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皆损于阳气,推荐一个扶阳通络的方法

上周我们讲到:进入秋冬季节,人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阳气受损,加之,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致使阳气更加不足。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有“万病皆损于阳气”的说法。

阳气不足,会出现畏寒怕风、面色苍白或发黑、小便清长、易腹泻、易感冒、易疲劳、白天嗜睡、夜晚失眠、夜尿多、精神无法集中、焦虑等亚健康问题。

冬季防病养生,补充阳气是关键所在。一方面,是抵御严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做储备,避免在春季阳气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各种老病复发,新疾衍生。

培补阳气——首选艾灸

《扁鹊心书》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艾草,被誉为“百王之草”,乃纯阳之性,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将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进行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培补阳气、驱寒逐湿的作用。

现代艾灸,常配合精油一起使用,因为精油有很好的开穴作用,可以帮助艾草渗透,加强艾灸的功效。

哪些症状适合艾灸?

●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痛经、闭经、面瘫、腹痛等;

风寒外邪之表证,如感冒;

脾胃寒所致的呕吐、胃痛、腹泻等;

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遗尿、阳痿、早泄等;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脱、肛脱、阴挺、崩漏等。

壮补阳气,应选择哪些穴位艾灸?

1、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

2、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功效: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