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莫轻易说出口

文/杜辉  

经常看到一些作者、编辑或出版人,喜欢把畅销书几个字挂在嘴边。作者是畅销书作家(作者),编辑和出版人则是畅销书编辑与策划。诚然畅销书这一词汇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曾几何时,销售几十万册的才可称得上是畅销书。但现在随着市场形式的严峻,几万册也可称为畅销书。而因为各个出版机构的策划、宣传、发行实力各不相同,相对其自身这个畅销书的概念也是弹性十分大的。但是既然称为畅销,那总要有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或行业、读者的口碑作为支持,方可当之无愧吧。

畅销书作家(作者),名副其实方可称

真正的畅销书作家应是在行业内被大家所公认,应是读者所认可的,而绝对不可自称,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常见自称畅销书作家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之一:作者自称畅销书作者,甚至有自称畅销书作家的。但经了解其从未有作品出版过,所投稿件是处女之作。那么这个畅销书作者或作家的自称就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了。书都没有出过,那这个畅销的概念从何而来?盲目的自吹,很容易让人产生华而不实、不虚心、自以为是的负面印象,从而影响到了投稿及签约的成功率。我想绝大部分编辑对这类自视甚高的新作者大都会望而却步。

之二:还有一类作者虽然也出版过一些作品,但是成绩平平。一本书默默无闻的销个几千册,甚至更低。这时,也有很多人为了虚荣,开始抬高自己身价,开始自称畅销书作家。但绝大部分出版单位都能有自己的渠道和方式去查询这些以往作品的销售情况。从渠道客户的反馈,从开卷公司的数据报告,甚或有经验的出版人可以从网店、豆瓣网的评论,搜索引擎的链接量来侧面推算实销量。其实很多作者估计从未考虑过对方可以查到自己作品的销售情况,所以才会信口雌黄。结果在自吹自擂一番之后,在惨不忍睹的数据面前,反而让自己颜面扫地,难被尊重。更有作者曾出版过数十个品种之多,但经过查询,其中没有一本销售尚可的作品。这类情况的作者出版方一般也会直接拒绝合作。因为市场已经验证了你的实力,谁也不想再做牺牲品。

畅销书策划编辑,请用数据与实力证明

如果说大部分作者因为对出版行业了解甚少,不够专业。所以爱为自己冠以畅销书三个字来满足虚荣,自抬身价。那么作为在业内的编辑和出版人,如果随便妄称,那只能说这个人的远未入行,实力、水平值得商榷。

其实妄称自己是畅销书编辑的,往往是没有真正做过畅销书的人。真正有实力的人反而会低调和谦虚。如果自称是畅销书编辑那么就要有相应的实力。这个实力是综合性的,这其中既包括了作者资源、媒体资源、设计美工资源、同业人脉资源等这些外在行业能量,也包括了自己对出版的理解、经验、理念、技术。如果自称畅销书编辑而这些条件大部没有的话,岂不让同行对你轻视鄙视吗?

再者既然自称是畅销书编辑,那么总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作为业内人,查询数据并不困难。所以很多言过其实的浮夸,非常容易穿帮。也许某些人确实参与过畅销书制作流程中的某部分工作,但这和畅销书编辑的概念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畅销书的产生虽然是一个出版机构综合实力的反应,但其中最核心作用的还是策划编辑的创意和对作品的包装、雕琢。其他工作流程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本末倒置。没有核心的创意,一切都是枉然。

此文不是要讽刺贬损谁,只是旨在提醒大家要保持谦卑谨慎的作风,时刻自我反省。成绩不是自己夸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做的好了,有了成绩,别人自会给予肯定。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出于虚荣和自卑心理而进行自我吹嘘,只会让自己被同行看轻、读者嘲笑。

作者注:

    本文发表在2014年3月13日新华书目报.科技新书目第1075期 A04版。

    身在业内,见过太多投稿作者上来就自称畅销书作家的。结果稍作调研,让人大跌眼镜。还有面试编辑、同行交流也见过爱说大话,自我贴金的。但圈子不大,大部分事情大家还都是能了解到实际情况的。做出版就是做人,所以还是踏实一些,务实一些,谦卑一些。人做到位了,事情也不会太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