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栋 林海慧 | 北魏平城时期的板瓦和筒瓦
邯郸市博物馆 徐国栋 林海慧
内容提要:砖瓦是北朝考古中出土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物质遗存之一,北魏平城时代的瓦片很有特色,这些瓦片以板瓦和筒瓦为主,质量精良、厚重,并且在一些瓦上刻划有文字。本文对北魏平城时代的板瓦和筒瓦进行了探讨。文中对出土的板瓦和筒瓦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初步总结了北魏平城时代板瓦和筒瓦的特点。
关键词:北魏平城时代 板瓦 筒瓦 磨光瓦
鲜卑族拓拔部是我国古代北方活跃的少数民族中重要的一支,该部落经过数世纪的发展,逐渐强大,最终成为北朝的奠基者,影响着南北朝的格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398年,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北魏历史迎来了平城时代。北魏平城时代约占北魏王朝整个历史的三分之二(398—494)。砖瓦是平城时代遗存中的重要因素,其中瓦片出土数量很多,而且颇具特色,这在平城时期的考古发掘中也有所体现。
出土有北魏平城时代瓦的遗址有大同操场城一1、二2、三3号遗址、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及窟顶西部寺院址4、北魏明堂遗址5、大同方山思远佛寺遗址6、大同附近西侧田北魏窑址7、内蒙古石子湾北魏古城遗址8、乌兰花土城子遗址9、怀朔镇寺庙遗址10。这些瓦件可分为板瓦、筒瓦和瓦丁,以板瓦和筒瓦为主,烧制温度高,制作精良。除了被现代建筑破坏外,许多遗址到现在仍可以在地表发现大量的板瓦碎片,这些烧造质地精良的瓦片成为北魏遗址的典型特点和标志。
一、板瓦
图1
图2
图3
图4
①式,形体较小。标本: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T510:3,长47厘米、前宽33.4厘米、后端宽30厘米,厚2~2.5厘米。明堂遗址发现一较完整者,T102:1,长51厘米、宽42厘米、厚2~2.5厘米。
②式,形体较大。标本: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T510:13,长81厘米、前宽60厘米,后端宽50厘米,厚2.8厘米。
Ⅵ型,琉璃瓦。琉璃板瓦最先发现于云冈石窟窟顶西部寺院遗址,由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水野清一在该遗址试掘时发现的13。2008年发掘操场城三号遗址时,在三号遗址北侧夯土台基的夯土中出土一小片琉璃瓦片,为板瓦残片,一端侧面还可见烧造时的划切痕迹。瓦的凸面为素面,颜色为浅灰色。质地较好,火候较高。凹面施有深褐色的釉,釉层较浅,只有薄薄的一层,但还是把凹面涂抹的很光亮(图5)。2008年夏天开始发掘的云冈窟顶遗址,在西部北魏寺院遗址处出土了许多琉璃瓦。
图5
二、筒瓦
图6
图7
图8
图9
三、瓦文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四、结语
注释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大同操场城北魏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4,第485—513页
2.张庆捷,《大同操场城北魏太官粮储遗址初探》,《文物》,2010.4,第53—58页
3.待刊,发掘于2008年,遗址位于操场城一号遗址北侧,与其紧邻。
4.冈村秀典编,《云冈石窟——遗物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朋友书店,2006
5.王银田、曹臣民、韩生存,《山西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遗址1995年的发掘》,《考古》,2001.3,第26—34页
6.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2007.4,第4—26页
7.王银田、宋建忠、殷宪,《北魏西册田制陶遗址调查报告》,《文物》,2010.5,第27—37页
8.崔璿,《石子湾北魏古城的方位、文化遗存及其它》,《文物》,1980.8,第55—61页
9.李兴盛、赵杰,《四子王旗土城子、城卜子古城再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第13—18页
10.刘幻真,《北魏怀朔镇寺庙遗址》,《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2,第67—74页
11.李兴盛、赵杰,《四子王旗土城子、城卜子古城再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第13—18页
12.刘幻真,《北魏怀朔镇寺庙遗址》,《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2,第67—74页
13.冈村秀典编,《云冈石窟——遗物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朋友书店,2006
14.王银田、曹臣民、韩生存,《山西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遗址1995年的发掘》,《考古》,2001.3,第26—34页
15.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出土的有文字的瓦》,《考古》,1962.9,第484—492页
16.朱岩石、何利群. 河北磁县北朝墓群发掘M63及十六国窑址.中国文物报[N].2007.7.27第2版
17.因瓦表面光洁,早期学界大多称为“磨光黑瓦”,所以本文仍从原来的叫法。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11,第7—26页
19.一些唐长安城遗址发掘报告中将此类型瓦称作“青掍瓦”。
20.(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中华书局,1972,第983—984页
2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310—334页
原文发表于《华夏考古》2014年第4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