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基械匠」Schwalbe Pro one真空胎使用感受,不再犹豫!

如果有需要,可翻阅到文章底部查看详细优惠内容。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单车基械匠。
从今天的标题就已经很直白了,我要说的就是我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使用的世文(Schwalbe)的Pro one公路车外胎,无内胎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真空胎。

普遍认知

从后台这么多年的留言以及查看的国内的内容来看,到目前为止,我相信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并没有考虑在公路车上使用真空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要么是预算不足,要么是轮组本身并不支持真空胎,又或者是对真空胎给自己骑行感受上带来的改变信心不足,不足以支撑自己去更换一个新的轮胎系统,还有就是出于重量以及平衡性的上考虑。

选择障碍

毫不隐瞒的说,在我开始使用真空胎之前,我自己纠结的问题第一就是预算,第二就是骑行的感受,虽然有大量的数据表明了真空胎相较于传统开口胎确实有着更为柔和的路感和更低的滚动阻力(开口胎搭配乳胶内胎也可以获得很低的滚动阻力,但是也存在一个很难接受的缺点,我们后边再讲),但是出于职业敏感性,对于这些数据,我反倒觉得个人的感受会更为真实,就像我们在曾经的文章中说到的那样,个体差异很大,也许你会对10psi的胎压改变有所察觉,但是对于有些人,他们只会在意到轮胎有没有气。

选择过程

在今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上,已经开始有更多的车队使用真空胎。这其中虽然不排除有厂家营销的成分,但是,我相信,如果不够好,选手和车队也不会考虑使用的。而对于我个人来说,面各个厂商的十多种真空胎的时候,也是有点无从下手。在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后,我确定选择schwalbe的pro one,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schwalbe是最早开始制造和生产无内胎轮胎的厂商之一,我第一次了解到公路车真空胎,就是通过世文(schwalbe)了解的。
而且,品牌定位高,基本你只会在售后市场或者是高端的整车上才会看到标配世文轮胎,简单来说就是有面儿。第二就是pro one作为真空胎来说,已经是世文的第二代产品,作为迭代产品,必然会在前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改进。第三就是pro已经上市四年有余,在这四年中几乎没有负面消息也给我的选择增加了信心。虽然现在很多品牌都有做真空胎系列,但是实际我们的选择并不多,仅有寥寥几个品牌有的选择,从包括价格在内的因素综合来看,pro one就成了我的最佳选择。

第一眼感受

世文pro one的真空胎系统被命名为TubeLessEeasy,“简单无内胎系统”。虽然我是第一用,但是对于安装绝对不是第一次,对于真空胎来说,大部分的组合都还是比较难以安装的。因为这其中考虑到轮胎和轮框的契合度,往往公差会做的更小,不仅出于安全考虑,也对气密性有所提高。所以,对于世文的这个“简单无内胎”的命名,我也是一笑而过的。但是当开始实际安装时,确实让我喜出望外,对于我手上四款轮组来说(2019款Zipp 303,DT PRC 1400,prokey 43和静藤40 ),全部都可以徒手安装上,即使有个别轮组在最后10公分处难以安装,稍微擦一些滑胎剂也可以徒手推上去。
轮胎初上手,就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相较于大多数的轮胎,整体的轮胎质感更为抓手和有弹性,这也和上边提到的安装更容易有一定关系。而且真实的路感来说,这种柔和的橡胶设计也确实给自行车提供了非常不错的舒适性和抓地力。不过这也会带来负面的问题,在提供了舒适性和抓地力的同时也会牺牲一些耐用性。不过以我目前的使用状态来看,耐用性还是比较理想的。

详细技术细节

重量:

相较于上一代的one tubeless的340g重量来说,升级版的pro one重量大幅减轻,官方给出的重量是255g,实际称重为266g。即使是正常使用30ml补胎液,重量也不会超过300g。相较于传统开口轮胎+内胎的组合,在重量上并没有太多负担,甚至在有些组合下还会更轻。我使用的这对pro one是25C的规格,用在内部宽度为19mm的公路车轮组上的时候,实际宽度为27.5mm。
对于我自己的argon18气动车来说,这个宽度也基本是我这辆车轮胎容量的极限宽度了,所以这点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不过当放在dare mr1上的时候,由于是爬坡车架,轮胎宽度就很充裕了。

气密性:

由于轮胎的特殊设计,pro one比其他品牌的真空胎使用的自补液也更少,在实际使用中,仅需20ml就可以达到密封效果,这也可以进一步减重重量,和官方宣传也达到了一致。说到这里也说一下实际测试中的气密效果。如果你使用过乳胶内胎的话,你就会知道气密性差是一种多么恼人的体验。虽然乳胶内胎的滚动阻力和路感都更好,重量也更轻,但是乳胶内胎气密性很差,至少需要一天一充气。
而传统的丁基内胎虽然气密性好,但是又更重,滚动阻力也更大。在连续7天的气密性测试中,当轮胎补胎液使用量增加到30ml,并充气到110psi后,第一个24小时气压为105.6psi,48小时后为101.3psi……持续到第七天168小时后气压依然可以达到86.8psi。
什么概念呢?由于轮胎实际宽度比较宽,我在充气到90pis时,就可以有一种传统开口胎打到110psi的效果。而且在实际骑行中,我一般使用的胎压都在86-90psi之间。个人感觉这一胎压在粗糙的柏油路面会有更少的速度损失,而且路感也更柔和。由于没有内胎,也不必担心胎压过低导致蛇咬破损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充气到110psi,那么即使7天不充气,也可以正常使用。

滚动阻力:

从第三方获得数据来看,虽然更高的胎压确实可以获得更低的滚动阻力,但是这是在理想状态下测试获得的结果。当然如果把路况等情况考虑在内的话,颠簸下导致的速度损失和更低胎压带来的收益,就需要找到更合适的平衡点了。最稳定的速度,就是让小震动在轮胎处就结束,而不是坚硬的让整个轮子都跳起来,让震动消失在轮胎,而不是传递到你的身体上。所以从这点考虑也和上边我使用86-90psi胎压的感受是一致的。
获得一个更为平衡的胎压,这一点在pro one上表现就不错。滚动阻力整体非常低,在100psi的情况下,滚动阻力仅为11.6w,80psi下滚动阻力为12.8w(第三方数据)。简单来说,和开口胎相比,只有在顶级配置下使用乳胶胎时,才能获得比pro one更低的滚动阻力。我没有乳胶胎,所以这也和我的感受相同,因为我在使用丁基内胎时,就遇到了尴尬的情况。胎压更高,路感就更颠簸,不仅不利于长时间骑行,而且在粗糙路面溜车时,速度损失也更快。反过来如果胎压低一些虽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内胎和外胎的摩擦,滚动阻力就又会上升,而且过低的胎压还要担心蛇咬破损。所以这一点上,pro one就让我使用起来更为安逸了,基本可以达到我所需要的所有要求。

防刺效果:

如果你对世文有所了解,那么防刺效果这块你就大可放心,尤其还是真空胎,内部装有补胎液的情况下,更是可以高枕无忧。在防刺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世文的马拉松系列,具有五级防刺效果。而在这款pro one上自然也是非常不错。轮胎的胎冠厚度为2.3mm,侧壁厚度为0.9mm,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胎面更厚可以提供更好的防刺效果,也增加了耐用性。

用1mm的钢针进行抗穿刺性试验,施加不同的重量。钢针被定位在轮胎的顶部,位于胎面的中心。

1mm直径的钢针进行抗穿刺性试验,持续施加不同重量。钢针被定位在轮胎的顶部,位于胎面的中心。增加重量直到轮胎被刺穿。测试共进行五次。穿刺测试中得分为10意味着与5分的穿刺能力高两倍。

在对比测试中,通过对比无内胎+补胎液的组合和在内胎里加上补胎液的情况时。虽然内胎+补胎液也可以达到密封效果,但是时间会更长,而且一旦再次充气到高胎压,那么之前破损的位置就会再次漏气,并且漏洞稍微大一点,补胎液也会无济于事。
而pro one则有更厚的胎壁,更重要的是,这是真正的真空胎,在实际使用中,即使无需补胎液,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过,从多次体验中来看,30ml补胎液是一个最为合适的用量,可以在轮胎底部形成一个“小水洼”,万一出现破损的,对于快速修补也更为有利,实际使用中,破损在不超过3mm的情况下,都可以快速的被密封,基本不用担心轮胎扁平脱离轮框的风险。这一点来看,对于真空胎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安全性也更高了。

总结:

对于pro one的售价来说,这380的开销还是非常值得的。一条顶级的开口胎加上乳胶内胎,虽然可以获得同样的滚动阻力和路感,但是开销也和pro one持平甚至还要更贵。并且还要承担气密性差,防刺和自补效果差的缺点。虽然说pro one的气密性算不上十分优秀,但是对于大部分车手的日常使用来说也是非常足够了,尤其是很多车手还会像我一样,每次骑行都会关心的检查一下胎压,那就更不必担心了。如果你对胎压不敏感,那么即使很多天你忘记检查胎压,pro one也不会给你带来危险。
最后,我还是想说,pro one第一次使用,绝对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丝滑路感。我曾经使用过某牌整车标配的真空胎,在胎压正常的情况下,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轮胎缺气的不真实感,而且也比较颠簸。所以,从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上来说,如果你正在考虑使用真空胎,又无从下手的话,那么选pro one,绝对是你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单车基械匠,每天给您带来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实用的单车知识。

如有需要,可以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链接,pro one目前购买两条赠送价值50元的RSP链条油和25元的世文三支装撬胎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