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六)

静安先生《红楼梦评论》一文致误之主因

静安先生之治学,一向原以谨严著称。然而在《红楼梦评论》一文中,他却有着许多立论不够周密的地方。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数点:其一,就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而言,在清朝光绪三十年的时代,中国既未曾有过像这样具有理论系统的著作,更未曾有人尝试过把西方的哲学美学用之于中国的文学批评。静安先生此文是在他所拓垦的洪荒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第一个建筑物,所以既发现了叔本华哲学与《红楼梦》所表现的某些思想有一点暗合之处,便掌握住这一根可以做为栋梁的现成材料,搭盖起他的第一座建筑来,而未暇于其质地及尺寸是否完全适合做详细的考虑。这种由拓荒尝试而造成的失误,当然是使得《红楼梦评论》一文立论不够周密的第一个原因。其二,则是由于静安先生之性格及心态,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及《红楼梦》中悲剧的人生经验,都有着许多暗合之处,因此他对于叔本华的哲学和《红楼梦》这部小说,遂不免都有着过多的偏爱。李长之批评《红楼梦评论》一文,便曾特别提出过静安先生对《红楼梦》之强烈的爱好,说:“王国维把《红楼梦》看着是好作品,便比常人所以为的那样好法还更好起来。”于是静安先生遂因自己性格和心态与之相近而产生的一点共鸣,把叔本华的哲学和《红楼梦》的悲剧,都在自己的偏爱的感情下结合起来,而写出了这一篇评论。所以这一篇论文在理论方面虽有许多不够周密之处,可是另一方面,静安先生却恰好藉着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及《红楼梦》的悲剧故事,把他自己对人生的悲苦绝望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和心态的因素,实在才是使得静安先生不顾牵强附会而一厢情愿地以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来解释《红楼梦》,大谈其“人生”与“欲”及“痛苦”三者一而已矣,而且以为“解脱之道唯存于出世”的一个最基本的原故。而静安先生之所以有如此悲观绝望之心态,便也正是因为他在自己所生活的腐败庸愚争竞屠杀的清末民初的时代中,同样也看不到希望和出路的原故。关于这一点,我在以前所发表的《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径之转变》及《一个新旧文化激变中的悲剧人物》两篇文稿中,已经对之做过详细的讨论,所以不拟在此更加重述。

总之,每一个作者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心态,而每一种感情心态的形成,又都与作者之性格及其所生之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才智杰出之士,虽偶然可以突破环境之限制,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世更为深广的观察和体会,但终究也仍不会真正超越历史的限度。如果以本文中所谈到的几个作者相比较的话,李后主虽然以其过人之深锐的感受能力,对人世无常之悲苦有着较深广的体认,在这一点上超过了只拘限于个人外表情事之叙写的另一个亡国的君主宋徽宗,【按,王国维曾谓宋徽宗之《燕山亭》词,“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可是李后主毕竟是一个久已习惯于唯我独尊之地位的帝王,在他的思想意识中,他一向所过的奢靡享乐的生活,都是他本分之所应得,他所悲慨的只是这种享乐之生活不能长保的今昔无常的哀感而已;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之胜过李后主的一点,则是他虽然也生长在富贵享乐的环境中,然而他却超越了自己阶层的限制,看到了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不平。不过在现实生活方面他却又毕竟仍依附于他所归属的官僚腐败的家族之上,并未能配合自己在思想意识方面的突破,而在生活实践方面也有所突破;至于陶渊明则不仅在思想意识方面有自我的觉醒,而且更能在生活实践方面,真正突破了他所厌恶的官僚腐败的社会阶层,而以躬耕的劳动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点。不过,陶渊明所完成的仅是“独善其身”的一种自我操守而已,对于真正有理想有性情之读书人在封建腐败之社会中所感受的困境,并没有什么改革和解决的帮助。因此在陶渊明以后的一千多年的清代,这种没有出路的困窘的心态,和悲观绝望的情绪,还一直存在于一些不甘心与腐败之官僚社会同流合污的有理想有性情的读书人之中。曹雪芹所写的“枉入红尘”“无才补天”的宝玉,当然就是作者自己心态和感情的反映。关于这一方面,在香港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曹雪芹与红楼梦》一书中,周汝昌和冯其庸的一些论文都曾对曹雪芹的时代家世与他的思想和创作的关系做过详细的探讨,他们虽偏重强调曹雪芹的反叛性格,然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最后却只能以“悬崖撒手”为结束,则其困窘无出路之心态,实在并未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突破,这当然是《红楼梦》一书所受到的历史的局限。至于对《红楼梦》特别赏爱的王静安先生,则最后竟然以自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心态之仍在悲观困窘之中,更复可知。其实静安先生所生之时代,正是中国旧日封建腐败之社会,从崩溃走向新生的一个突破的转折点,不过旧的突破和新的诞生之间,当然会产生极大的矛盾冲突,甚至要经历流血的艰辛和痛苦。静安先生以其沉潜保守而缺乏反叛精神之性格在此激变之时代中,竟然以其深情锐感只体会了新旧冲突间的弊病和痛苦,而未能在艰辛扰乱之时代中,瞻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他的局限实在并不只由于历史的限度,而更有其个人性格之因素在。这一点不仅是造成静安先生个人自沉之悲剧的主因,也是限制了他的文学批评,只能做主观唯心的欣赏和评论,而不能透过历史的和社会的一些客观因素,对作品中意识心态的主旨有更深入之了解和批判的主要原故。所以静安先生对于《红楼梦》中的悲观绝望之隋,虽有极大极深之感动,然而却未能对书中的主旨做出更为客观正确的分析。如果说《红楼梦》意蕴的丰富正有如我们在前面所说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妙,则静安先生之“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说就正是由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故了。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从以上的讨论来看,静安先生用西方叔本华的哲学来解说《红楼梦》,其所以造成了许多疏失错误的结果,原来自有属于静安先生个人之时代及性格的许多因素在,我们当然不可以据此而否定一切用西方理论来评说中国文学的作品和作者。不过从《红楼梦评论》一文之疏失错误,我们却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作品来附会某一固定之理论,原来是极应该小心警惕的一件事。李长之就曾批评《红楼梦评论》一文说:“关于作批评,我尤其不赞成王国维的硬扣的态度,……把作品来迁就自己,是难有是处的”。而现在一般文学批评的通病,却正是往往先在自己心中立定一项理论或教条,然后再勉强以作品来相牵附。这种文学批评,较之中国旧传统说诗人的愚执比附之说,从表面上看来虽似乎稍胜一筹,好像既有理论的系统又有进步的思想,然而事实上则东方与西方及古代与现代之间,在思想和感受方面原有着很多差别不同之处,如果完全不顾及作品本身的质素,而一味勉强地牵附,当然不免于错误扭曲的缺失。然则如何撷取西方的理论系统和现代的进步观点,为中国的古典文学做出公平正确的评价,这当然是今日从事文学批评者所当深思的课题和所当努力的方向。

后记

本文原是四十年前我所撰写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的一节,近来有友人来信说,为了纪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诞生三百周年,拟编印一册纪念文集,因此向我邀稿。我本不是红学家,兼之现在已年近九旬,精力日减,未能撰写新稿,遂将此一旧稿觅出,勉为应命。

我在当年撰写此一文稿时,曾经提出了我个人对于曹雪芹撰写《红楼梦》一书之本旨的一点体会,私意以为此书开端叙及空空道人在青埂峰下所发现的那一块顽石上的偈语“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实在乃是了解此书的关键所在,以为此一顽石的不得补天之恨也就是枉入红尘而一事无成的宝玉之恨。如此说来,则宝玉固应原有用世之念才对。然而书中所写的宝玉则是对于仕途经济之学表现了无比的痛恨,我想这种矛盾固应该是何以无数红学家都读到了此一开端之偈语却竟然并无一人愿依此立说来推求此书之本旨,而宁愿曲折比附来为之设为种种假说的缘故。而我则以为,宝玉之厌恶仕途经济之学与他之抱有用世之念原来并不互相矛盾,因为对人世疾苦之关心,与国贼禄蠹的仕途经济之学,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情与人格。而宝玉在对于仕途经济之学失望以后,遂一心想求得感情之慰藉。曹雪芹在开端乃又写了一段话,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因而此书中乃以大量笔墨去叙写了闺阁之中的人物与情事,遂使得其本有的“不得补天”之恨的用世志意之落空的主旨反而因此被读者所忽略掉了。何况作者对于其嫉世之本旨又有心欲以真假虚幻之说为之掩饰,私意以为这才正是使此书之本旨乃被掩没了的主要原因。不过纵然作者对宝玉用世之心做了有意的掩没,但在书中一些小节的叙写之处,还是曾经有过无心的流露。即如书中的第二十二回,在写到贾母为宝钗做生日时,贾母曾偶然提到了一个小旦扮起来像一个人,被史湘云指出了说是像黛玉,因而引起了一场误会时,宝玉想从中排解,却反而落到了两方的数落,宝玉因而想到“如今不过这几个人尚不能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如此看来,则宝玉原来曾经有过“欲有所为”之念,自是显然可见的。再如第三十四回中,作者写到宝玉因蒋玉函及金钏之事被贾政痛打以后,宝钗来探望他,宝玉见宝钗对他的怜惜之情,因而想到“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如此看来,则宝玉自然也是曾经有过要做出“一番事业”之理想的。而私意以为这也才正是中国传统读书人所共有的一种理想。曹雪芹自然也属于传统的读书人,他自然也有着同样的一番理想。而传统社会中之国贼禄蠹的行为自然也为有志的传统读书人之所共同嫉恨。所以我在前一篇文稿中乃曾提出说曹雪芹所写的“虽然只是宝玉一个人的悲剧,然而仔细想来,则其所写的实在原是在封建官僚的虚伪不平的社会中,凡属真正有理想、有个性、有情感、有良知的人,所可能遭遇到的共同悲剧”。以上所言,是我四十年前读《红楼梦》之一得,现在又从小说自身之叙写中,寻出了宝玉自我寻思的两段话,做为我读后一得之假想的一点补充。我的这些说法,是过去研读《红楼梦》之人之所未及,谨在此提出,向一些有兴趣探求《红楼梦》一书之主旨的朋友们求教。

壬辰元月叶嘉莹写于天津南开大学时年八十八岁
(全文完)

本文原题为《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谈到﹤红楼梦﹥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发表于《文学与文化》(2019年第3期),为方便阅读,删去部分注释。

(0)

相关推荐

  • 进士贾雨村如何带动《红楼梦》全书?牵着“钗黛”二人还徇私枉法

    在<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中,曹雪芹对于贾雨村这个"次要人物"的拿捏非常精准.在曹公的笔下,贾雨村性格的多侧面被勾画得非常生动,而他性格里的"流动变化" ...

  • 正典 | 李敬泽:永不完成,雪芹最后的梦——《红楼梦》,由手抄本到现代正典,之二

    永 不 完 成 , 雪 芹 最 后 的 梦 通灵宝石 绛珠仙草(<红楼梦图咏>) 一 大荒山在何方?青埂峰在哪儿?无稽崖在哪儿?崖下那一块补天所遗之石有多大?多么高多么宽的一块石载得下七十 ...

  • 曹雪芹的“读书无用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崇读书人.文化人,是我们的一贯传统.然而,读书识字,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一种奢侈,一方面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使教育不能完全普及,另一方面,汉语确实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尤 ...

  • 《红楼梦》| 贾雨村、林如海和贾政,谁才是儒家仕子的代表人物?

    <红楼梦>,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对儒释道文化都有完整且深度的体现,这也是我长期沉浸于红楼阅读的原因.通过红楼走进儒释道,有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来做诠释,比枯燥地读经来得更通俗易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一)

    主持人语:宋人<寓简>记欧阳修晚年精益求精,殚精竭虑打磨自己平生的作品,遂成文坛千古佳话.足见越是大家越有不断进取,自我超越.完善的精神.叶嘉莹先生有大作讨论王国维其人其论,已是蜚声海内外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二)

    <红楼梦评论>一文之长处与缺点之所在 从前面所介绍的全文概要来看,做为一篇文学批评的专著,<红楼梦评论>是有其长处也有其缺点的.先从这篇文章的长处来看,约可简单归纳为以下数点: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三)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三) 对<红楼梦>本身之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上) 静安先生以叔本华之哲学来批评<红楼梦>的牵强错误,固已如上所述,于是我们就自然会引发出下面的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四)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四) 对<红楼梦>本身之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中) 第二点可注意者则是<红楼梦>中透过宝玉所表现的,对其所归属之阶层既反抗又依恋的正反相矛盾的心 ...

  • 【品读时刻】蒋勋细说红楼梦 | 第六回(下)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六回  下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丑角通常是文学&戏剧的救赎 第六回的回目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

  • 中西合璧——《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意识'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王国维先生便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诗歌小说等作品进行评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进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评论体系,也拓宽了中 ...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全文) <红楼梦评论>的缘起 1902年,王国维从日本留学归来后,治学兴趣逐渐转向哲学.1904年,读叔本华<意志与表象之世界>[现通译为&l ...

  • 解味《红楼梦》之梦(六)

    贾宝玉和林黛玉 试解<红楼梦>之梦(六):秦钟梦赴黄泉(第十六回) 解梦一: 老子活活被气死, 不想老子想银子. 想着银子想马子, 想着马子想铁子. 解梦二: 魂魄即将赴冥府, 鬼判催促快 ...

  • 解味《红楼梦》人物:女人篇(六)

    <红楼梦>人物:女人篇(六) 书不在多,名著就行.名著很多,<红楼>最精.良儿偷玉,可人短命.封氏命最苦,英莲变香菱.佩凤是待妾,偕鸾常同行.小妾有翠云,买嫣红.翠缕谈论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