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民|大家精华:知青的故事之(四)最灿烂的笑

大家精华
最灿烂的笑
           ――知青的故事之四
作者:霍华民
生活压力和恶劣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的影响取决于态度。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心态都是积极向上的。用现在的话说,那是满满的正能量。也许那时候没有太大的奢望,压根不知道,也没有当下的“郁闷”这个词汇。依稀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可谓是比较艰苦,但是我们知青们不缺少笑。这种乐观和豁达,是生活教给我们的。
那年(1972年)过中秋节,我们在半山开挖的工地上清土后方。当时,为了要过一个革命化的节日,连长让炊事班把中午饭给送到工地上去。说实话,那时候,我们能够吃到大米饭的日子不多。平日里,我们大多时间都是吃高粮米。据说,批给铁道兵部队的是二等的好高粮米,一般老百姓是吃不着的(米粒不碎比较整,颜色不是太红,粒大还有些发白)。尽管是这样的好高粮米,可是日子吃久了,都会烦。当时,我们戏称高粮米饭为“高粮米子”。由于,有时候饭太硬,故影射石头子。再加上,那时候当地没有什么菜。好像,高寒的地方长不出来什么似的。后来,还是能生长出蔬菜来的,这是后话。
当送饭的炊事员一到工地,那香喷喷的米饭和炒菜味儿,让我们馋极了。因为当时的工作量太多,天天搬石头、推小车,体力消耗也太大。都是年轻人,都挺能吃。午饭送到了,大家都在盼着开饭的哨声。等了十几分钟,好像过了一个世纪。终于,歇工开饭的哨声响了。各班围拢上来,眼巴巴地看着饭菜。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刻钟。炊事班的人顿悟过来了:原来没给大伙带餐具。他们挺上火(如果有人说他们这是破坏抓革命促生产,他们也得受着)。一个劲地作检讨。可大家伙谁也没有半点抱怨,竟觉得好乐、。这真成了:大米“干看”(干饭),鸡蛋“搁着”(羔子)。
    其实,啥也难不住创业的知青人。用洗脸盆下过面条,小水捅煮过粥,大油桶的炉子土烙过干巴饼……这些事儿,全都实践过。由于,每年都有一次的搬家,当时叫设营。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所以困难,算啥呀!眼下有了好饭还能吃不到嘴吗?!
    于是,八仙过海,各自想招儿去!到路基下的额木尔河里洗铁锹、洗手绢、涮安全帽,还有洗薄片石头的;尔后又到山上去折树枝……就这样,乐呵呵地准备“餐具”,乐呵叮地吃饭。当时的情形,虽然犹如隔世,但仍记忆犹新;我是用两支钢笔当筷子,用铁锹盛的饭菜。一直到吃完饭,大家还都在乐。好几位战友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故事记下来。
    是的,这个乐事,足够这批人乐一辈子啦!当然,现在还可以讲给我们的下一代。人生,就是应该这样,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
可当时,我们没想那么许多,只是觉得好乐。一生,好像也难得遇上这样的事儿。现在我更清楚了:当碰到困苦时,一个叫苦,一个超越,这就是庸人和伟人的分界线。人呀,永远都不要缺少微笑。生活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反映着你的态度。我记得有哲人说:播种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真的,阅读现实生活这本书,往往不仅仅是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做人的智慧和道理。知识是可以折旧的,而智慧则是永远簇新的,并且是历久弥新。
投 稿
A、微信投稿版块:http://www.dajiawenxu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page=1
 B、《大家文学网》投稿网址:www.dajiawenxue.com 
..
已有1046位文学爱好者关注大家网
(0)

相关推荐