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3章-宠辱若惊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患得患失

有一个词叫患得患失,就是说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心里都不踏实,为什么不踏实呢?因为得到了怕失去,失去了怕再也得不到,把身外之物的得失等同于自身的得失,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贵物贱人,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人的地位在物之下,这两种理念的差别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中西方抗疫态度的差别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以人为本的中国认为,人民的生命大于一切,所以抗疫围绕着拯救人民生命展开,经济发展受损失也在所不惜。因为经济发展是为人民的幸福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

以钱为本的西方认为,资本的利益大于一切,所以抗疫的时候他们算的不是生命的账,而是经济账,花钱拯救老人的生命他们认为不划算,放任老人死亡不但可以少花钱省下医疗费,还可以少发钱省下养老金,什么方法能多赚钱就用什么方法,西方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钱比人重要,所以人的兴衰荣辱只与钱有关,那么人就会看重钱,而轻视人。那么人也就会为了钱而患得患失,有钱了怕没钱,没钱了怕一直没有钱,有钱人和穷人都活的很累,因为钱贵人贱,人不可能有幸福感。

2.竞争与竞赛

很多人会觉得,自由竞争是好事,可以让人进步,就像有一个鞭子在抽打人不停的前行。这就是没考过一百分,就认为考六十分是好事一样。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竞争,而应该是竞赛。

竞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一方之所得是另一方之所失。而竞赛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一方的进步带动另一方的进步。毛主席时代致力于建立竞赛制的社会而不是竞争制,先解决人的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展开竞赛,比谁的贡献大。

竞赛失败不用担心一无所有生活困顿,只会让自己看到不足,然后见贤思齐,也正因为这样,先进者也愿意带动落后者,因为双方不是你死活我的关系,而是共同创造的关系,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大了,对大家都有利。

在这样和谐的社会中,人和人是互亲互爱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怀念毛时代的人情味的原因。竞争制的社会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情味,生怕别人进步会超过自己,大家都是互相提防,互相伤害的关系,因为失败意味着一无所有,到处都是后顾之忧,时时都感到压力山大,人人都没有安全感。

3.公与私

竞赛和竞争的区别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公有制下,人没有后顾之忧,大家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那么人就不会通过个人所得来建立个人价值,而是会以整个国家的发展有自己的多大贡献来建立个人价值。这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公有制下,基本生活有保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饭碗,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争取做出大的贡献功成名就。私有制下,为了基本生活奔波,养家糊口成了第一要务,人们的精力很难去思考更崇高的事情,更没时间关心国家大事。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那些污蔑公有制养懒汉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一个热火朝天奋斗的集体里,懒人很难一直懒下去,大家不会任由他懒下去影响集体利益,他也必然的受到大家的影响变得上进。反倒是私有制下,人和人之间冷漠无情,很多人可能就此沉沦下去自生自灭却无人问津。

一个崇尚私有制的人,他的贪欲是没有底线的,别人的死活他也就不会在乎,他只会在乎自己。很多人是被这个规则裹挟着走,不是他们本身有多坏,失败意味着一无所有生活困顿,那么不择手段也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成功者都是踏着无数失败者的尸体走上巅峰的。

只有崇尚公有制的人,才有资格管理这个天下,老百姓也才可以放心的把这个国家交到他的手里,因为这样的人是为了大家谋福利,而不是为了自己谋福利。谁是人民的贴心人,就看他是搞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就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