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关中人一生中的三把火

【前言】生育——传承——死亡,关中人的一生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没有人能够例外。这也促使我们对火产生崇拜之情,促使我们在点燃火的时候,多一些对生命的思考,多一些对人生的审慎。

关中人一生中的三把火

乾州蕞娃

昨日看礼泉作家马腾驰先生的散文集《背馍记》一书时,其中有一篇叫做《烧娃》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沉思。

这篇文章中记叙的是一个关中人传承已久的生育习俗,说是烧娃,实际上是亲朋好友在新生儿家门口燃起一堆火以示庆贺的一种做法。让我想到了高建群先生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提到的陕北人和唢呐的关系,陕北人和唢呐关系密切,一生中要吹三次唢呐,分别是出生、结婚和去世。与陕北人不同的是,在人生的这三个重要阶段种,关中人都离不了火。

这人生的第一把火,就是当自己刚出生的时候,村里的亲朋好友在家门前燃起的烧娃的火。烧娃是从娃娃出生就开始了(现在一般是孩子从医院回家后开始),一直持续到孩子满月。这烧娃的次数越多人越多,越能说明这户家人在村中的人缘关系之好。烧娃的火一烧起来,家中的爷爷奶奶就需要赶紧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水果、瓜子、糖、烟酒来招待亲朋好友,现在更是升级到要摆好碟子碗招待一番。

当然,烧娃,也不局限于孩子家门口,有时候孩子的叔伯家门口也会有人点起火来,这说明这家人的人缘关系好,弟兄们关系和睦。火一旦烧起来,叔伯们也必须赶紧招待,丝毫不得推诿,就是没有准备也要派人到村中商店采购。不然,就会被那些耍热闹的人认为是受到了慢待,会伤了邻里家的关系。

第二把火是在结婚的时候点起来的,婚车到了门口,先是有人拿起点燃的麦草火绕着婚车转一圈,然后新郎抱起新娘要从门前刚刚点燃的一堆火上迈过去。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我想,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火的崇拜的吧。远古时期,火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人们现代历史课本中不是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吗?火是人类进入史前文明的一个阶段性标志,火的使用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

第三把火,就是当你离开人世的时候,儿孙后代们在你的灵前点燃的长明灯、焚化的纸钱、花圈。

对于个人而言,这第一把火和最后一把火是很难感知的,只碰上了这第二把火。是不是说人们只能记住第二把火?其实不然,人们虽然无法直接感知那两把火,但他们却一生在为别人点燃一次又一次地点燃那两把火,一次又一次的接受着生与死的洗礼,因此对他们而言,这个人无法感知的两把火才是人生印象最深刻的。

就这样,生育——传承——死亡,关中人的一生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没有人能够例外。这也促使我们对火产生崇拜之情,促使我们在点燃火的时候,多一些对生命的思考,多一些对人生的审慎。有一种说法叫做“生命之火”,为什么这样说我没有查证,但是我想说的是人的一生只有三把火,实属不易,还是“且行且珍惜”吧。

(0)

相关推荐

  • 钩沉︱杨辉峰:永泰之魂

    编者按: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唐昭宗乾宁二年以奉天县置乾州.民国二年改乾州为乾县 ...

  • 【大荔文苑】秦金平:新兵连的老班长

    前几天,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个视频,叫视频清涧.打开一看:张保德,陕北唢呐"守艺人".看完视频后,经过多方打听,证实了张保德就是我的新兵班长.想不到三十多年后,能在手机上看到我的老班 ...

  • 【随笔】乾州蕞娃:听父亲讲故事(三)

    [前言]父亲给我讲过很多故事,比如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猪吹灯"的故事,还有"狼来了"的故事.一般来说,这些故事都不是他的原创 ...

  • 【国学导读】乾州蕞娃:《小窗幽记》(三)

    [内容提要]花繁柳密,若留恋声色,肯定会自乱阵脚:狂风骤雨,若脚跟不稳,自然会被风吹雨打去.君子固穷,尤其是在那生死存亡.风狂雨猛的紧要关头,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心,而不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正所谓:沧海横流 ...

  • 【文学】乾州蕞娃:寡人有疾(三)关于住院的记忆

    [前言]本文曾以<狱中杂记--妻子在病中的十五天>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之所以会用"狱中杂记"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那次妻子生病住院让我印象深刻,那几乎是经历了一场炼狱.那1 ...

  • 【文化】乾州蕞娃:店铺起名中的传统文化

    [简介]源盛恒.德太恒.荣义恒.源远恒.瑞玉恒.德盛恒.义立恒.积义成.守信成.德信成.德厚成.自立成.丰顺成.信义成.全盛成.永顺祥.积德祥.润德祥.德义祥.义兴祥.瑞生祥.福盛元.天福元­--看着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六)

    [前言]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主角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五)

    [前言]方言是一种情怀,承载着乡愁与乡土的记忆: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和独特表达方式,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方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四)

    [前言]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三)

    [前言]生动.简洁.质朴.口语化是<主角>的语言特色,大量的运用方言口语,让这部长篇小说变得更加接地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人读后爱不释手,恍然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边.当然,也不是倡导方言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二)

    [前言]<主角>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忆秦娥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一条是作为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起伏跌宕的发展过程.不过,在这部小说中广泛应用的关中方言也是我关注这部小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