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丧礼上的杠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曾经在老北京有着这样一群人,平时不见这些人的身影,只等哪家有人去世之后,这些人就会被高薪聘请每日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人们习惯称这些人为杠夫,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职业几乎绝迹。这些人身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神秘的杠夫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老北京神秘行业,皇帝都不敢得罪他
你听说过连皇帝都不敢得罪的职业吗?不是言官也不是朝廷重臣,而是老北京一个非常卑贱的职业“杠夫”,也就是古代的抬棺人。
自古就有“死者为大”之说,一旦有人去世之后,活着的人会极尽所能把他风光大葬。这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敬畏,同时也是对去世之人的敬畏。敬畏之心一旦产生,就很容易就被他人利用。杠夫就是利用了事主的这种心理,才让别人轻易不敢得罪他们。
当年光绪皇帝驾崩之后,皇室在民间征集了7920名杠夫。听见这么庞大的数字,很多人都惊讶地咂舌,抬个棺材而已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人?
在古代从出殡到下葬,棺材一旦被抬起的话,不到下葬之地是不允许落棺的。北京到西陵之间有二百四十多里路,沉重的棺椁全靠杠夫抬着走,而且这期间一点差错都不能发生。
为了避免在皇帝出殡过程中发生意外,早在出殡前一个月这几千名杠夫就被请到了宫里。这时候可没人敢小看他们,还得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就为了让他们踏实的在宫内演练“演龙輴”。
临近皇帝出殡之时,负责这件事情的官员,还要提前给杠夫们塞好红包。以求他们不要在出殡过程中发生意外,因为这件事情做不好的话,这些当官的轻则丢官重则脑袋不保。
并不是这些官员小心得太过,而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看似杠夫们命贱如草,他们却可以轻易地在抬棺过程中做些手脚。让棺材落地这样的“大事”他们不敢干,可是让棺材颠一颠抖一抖的话,他们做起来很顺手。一旦发生这样的事,那就相当于打扰了逝者安息。
古人觉得这是不吉利的事,可能会殃及子孙后代。所以杠夫看似被人瞧不起,可没人敢得罪他们。连皇帝出殡都能用到他们,更何况其他人了。
皇帝出殡时这7920名杠夫,128人分为一班,每天60班轮班替换。而且随行队伍当中还另外安排了240个帮夫,随时准备着替换那些因抬棺而体力不支的人。再加上古时候的交通并不发达,多数的道路都是土路。
这样的路平时走起来都风尘仆仆,如果再遇上雨雪的话,往往更加泥泞不堪。普通人走在上面都勉强而行,可是杠夫却可以在上面走的的稳稳当当,这些杠夫都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
人人身负绝技,行业门槛不低
杠夫可不是谁都能做的职业,抬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杠房的生意。因此这些杠夫在没有活计的时候,都会在空旷的地上苦练本领。
杠夫绝对是当时的技术工作者,无论是走山坡还是平地,抬着棺材必求一个“稳”字,只为了不打扰逝去者的安宁。而且抬棺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起落杠、垫换肩、快慢步、左右转、上下坡,这些动作都有着要求很严的动作要领,走错一步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抬棺队伍。
要想当一个合格的杠夫,就得下功夫苦练这些本领。准备出师的时候还会有相应的考核,看他们所抬的棺材是否能“稳如泰山”。
考核之前杠头会在棺材当中放上十几碗满水,之后让这些新手杠夫抬着走。走过一段较长的路程之后,就会开始检验他们的水平如何。如果这十几碗水滴水未撒的话,才算是通过考验。
就算是通过了考验,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杠夫,只有经历过完整的出殡抬棺过程,并且在这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失误,这才算是正式的出师。
杠夫干活全靠默契,而且必须听从杠头的指挥。整个过程当中杠头手持响尺为令,通过敲出有节奏的清脆的声音,来对整队人发号施令。如果有人不听从杠头的指挥的话,很可能会被杠头当头一棒抽打。
棺材能否走得稳就要看“尺头”给的信号如何了。在所有的杠夫都准备好之后,“尺头”的响尺一响,所有的杠夫便抬杠起步,这个时候就不允许再讲话了,只可听见脚步摩擦地面的声音。
如果想让队伍缓慢前移的话,“尺头”会在响尺上敲一声长两声短。如果想让杠夫统一换肩,通常响尺会横着打几下。连打数声是加快速度前进,到达目的地横打响尺便是棺材落地。总之在行进的过程当中,所有杠夫都要以响尺为令。
棺材从起灵开始到下葬为止,这段路程当中是绝对不允许落棺的,这才是最考验杠夫体力的时候。虽然听着杠头的命令可以换肩,可是在没听到命令之前谁也不敢动。
如果为了便于杠夫们在路上休息,他们也研究出来一个Y型的工具。需要中途休息的时候,把这个工具放在“杠”的下面。这样的话棺材悬在半空中,也算不上是落地。
说白了杠夫这个职业是服务型行业,想要做得长久就要令客户满意。
因此杠夫在工作的时候会穿上特殊的行头,但是图案、颜色样式等等都是有固定要求的,而且这些图案不是用丝线绣上去的,而是用特殊的染色手法染上去的。他们还会戴上像荷叶形状的帽子,上面插着一根长长的鸟翎。这是寓意逝者可以在另外的世界升官发财,之后便会庇护后代子孙。
行业特殊,虽重要却属下九流
由于所从事行业的特殊性,杠夫往往被认为是一群“不光彩”的人。他们在闲下来的时候,从来不会拜访朋友或走亲访友,就是害怕别人觉得他们不吉利。杠夫在当时属于下九流行当,甚至有人把他们同“叫花子”并称。
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经常会聚集在天桥、关厢一带,几十个人睡在一间大通铺的房子里,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才会被人瞧不起。
这些人由于身份低微难免内心空虚,会在现实当中寻找一些精神上的依托。他们寻遍了行业当中的佼佼者,找到了一位行当里面的祖师爷。
这个祖师爷被封为“穷神”,无名无姓更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于是这些杠夫把“穷神”供在他们住的地方,每次出门做事之前都会拜祭,希望这位“穷神”可以保佑他们万事顺利。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信仰“穷神”的杠夫也变得多起来。还有人特意修建了一座寒酸小庙,来供奉这位“穷神”落脚。
穷神庙就坐落于阜成门和西便门之间,护城河外大道以西约半里远处。整体庙宇高不过七尺,进深只有三尺,从外面看起来实在是寒酸,甚至连地方史志也没有记载过,只是被杠夫祖祖辈辈口口相传。
其实历史当中还真有个穷神,这个穷神头顶一顶破乌纱帽。狗皮亮纱蟒袍是他身上的行头,粉底盆靴是他鞋子的样子。可是从外貌来看却是“穷气”十足,面黄肌瘦不说,身材也非常地消瘦,但是身高却足足有八尺。据说这个穷神的存在,是专门保护穷鬼不受人算计。
其实这也是穷人们一种美好的心理愿望而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弱肉强食才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三年不开张,一场丧事吃三年
在解放前杠夫都是有组织的,人们统称他们为杠房。这些杠房除了供养杠夫之外,专门接各家的白事一条龙生意。老北京光杠房就有几十家,可以说垄断了整个行业。
虽然这些杠房并不是天天有生意,可常常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状态。因为除了抬杠之外,杠房里面还兼营着寿材买卖,这可绝对是一个暴利行业。
为什么说这个职业如此赚钱呢?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旧时代讲究丧礼一定要奢华,只有风光大葬叫对长辈孝顺。而且能去杠房雇得起杠夫的人家,都绝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不是皇亲国戚高官贵族之外,就是那些做买卖的商人了。
这些人只看葬礼的奢华程度,根本不会计较所需要的花费。比如说光绪帝殡天就花费了54万两白银,这些多数都被杠房挣了去。
也正是从清朝开始,丧礼从规模和内容方面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使用杠夫的数量方面,却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要求。
比如说皇帝是当时的最高阶级,丧礼上面所用的杠夫一般在120人左右,其他的阶层的丧礼不允许超过这个数量。再往下就是龙子龙孙王爷贵族,他们使用杠夫的数量在80个左右。按照阶层不同杠夫数量依次递减,如果有谁超规模办丧礼的话,是很容易因此而获罪的。
还有当年清朝著名的大官李鸿章,由于他老家在合肥,出殡的时候就必须把棺椁从北京运到合肥。如此之远的距离,光顾杠夫的钱就花了三千银元。
虽然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没有了皇亲国戚,也废除了当时的等级制度。可是一些大户人家仍然难改旧思想,希望自家的丧礼办得体面一些。于是这些大户人家大多数都会使用六十四抬的棺材。就算是一直号召人人平等的孙中山先生,在他离世之后的丧礼上面,也用了一百二十八抬的棺材。
既然接丧礼如此赚钱,为什么那些杠夫还是穷得叮当响?杠夫是殡葬行业当中最底层的人,他们是不可能单独出去接活的,只能统一的听从杠房的安排。
那些办完丧事的大户,人家也只会把钱交给杠房。通常杠房会在这里面拿大头,之后剩下的一少部分钱通过层层剥削,最后才会被发放到杠夫手里,这时候钱通常都会少得可怜。而且丧事儿不可能天天都有,因此杠夫们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靠此赚钱养家更是难上加难。
身份不起眼,却曾是吃皇粮的职业
别看杠夫这个职业不起眼,早期的时候确是个吃皇粮的职业。杠房在北京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明朝。起初这些杠夫并不是只卖苦力的闲汉,而是明朝时期组织有素的工兵。
那时候明成祖朱棣刚刚登基为帝,于是便在北京开始大兴土木。如此之大的工程光用工兵和民夫肯定不够用,于是很多监狱当中的犯人被放出来干活。
朱棣
就算是这样人数还是不够,不得以朱棣开始从外地调兵,其中有很多就是从山西抽调出来的工兵。当所有的工程都结束之后,如何安置这些从山西抽调来的工兵是个问题。于是那个时候专门在北京成立了官营杠房。后来清兵入关这些杠房被解散,后来便渐渐地演变成了老北京的杠房行业。
不过这些利历史并没有经过考查,所以不知道这段历史是真是假。不过关于杠房的起源还有一种另外的说法。那就是明朝灭亡之后,很多山西人随着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他们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多数都从事银钱业,磨刀匠等营生。
可是待清兵入关之后,这些人首当其冲成为了被对付的目标。他们被清兵抓捕成为了军中的杂役,有的派去清扫街道,有的去掩埋那些战场上的尸体残骸。
慢慢地这些人在处理尸体方面有了经验,后来就干起了专门同尸体打交道的职业。杠房这个行业也在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规模,这也是后来从事杠夫这个职业的人当中,为何以山西人居多的主要原因。
当时老北京的杠房被称为“两屋子半”,这里面有很大的说头。两个屋子指的是“山西屋子”和“直隶屋子”,别看这两个屋子都是专干抬埋的杠房,可是区别却非常的大。至于那个“半屋子”,指的是一些专门做寿材生意的店铺,其他的事情他们是不做的。
“山西屋子”从名字上就知道,多数都是山西人经营的。他们非常得当时的清王朝贵族信任,也专门接受这些贵人的丧礼买卖。所以这些“山西屋子”的门面,普遍都会做得富丽堂皇,连匾额上都会写上金字招牌。
另外在牌匾左右还会设上两个小匾,上面标注着“满汉”“执事”字样。而“直隶屋子”多数是当地的北京人和河北人经营的,他们在门面上装潢就没有那么讲究。有的时候在屋子外面摆上几个棍子,别人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时期,老北京没有了以前的等级制度,就没有哪个杠房是比较特殊的了。能够请来哪个杠房的人来干活,全看上家出得起怎样的价格。
后来一些杠房为了生意好,也做起了寿材方面的买卖。随着时代的进步杠夫渐渐地消失了,可是还有一些老一辈的人还保留着这样的“手艺”。曾经就有导演把这些抬杠的绝活拍成了纪录片,这些纪录片还曾经漂洋过海在国外播出过。
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年代魅力,这是历史气息所赋予他的神秘感。越是不为人知的行业,越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为这个行业足够神秘,才能让人忍不住去探究整个事情的真相。如今杠夫成为故事里才有的一种职业,那些身怀绝技的特殊人群,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