清江浦区人。196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期间曾任教初高中语文数学5年)。1978年起任淮安市永宁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退休后被聘任清河法院行风监督员,永宁小学、清河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5年因身体原因(耳聋)请辞。

往期荐读

▼▼▼

【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儿时琐忆(2)农家肥

儿时琐忆(1)粪窝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

  • 【众家约稿】山村的石磨推着转

    山村的石磨推着转 张国领 自小在山村长大,村上的几盘石磨至今难忘.原以为这是老家白峪村特有的东西,走出白峪村之后才发现,它是中国人用了上千年的劳动工具. 石磨原理简单,就是把两块直径约六七十公分.厚度 ...

  • 《行摄生活》-107【錾磨】

    - - -指尖上的山西 021 錾磨 錾磨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这也是一种将要消失的传统手工业.錾磨,在晋北叫坎磨,在晋中叫铣磨,各地方言不同,有所区别,但都很形象. 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种技艺,我们不妨先 ...

  • 觅乡音忆乡韵之推磨 || 作者 听雨赏蕉

    觅乡音忆乡韵之推磨 作者  |  听雨赏蕉 作者听雨赏蕉,会宁杨集人,现居兰州.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海之梦><歌与戏--童年的记忆><戏帽和木活--失传的手艺> ...

  • 【中州作家】乐悠悠:石磨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6] 石磨 河南南阳      乐悠悠 昨天,我去超市买面. 超市货柜上,面粉的种类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标准粉.上白粉.原味粉.麦芯粉.富强粉.超强粉.雪花粉 ...

  • 【三秦文学】山川:【磨面往事】(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三秦,梦盛开的地方 平台栏目: 诗词歌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 名家作品欣赏 商务合作:15705450195 微      信:15705450195 编       辑:冯  ...

  • 碾碎的记忆,磨砺的时光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可能是为迎合人们怀乡念旧的心理,近年来旅游业大力追捧民俗乡村游,大力兴办古村镇旅游景点.这些古村落,大多保存了那些古老的农具和生活用具.那石碾子.石磨引起了孩子 ...

  • 华州推碨(wei)趣话

    邮箱:3125136050@qq.com 推 碨 趣 话 作者 杜明科 推碨,推碨(碨音位)一词是什么含意,碨又是什么物品?这可能对当今四十岁以下的人,还真是个迷.不急,要揭晓谜底,您这就听我一一说来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石磨

     乡村记忆--石磨 文/游传化 我最近跑了几个村子,发现好几处农家门口和道旁躺着废弃的磨盘,心里颇有感触,随口拈出一首小诗: 两片石头岁月磨,细碾生活蹉跎多. 推拉千载民间史,而今道旁受冷落.     ...

  • 石磨碾过的岁月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2期 石磨碾过的岁月  文/马士明 阳信民俗文化产业园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纺车.耧耙等一些农村的老物件,有些我也认不过来,正中的一盘石磨却是熟悉. 去年夏天还看过老家村中唯一留 ...

  • 农村俗语:“石碾不进家,石磨不出门”,为何石碾不能安在家里?

    在以前的农村,几乎每个村里都有石碾,老人们说:石碾安装的位置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在村里比较热闹的地方,而且石碾一般与山头相对,据说是为了压住煞气.因此石碾一般是不会安装在家里的.有句农村俗语叫做:& ...

  • 卞阿根 | 推磨

    推  磨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推磨是件费力而辛苦的事,几圈推下来就会汗流浃背,孩子们是不情愿干的 ...

  • 散文||石磨•碾子•家

    石磨·碾子·家 "绿色"是现今社会的主流,绿色原生态引导了消费方向.人们把原生态品质,定格在了物质来源的本身和生产加工环节.其实,原生态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概念,真正体会过原生态的生 ...

  • 金佰安‖难忘的石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一些偏远地区都没有通电,特别对于像我的老家岩峪沟这样的山区,贫穷.落后那更是不容置疑的. 那时候我们岩峪沟对于粮食的加工还相当落后,虽然绝大部分家庭的粮食都用石磨加工,但个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