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中国原创技术打出一记超强“全自动”
你输入流程图,平台助你实现自动开发,自动测试,自动运维。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花爷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近日,中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画卷上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正式上线并投入商用。
这种打破技术断层、实现后端一体化开发的科技平台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多年的空白,同时也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就连五大院士也出席发声,企业家董明珠忍不住在发布会现场发声点赞,“我是冲着中国原创来的,只有核心技术才能改变我们生活。”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发布会现场演讲
历史总以最厚重的力量启迪未来。过去及眼下无数事件都在诉说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力更生才是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创新之林的根本。
正因如此,历经四年潜心研发的“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也在告诉人们,只有真正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切中新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命门”,帮助企业及身后所处赛道筑牢发展的基石。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工业软件的战略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就连全球最大的技术服务供应商美国GE公司在谋划2020年及以后的发展时,都定下了“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成为全球十大软件公司之一,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中寻找新的增长机遇”的战略目标。
国内市场方面,软件技术开发及应用在低端领域的竞争力较高,但在高端领域很多地方依然是空白,同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强。为了掌握产业创新、信息安全的主动权,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扶持软件技术行业的发展。
传统产业也好,新兴产业也罢,任何一个行业的迭代更新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政策的扶植。就这一点来说,在“十三五战略”、“新基建”等众多利好政策的润泽下,中国软件技术产业有望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2016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信息产业发展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明确指出科技强国要依靠“创新引领”,着力提升核心基础软硬件创新能力,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同时要有意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可见,除了基础环境所带来的引领之外,创新层面领军企业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发布会现场,能吸引到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张景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石勇等众多学术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撑场。
一方面,是对“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所带来的从本质上的降本增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这样一家沉得下性子、耐得住寂寞,坚持走中国原创式技术创新的企业,一种莫大的鼓舞。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的目标,《指南》还明确了九大发展重点,其中“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和“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可谓重中之重。
政策支持与鼓励下,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历时四年研发,实现了软件工程的全流程自动化,用科技实现软件工程行业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彻底颠覆软件工程行业现有作业方式,让企业不再受科技所限,释放更大产能和动能,培养更多的高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助力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全球正在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而在这一浪潮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领域和业态。这种新价值的创造过程,也会因软件系统而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也会被重组。
软件科技的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但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开发行业研究报告(2020)》却指出,软件行业作业方式落后,过度依赖人工、缺乏标准化,导致软件行业存在明显的四大痛点:项目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代码质量低、团队管理难。
从事科技行业二十余年并饱受行业之痛的飞算云智总裁陈定玮分析认为,目前行业仍处在典型的“人治”阶段,行业痛点始终与人有关,人的个性化导致了招聘难、培养难、留人难、技术沉淀难。
他认为,软件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实践与制度,但制度的落地执行仍然还在严重依赖不同的人在执行,如果有一个有效的工具能将这些管理制度自动落实到位,让软件工程从“人治”变成“法治”,行业痛点则迎刃而解。
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通过“法治”有效解决软件工程从项目启动到运维151个问题,真正实现了“你输入流程图,平台助你实现自动开发,自动测试,自动运维”的目标。
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可以让IT工程师“不重复造轮子”,从重复的代码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具创新价值的事情。可见,“不重复造轮子”,去做真正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不仅是我国软件产业快速进入自主化“弯道超车”的内驱力,亦是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研发团队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底层创新逻辑。
据了解,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可助力软件开发实现“降低项目成本、提升开发效率、保证代码质量、简化团队管理”四大价值。
以某科技公司项目为例,开发一套互联网技术的微服务架构体系,要包括前端系统体系、业务系统体系和大数据体系等方面,而且需要版本高频率迭代。
IT团队主要负责: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微服务开发(包括:前端界面开发、技术服务支撑系统开发、业务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运维保障系统等,同时还需要兼顾对外合作项目开发,涉及项目超30个,且要能够支撑千万级用户的业务量。
基于上述配置要求,“传统开发模式”和“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两者人力成本的相关费用对比如下所示:
如果使用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进行该项目开发,该科技公司每年可节省75%以上的研发费用。尤其在人力成本方面,一个平台ID人员可替代传统开发模式下六个岗位人员的全部工作,而人力成本仅占后者的30%。
倘若未来平台的商业化得到普及,这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三大颠覆性变革:
降本增效方面,效率随全生命周期核心板块联动呈数十倍提高,而成本随项目规模上升呈几何级缩减;
生态开放方面,建立“软件工程知识共享体系”,通过开放共赢形成知识与经验共享生态,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并打破碎片化知识获取形式,彻底改变现有的软件工程学习体系;
全生命周期建设方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工程体系”打破了现有开发仅注重软件功能实现的行业惯例,更完成了从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到交付、运营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建设。
随着产品的发布,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逐渐走向“台前”,然而“幕后”却是研发团队一次次的摸索尝试、测试优化与极限挑战。更何况,科研过程一切都是未知数,路险且阻,这需要企业的“灵魂”人物能够有坚定的信念走下去。
飞算云智总裁陈定玮发布会上介绍产品
就这一点来说,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的研发成功,除了得益于全体研发人员共同努力之外,更离不开飞算云智总裁陈定玮心中的三个信念:
“因为相信而看见”,基于自身的专业能力,他坚信完成这一项目为这个产业、为各行各业所带来的价值,在这样一种理性的预判下,“假设”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干掉自己”,想要革产业的新,就要先革自己的命。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深意:其一,只有先将技术成果试用己身,才有资格推广至全行业;其二,他希望自己的团队不要沉浸于此,而是能跳脱出现状,去思考更高层面的事情。
“助力科技创新”的初心,作为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开发工具,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甘做“幕后英雄”,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走出软件成本及质量安全的困境,助力大双创生态的健康成长。
提及愿景,陈定玮表示,“让人人都能开发软件”。目前他已冲出创新第一步,实现“你输入流程图,平台助你实现自动开发、自动测试、自动运维”,让基础的工程师只要懂业务逻辑,即可通过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实现软件的开发。而陈定玮的下一步,就是让“人人都能开发软件“成为可能。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某种角度上,今天的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正如十年前的云计算。2010年,云计算初兴,李彦宏将其视为“新瓶装旧酒”,马化腾则认为其为时过早,只有马云视其为生死布局。
十年后的今天,当互联网红利渐退殆尽,云计算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阿里云以46.4%的市场份额占国内云计算市场榜首;腾讯云以18%排名第二;而百度云则业务被并,淡出排名。这一切都在说明,只有眼光长远,才能赢在未来。
今天,历史又重新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5G商用、企业上云使数据呈级数增加,云计算市场仍将快速增长,进而带动更底层的软件全自动化应用新的机会。可以预见,这一产业或许将在下一个十年里让各行各业走向“高光”。
错过一次机会,可能就是跟一个时代失之交臂。
面向未来,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对行业发展的预判是,尽管目前市场已出现了一些用于前端展示层的低代码、零代码的通用功能模块,供软件工程从业者实现软件前端展示层的自主拼装,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率的提升。然而前端只是一个着力于用户交互体验的软件系统的展现层,并未真正有效地解决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只有实现后端的全自动开发,才能真正做到行业的降本增效、改变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换言之,这种新型的技术赋能,让产业链中环节衔接不再仅是耦合关系,而是将需求识别、自动化开发、甚至是现代管理模式更多融入其中。
从新而动,向质而行。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愿以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创新,着眼于新形势、新需求,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为终端客户创造价值,同时推动中国自主创新革命。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