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笔法————解读黄宾虹“一切奥秘尽在太极图”

一、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古人对“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的解释即为阴阳的原义。通过这种解释,向阳、背阳、明暗、冷暖立刻作出判断。“阴阳”观念的产生是对宇宙运动、日月交替、昼夜变化、寒暑更换等等对立而和谐现象的最直观的体认。扩而大之,雄雌、男女……

太极图实际上浓缩着以上认识的模型,体现思辨的深度。一是对立而无极,二是不断运动(可理解成一个球体),三是辩证统一观。二元辩证不是决然对立,对立统一、和谐相存、相辅相成。《易经》来自《河图洛书》,是先民智慧漫长发展的总结。清代学者李光地认为《河图》为“加减之源”,《洛书》为“乘除之源”,亦认为《河图洛书》之中“有天地人之数,天地人之象,天地人之道”。

《易经》诠释了太极、八卦观念。

太极图标示着、太极产生两仪——阴阳,亦可理解为天地。两仪产生“四象”——春,夏,秋,冬。“四象”“产生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表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易经》成书于上古,应是更早的先民的知识和智慧的总结,被称作“群经之首”,其中的太极学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哲学思维。太极学说认为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生命亦按八卦表述的规律演绎,这其中有概率学和拓扑学的现代科学道理,人的形成、发展、成熟、衰老乃至于死亡都蕴含在太极规律之内。所以,太极图的阴阳变化是生命论的图释,人的生命实则是阴阳对立统一、和谐而变化着的系统,印证着宇宙规律和自然法则。

太极图注释着老子的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图中白中有黑是阳中有阴,黑中有白是阴中有阳,阴阳转化而生生不息,“S”线非直线,标示着二元辩证观,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阴阳旋转化合衍生万物,宇宙的二元世界一是运动、变化,二是辩证统一,三是体现永恒规律,所谓“抱一守恒”。二元对立统一是一对矛盾范畴,这是太极图揭示的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诸如天与地,奇与偶,动与静,有与无,刚与柔,聚与散,生与死,顺与逆,分与合,浮与沉,强与弱,等等皆属阴阳相对的观念,它蕴含着变化的规律,万物对立消长又相辅相成,并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相克又相生,靠近又拉远,不断重复又不断演进。这个太极规律是中华民族先民对宇宙观察的结果,是经过观察证悟而提炼出的示意图。这个图证明着一个哲学道理,如老子所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日后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极图的阴阳对立统一观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阐释又有发展,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著的《太极图·易说》对太极图的阐述达到了哲理的新高度。他解释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木火土金水,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易经》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天数,以2、4、6、8、10五个偶数为地数。天地相合,乾坤会通,而成九宫之状。八卦是太极的运用,阴阳相感应而八卦生。八卦者,八个方位,会于中而成九宫。《易经》卦一乾和卦二坤阐述了中华民族对动势(运动)的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把物质运行规律与精神变化相结合。《易经》中的阴阳观、辩证观、感应观、系统原理、类比方法、序列思想、对称意识、均衡理念、循环认识等等,对艺术创作有极大启发。

二、黄宾虹的太极辩证观

阴阳对立统一,相应而合抱,抱恒守一,一生二,乃至万物生成。苏东坡说:“阴阳交而生物,道与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阴阳隐,善应道不见矣”。《周易·系辞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中国古典美学的道理正在太极图中——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和运动中的变化,奇险变平正,平正变险绝。对立统一、互动竞合及中华美学中的气韵论、章法观、虚实说都来源于太极图思想。

黄宾虹先生八十岁后,在给女弟子顾飞的《画法简言》中提到“太极图是书画之秘诀”,并曾写到,中国书画的一切奥秘都在太极图中。

在黄宾虹先生看来,太极的基本原理是阴阳两极,两极既对立又包含,这就是“S”线的道理,即矛盾又统一,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两极此消彼长,彼消此长,连绵不断地作转换运动。

在笔线的变化中,黄指出用笔“向右行为勾,向左行为勒”,他又写道:“上勾下勒,此从云雷纹及玉器中悟得。写字作画都是一理”。在宾老画中,造形结体都是勾勒有致,一勾一勒,左一笔后必有右一笔,上一笔后必有下一笔,都是太极图规律在用笔中的生动体现。积点成线,一波三折的规律也是虚实辩证规律。藏头护尾,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正是太极轨迹。如一横线,起笔时自右向左,行笔时自左向右,收笔时又由右向左,一个小周期后,又回到初始的趋势。笔笔生发,连绵不绝,周而复始,生机无限。

有苍有润,有浓有淡,有重有轻。笔笔相生相对,相辅相成,构成千变万化的运行轨迹。宾老点线之间的生命张力,正是运笔用线作圆转运动的状态。向心力(内聚力)和离心力(外拓力)相互作用,形成“犄角对峙”,势和力相克相生、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丰富多姿、千变万化,证验着宇宙生成规律。宾老称笔线为“力学”,所谓“万毫齐力”无一笔浮落,真正做到了“笔笔是笔,笔笔见笔”。

所谓“气”,是指气场的存在,看似力出自笔端,但“笔授于指,指授于腕,腕授于臂,臂授于心”,力由心发。而心又受人体的统一掌控。如太极拳,意沉丹田,气在体内运转,形成行云流水、绵绵不绝之势。

笔笔相生相对,相辅相成,构成千变万化的运行轨迹。宾老点线之间的生命张力,正是运笔用线作圆转运动的状态。向心力(内聚力)和离心力(外拓力)相互作用,形成“犄角对峙”,势和力相克相生、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丰富多姿、千变万化,证验着宇宙生成规律。宾老称笔线为“力学”,所谓“万毫齐力”无一笔浮落,真正做到了“笔笔是笔,笔笔见笔”。

所谓“气”,是指气场的存在,看似力出自笔端,但“笔授于指,指授于腕,腕授于臂,臂授于心”,力由心发。而心又受人体的统一掌控。如太极拳,意沉丹田,气在体内运转,形成行云流水、绵绵不绝之势。

一点三变

一波三折

黄宾虹对太极图运用的第二点是“实处易,虚处难”六字诀。宾虹留白全是太极规律。大块白,小块白,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

章法布白之外,笔墨中有无数机动灵活的白点,这些白点像眼睛,像无数有生命的精灵,让山水画华滋浑厚,气象万千。白的运用来自“象思维”文化的孕育,来自上古三代对金文石鼓和印文篆法的理解。在对古文字的研究中,黄宾虹对虚空、对有无之辩、对结体的节奏有着极为深刻的理性认识,中正端庄而又变化万千,揖让顾盼,扑闪腾挪,金石家的一切经验,宾老均能心领神会。

他讲课时说:“凡画山,不必真似山;凡画水,不必真似水;欲其察而可识,视而见,意也(写意者即此意),故吾以六书指事之法行之”。

而计白当黑就是太极图。

所以,黄宾虹先生终其一生研究并践行的太极规律正是笔墨艺术的辩证法则所在。他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无所见。而笔墨艺木的魅力正来自太极观念,此正所谓“中国画的一切奥秘都在太极图中”。

小编/龟峰樵夫

(0)

相关推荐

  • 易经理理论体系(二)

    我们上一章提到易经揭示宇宙法则的模型是六划卦,那么易经的理论的核心则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人觉得易经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易经的卦辞.爻辞.象辞.彖辞都是上古圣人留下来的,里面涉及到的一些远古时期典 ...

  • 太极笔法——解读黄宾虹“一切奥秘尽在太极图”

    太极笔法 --解读黄宾虹"一切奥秘尽在太极图" 程大利 一.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古人对"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的解 ...

  • 唐怀仁集王圣教序笔法解读

    唐怀仁集王圣教序笔法解读 周鴻圖,1962生於北京.1991畢業中國美院書法專業.2005畢業王冬齡研究生課程班.現為中國書協會員.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院書法函授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著有:湖南人 ...

  • 中医熊建珍带你解读——中药的奥秘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有着千年的传承.时至今日,中医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日益增加.所以要说历史,不讲中医,实在是个大大的遗憾.今天呢,我们就跟随重庆国医 ...

  • 全身经络超清图,为你解读身体的奥秘!

    在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里,中医是文化上最璀璨的明珠,而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里,经络绝对算是其中的瑰宝.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皇帝内经>里,经络的概念贯穿全书,东汉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 ...

  • 最让人无语的太极拳法解读,坑了多少爱太极拳的人

    #太极拳#[班侯太极拳不传之秘][体育]近期有几个条友发来了几条有关杨式太极拳"倒撵猴"的讲解视频,让我看看与杨拳古谱中的要求差异是什么?太极拳的各路大神在讲解太极拳时,自己想怎么 ...

  •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

  • 用深度学习解读量子宇宙奥秘

    来源: 甘文聪 集智俱乐部 2017-09-09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QyNzQ5MA==&mid=2247486209&id ...

  • 杨氏太极 “手法” 解读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解读“黄宾虹热”对国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中国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师古--摹前人笔墨,于古意中体悟艺术精神.师古而不泥古,是历代书画家研习传统的准绳.然而,在这条研习传统的路上,有太多的泥古不化,以至于造成了中国画陈陈相因的沉疴积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