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棣明明更喜欢朱高煦,为什么不改立太子?
朱棣这个人的性格,很像两个人,一个是像曹操,一个是像唐太宗李世民。
之所以说他像曹操,是因为他的性格里面既有很奸诈、狡黠的一面,但是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可以说是和曹操一样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靖难之役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而且杀戮很重,但作为皇帝,他延续了洪武时期的政策,内修外攘,为明朝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他又很像李世民。正因为他是通过靖难之役夺位成功当上皇帝的,而且杀戮建文诸臣,甚至连其他一些亲戚也一起杀了,所以他内心其实是很不安的,一直试图掩饰和回避这一点,想用自己的文治武功来证明,他确实比侄儿建文帝更适合当皇帝,也能当得更好。这和李世民是一样的,李世民就一直希望用自己的文治武功来证明自己比哥哥李建成更适合当皇帝。
但朱棣和李世民一样,内心其实也是有很多欲望的,喜欢声色犬马的东西,喜欢游玩淫乐,喜欢别人逢迎吹拍。这其实是人的普遍心理,并不奇怪,真正能够做到心无杂念、发自肺腑没有什么个人声色犬马的享乐欲望的皇帝,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少很少。而朱棣和李世民成功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听从大臣的劝谏。
后世基本上都承认,仁宗到宣宗时期的仁宣之治是历史上难得的比较太平的时期,政治环境稳定,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力蒸蒸日上,外无强敌,内无灾祸,老百姓的日子相对是比较好过的。而为这个时期打基础的,就是从洪武到永乐这个时期内修外攘的努力。而且,《明史》对洪武时期的评价相当高,清朝康熙曾评价为四个字,治隆唐宋。永乐时期其实也当得起这四个字。因此,有人也将洪武到永乐这个时期称为洪永盛世,与清朝的康乾盛世相对应。
因为有靖难之役夺位、滥杀的心理阴影一直挥之不去,所以朱棣在很多方面都试图把自己打扮成他爹的合格接班人,用了很多方式。比如现在的考证大体上能够证实他并非马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他却强调自己是马皇后所生,这样他的继位顺序实际上就排在建文帝之前,朱元璋强行立建文帝,才埋下了靖难之役的祸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虽然再三犹豫,试图改立二儿子朱高煦为太子,但却迟迟没有动手,一直在观察太子朱高炽,不断给朱高炽机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朱高炽是朱元璋时期就册立的燕王世子。也就是说,朱高炽作为接班人,这是朱元璋钦定了的,朱棣如果动朱高炽的位置,那么就等于又要推翻一次他爹的决定。靖难已经大逆不道一次了,所以他在其它方面都一直试图小心翼翼的遵循所谓的祖制,也就是维护他爹留下的制度和决定,尽量不去改变,这是他在改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的关键原因。
第二个原因其实和李世民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的心理状态也很相似,就是因为他自己是手足相残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很怕自己身后也出现儿子们相互残杀的情况。作为父母,总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好好的,尽可能避免孩子之间手足相残,这是为人父母的人之常情,皇帝也是一样的。所以,李世民选择李治,朱棣选择朱高炽,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儿子仁厚,将来继位之后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死手。
第三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朱瞻基的存在。虽然朱棣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厚,以至于到了懦弱的地步,而朱高煦的性格则更加“英果类我”,甚至朱高煦的奸诈、凶悍都很像他,但就像解缙提醒的一样,虽然朱高炽过于仁厚,但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朱瞻基各方面却表现很好,聪明干练,而且多次跟着朱棣北伐,表现也很出色,是个不错的接班人。所以,朱棣虽然看不上朱高炽,但却喜欢朱瞻基,所以指定朱瞻基为朱高炽的接班人。
这就等于给朱高炽隔代指定了一个接班人,实际上等于对朱高炽将来作为皇帝的权力已经做出了一些限制和剥夺。朱棣自己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二年,就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当然是为了表示遵循他爹的决定,而到了永乐八年,就宣布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而且经常当着朱高炽的面指着朱瞻基说:“这是将来的太平天子。”这意思就是再明确不过了,就算是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继位的也是朱瞻基,不会是朱高煦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先例,也就是隔代指定继承人的先例,而且是太祖、太宗两代人都这么做了,所以,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大明风华》中的女主孙皇后在确定由英宗的弟弟郕王继位的同时,却指定同时册立英宗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宪宗朱见深为太子。也是因此,景泰帝在继位之后稳住局势,就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决定,先立他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太子夭折后,大臣就一直不断要求立朱见深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