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拿「猴年马月」刷朋友圈?吃下这剂科普,才能愉快装β!

(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PS: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当然是十分欢迎哒!
来来,让一让,po主又打算强行科普历法啦!(题图真是越来越隐晦了)
另外一篇网上最全历法科普请戳=>>99.9%国人都算不出来的中国农历 | 应该是至今最烧脑的一篇
现在关于“猴年马月”的消息简直刷爆朋友圈,好像多年前那些不靠谱的朋友许下的不靠谱的承诺都可以实现了。然而,你确定那些不靠谱的朋友还是原来的那一批么?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其实有关“猴年马月”的新闻和我们家里的老黄历之间产生了一个bug!
按照传统的生肖纪年和纪月方法,今年是猴年,今年的农历(即阴历)五月,就是“猴年马月”,为公历的6月5日至7月3日期间,共计29天。
——《三晋都市报》
年农历正月到腊月都有对应的属相,即每年都有一个马月,而且固定在农历五月。今年恰逢农历猴年,阳历的6月5日至7月3日,为农历五月,“猴年马月”得以成立。“干支纪时”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可见“猴年马月”是宣传传统文化的良机。
——《北京晨报》
都在告诉你6月5日-7月3日是“猴年马月”,但是你随手翻开手机APP或者家里的手撕日历,就会发现一只到7月6日还都是甲午月啊,也就是传说中的马月,但是这都是农历六月初三了呀!
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错误呢?
△ 2006年7月6日,六月初三
也是丙申年甲午月,即猴年马月
那我们再看看12年前吧,2004年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偏差。
分明才农历四月了,为何已经是庚午月了呢?不是说了农历五月才是午月的么?
你以为本文是要告诉你“猴年马月”的来历么?什么“何年嘛月”的谐音,还是什么“驴年马月”的变体,一句话能说完都太没意思。本文想说的是在《99.9%国人都算不出来的中国农历》一文里没有提到的一种历法方式——
干支历:用甲乙丙子丑寅来排序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猴年,因为今年是丙申年。在这两个字里,丙是“天干”,申是“地支”,前者可以用于排序,后者则对应动物。申=猴,所以今年才是猴年。
△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
这种纪年方式便是干支纪年,每60为一个周期,所以我们的60岁才叫“花甲”,一个60年也叫一个甲子。
△ 干支表及序号
其实干支除了纪年,还可以纪月、纪日、纪时,当这些用干支标记的年月日时用于我们的出生时间,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四柱八字”。
△ 八字的最熟悉使用方式
所以别看我们对于干支历很陌生的样子,其实它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里。
干支历:绵延三千年的不曾出错
干支历看起来十分简单,无非就是沿着顺序一直循环下去而已。与我们之前说到传统历法的时候,那些和天文数学有关的东西关联也不大,因为本质上它只是另一种数字表达方式而。
所以干支历使用的历史十分久远,确切的干支纪日早在春秋初期就有了,那时是公元前七百多年,至今近三千年了。若说不确切的呢,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了干支历。
△ 甲骨文干支表(所属商代王世为文丁至帝辛[商纣王],约公元前11世纪)
干支纪日是干支历最早出现的一员,如今我们在日常里几乎已经不使用干支纪日了,而是使用初一十五这样相对简单的形式。但其实仍然在农历里存下了许多干支纪日的痕迹。
比如夏天即将到来了,我们就会很畏惧那个“三伏天”,那么“三伏”就是用干支纪日计算出来的。分别是: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由于“庚”是天干里一员,所以它10天一个循环,又由于夏至和立秋之间会出现庚日可能产生1个偏差,所以“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则可能为10天或20天,
△ 很不辛,今年“三伏”总计为40天
7月17日~26日为初伏;7月27日~8月15日为中伏;8月16日~25日为末伏
随后又出现干支纪年。一般认为干支纪年从东汉开始使用,至今也近两千年前了。
正是由于干支有类似数字的意思在,所以干支纪年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公元2016年,只是干支是60一个循环。而古代皇帝使用的是年号,则类似于台湾地区还会使用的民国105年。在年号更迭频繁的时候,干支纪年就变得尤为明确了,比如我们都知道清朝亡于辛亥革命,1911年就是辛亥年、
△ 民国100年即公元2011年
(大陆地区说79年的时候是1979年,台湾地区则可能就是民国79年即1990年的意思了)
而干支纪时就更简单了,我们一般只会用到地支,比如子时、午时,只要看过古装剧就会更熟悉了。而一天十二个时辰,所以干支纪时每5天就能实现一个循环了,当干支纪时循环12次的时候就是60天,干支纪日也就实现了一个循环。
△ 干支纪时速查表
干支历法:二十四节气大过天
我们到现在为止都没说过开头时候说的猴年马月为什么会出现偏差对不对,因为我们还没聊到干支纪月呢!
干支历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很喜欢用二十四节气作为分割点,比如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的“三伏”,用到了“夏至”和“立秋”。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之前那篇巨烧脑的传统历法科普文里还提到过,干支历的纪年方式并不断开在正月初一,而是在立春,所以立春也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
△ 干支纪年里不会存在无春年,因为每一年的开始都是立春
大家估计也就明白了,干支历的纪年使用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式,即回归年,是一种太阳历。
那么干支历里的纪月呢?也是使用二十四节气为分割点的,所以干支纪月只能说是近似于农历的月,而非等于,这就是我们开始的时候万年历显示出现了偏差的原因。
△ 干支纪月的分隔方式
由于农历月使用的是月亮的圆缺,而干支纪月根本不考虑这点,于是干支纪月和农历月之间不存在有规律的换算方式,干支月的起始日更加不会是初一(除非巧合)。
无论我们采用“定气”还是“平气”法来计算二十四节气,一年都肯定有24个节气,不多不少,所以干支历没有闰月。
干支纪月出现的非常晚(相对于干支纪年、纪日),相传是唐朝李虚中才开始使用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到宋代《渊海子平》成书的时候已经十分成熟了,这本书也就是“子平术”的源头。
△ 《渊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依据东海徐子平先师论命成果而编著
不知道啥叫“子平术”么?就是四柱八字命理学啊!
猴年马月到底算对了没?
那么“猴年马月”我们究竟该怎么计算呢?
其实使用农历月并没有错,并非一定要使用干支纪月里的午月。因为午月是使用以支建月的方式,这个可要比干支纪月出现得早得多了!
地支最早出现和一大堆动物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跟天上星辰有关系。以北极心为圆心,北斗星的柄在一年中会旋转,将天空划分成12个部分,每走一格就是一月。这十二部分后来有了名字,就是地支。
△ 二十四气斗纲图
再后来,人们使用十二种动物来对应地支。显然这种方式更生动形象,也更易于记忆,所以我们往往会在使用地支的地方使用动物代称。
于是,也就有了申年=猴年、午月=马月的说法,猴年马月就出现了。不过事实上,无论是地支还是生肖,我们都绝少使用这种纪月方式。你见过除了“马月”以外的月份,我们用动物去称呼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