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之,当年明月

作者:莫桐

我总是怀念,一轮月光

多年前,有个女孩

喜欢在月下发呆

夜空之上,欣赏嫦娥起舞

夜空之下,留恋月影婆娑

今天,我在没有月亮的城市里徘徊

只能,用诗歌做农具,在心头耕耘,一片月亮地

假如,能回到从前

我依然,像蜜蜂爱鲜花那样,义无反顾地爱上它

我必须

在月下,唱一首月光曲,遥谢月上桂花香

我必须

在月上,日复一日写诗吟唱,嫦娥也为我舞美袖长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到了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就会坐在院子里赏月。

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带着一丝朦胧,一丝清冷,照在树上、瓦片、窗棂上……

整个大地变得安详和宁静,就连院子里的小鸡和小狗,都老老实实地趴在那里,好像也在感受着月光之美。

我们一家人,吃着香甜的月饼,怀着怡然的心情,荡漾在美好的画卷里。

我抬起头,仔细地观察着月亮,看见里面好像有东西在动,不禁疑惑地问:“爷爷,月亮里有什么呀?”

爷爷一边削着苹果皮,一边温柔地说:“月亮里住着喜欢跳舞的嫦娥,还有砍桂花树的吴刚,传说他酿的桂花酒最香咧!”

于是我开始的想象,一个美貌的仙女,在月亮里翩翩起舞的场景。我开始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去月宫里,感受一下那里飘渺的仙境呀!

中学的时候,我学了苏轼的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禁想起,我六岁时候的想法是何其的幼稚。就连苏轼那么伟大的诗人,都畏惧高处的寒冷,不敢飞到天上去,我简直太自不量力了。

可是高高挂在天上的明月,即使在冰凉刺骨,狂风肆意的冬天里,依然坚韧地释放着柔和的光芒。让世间万物 ,尽享月光之美。

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讲过,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八月十五这天,后羿的弟子逢蒙趁着师父不在,威逼嫦娥把昆仑山上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仙药交出来,嫦娥不同意,逢蒙就翻箱倒柜地找,嫦娥趁机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后,身体不由自主地飞向了月宫。她看见一只银蟾和一只正在捣的玉兔。还有因犯错误,在这里看砍桂花树的吴刚,吴刚用桂花酒招待了嫦娥。

月宫里太寂寞了,嫦娥非常思念丈夫后羿。却没有办法相见,只好每天跳舞,来发泄自己郁闷和孤寂的心情。

后羿也思念妻子嫦娥。每年在月十五这天晚上,他都会在院子里摆上一桌酒席,一边喝酒,一边遥望在月光宫里翩翩起舞的妻子。以解相思之苦。

后来慢慢就形成了。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美酒佳肴和月饼,一边赏月的风俗习惯了。

听我们村子里的老人说:

在距我们村,大约有一公里的山梁上,有一个村庄叫梢峰鞑梁。

元朝时,在梢峰鞑梁的村庄里,住着几个蒙古鞑子。他们平日里横行霸道,方圆几十里,要是谁家杀猪宰羊。必须让他们先吃。谁家要是娶了新媳妇儿,也必须先和鞑子过夜。这些野蛮人想杀人,就杀人。根本没人管。老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全国的反抗势力纷纷起义。他们想把鞑子全部杀死,但是那时候,传递消息十分困难。聪明的刘伯温,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把写着“中秋之夜杀鞑子”的纸条,塞入了饼里面,然后相互馈赠,从而传递信息。

团结的汉人们在中秋节之夜,趁鞑子熟睡的时候,杀死了很多,没死的也都逃回了蒙古。

后来人们流行,在中秋节这天,人们互相馈赠带馅的饼。并取名“月饼”。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送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如今的我在城市里生活。中秋节的夜空上,已经看不到当年明月了。现在的城市,污染太严重了,很难见到它的模样。

我的心不禁落寞和惆怅,于是我用文字的光芒,做一轮明月挂在心底。

保持一颗像明月一样的心情,就不迷惑、不徘徊、不慌张……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步伐会更加从容,意志更加坚定,黑暗不见,光明永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